鮮花電商:品質都去哪了?

講究生活品質的當代,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用鮮花來裝點生活。不論是家居還是在寫字樓,鮮花都成了文藝女青年和都市白領的新寵,跟過去不同的是,如今買花更多的是為了滿足精神需求。

雖然鮮花市場需求旺盛,但是鮮花電商市場仍舊沒有完全火起來,滲透率慘不忍睹。從速途研究院發佈的《2018年Q1鮮花電商市場研究報告》來看,鮮花電商市場規模總量偏小,也沒有形成真正的頭部企業。鮮花的品質成為了行業痛點,深挖原因其實也是物流和成本的問題。

保證品質難度大

鮮花從被採摘的那一刻起就走在了枯萎的道路上,如若運輸途中遭到磕磕碰碰,那就是鮮花殘,滿地傷,而用戶是肯定不會買賬的。大家紛紛抱怨買來的鮮花不新鮮、質量差、售後差。據統計,鮮花電商的用戶滿意度不足四成,質量不佳帶來了口碑不佳,用戶反覆購買率也就一言難盡了。

剛剛過去的母親節是鮮花電商訂單量非常多的一天,雖然各平臺開啟了提前預定的活動,但是這一天的表現還是差強人意。多位消費者投訴在flowerplus花加平臺收到的母親節鮮花有腐爛的問題,而其他鮮花電商之後也被曝出有此類問題。

商家要想保證鮮花的絕對質量就要付出高成本的代價,而鮮花電商採取的都是低於實體花店的價格,利潤不足以支撐高昂的物流費用。價格優勢和鮮花品質成為了矛盾的對立面,但鮮花的本質是“鮮”,就像生鮮產品一樣,無法保證新鮮就無法深度挖掘用戶。

負面消息頻出

幾個月前,有多位網友曝料鮮花電商平臺flowerplus花加配送的鮮花中含有一種叫馬力筋的種類,並且有消費者出現了過敏的症狀。

鮮花電商:品質都去哪了?

花加平臺緊急召回了兩萬多份訂單,併發布短信道歉。馬力筋屬於劇毒花卉,嚴重可致人死亡。這次的事故反映出鮮花電商平臺在質量把關上的漏洞,大部分消費者不懂鮮花的屬性,平臺出現這樣的疏忽實屬不應該。

花點時間也曝出了負面消息,涉嫌欺詐消費者。花點時間宣稱消費者可以無門檻使用優惠券,用戶領取完下單時出了狀況,優惠券只供7級用戶使用或者消費超過3999元。

這樣吃了吐的態度讓消費者非常不滿,花點時間這一行為也有故意騙取關注的嫌疑,但然而這一行使他們失去了用戶的信任。對於頻頻曝出的醜聞,消費者已經心涼,商家的態度和鮮花的質量都不能讓用戶滿意。對於鮮花,消費者不是不想愛,不是不去愛,而是不敢愛,因為愛可能會帶來傷害。

成本帶來的壓力也迫使平臺延伸供應鏈,壓縮成本。有的平臺甚至開展種植業務,節省中間環節,種植和製作一把抓,就是為了控制產品質量。

在物流上雖然沒有自營物流,但可以與速度較快的物流公司合作,比如京東和順豐。在服務上一定要重視用戶體驗,用戶的認可和口碑對鮮花電商市場的發展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做好品質和服務,不愁無法迎合用戶的需求,鮮花電商的下半場才剛剛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