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彪:果蔬滞销靠爱心“解围”,不是长久之计

“家乡菠萝滞销,一元钱一个!”5月22日下午,为了帮助解决家乡徐闻农户菠萝滞销的难题,珠海徐闻商会在柠溪广场发起爱心义卖活动,并以网络拼购的形式,为家乡农户购买了20万斤菠萝。

珠海徐闻商会的爱心之举让人感动,也的确能解决家乡农户当前的困难,让他们得到些许安慰。不过我们也看到,解决菠萝滞销问题,只靠爱心显然又是不够的。徐闻菠萝农户因受年初寒潮影响,菠萝品质没有往年好,导致价格低,次果最低2毛钱一斤,靓果普遍6毛钱至7毛钱一斤,却依然难卖,甚至有人出价五百元买一亩菠萝,收入都不够肥料钱,不能不令人叹息。

其实,不仅仅是珠海徐闻迎来菠萝销售的“寒冬”,许多地方的农产品都有过“过山车式”的价格。如今年的大蒜、西红柿、辣椒、洋葱、土豆都一度传出堆积如山的消息,包括河南新乡的包菜,山东德州的蒜薹、甘蓝、大葱,辽宁沈阳的西芹……多地果蔬出现卖难、价低的局面。

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信息相对闭塞,造成了盲目扩种问题。专家表示,农民生产的盲目性是农村经济发展中一直存在的问题。这也提醒我们农户,不仅要低头种果蔬,还要抬头看市场。

据了解,目前规模化、产业化种植面积已达8000多万亩,其中柑橘的种植面积超3800万亩,但依然连续多年扩种,造成市场饱和,严重供大于求;苹果的种植总面积3485.7万亩,面积由北向西逐渐扩张,供大于求的局面也已形成,销售进入买方市场,经营进入微利时代……

此外,在农村品牌意识薄弱,满足于靠销售原材料式的农产品,导致的结果只能是价格的比拼;农产品向来“靠天吃饭”,在收获季节集中上市,果蔬等不易贮存的农产品需要尽快卖出,同时农民为了回收资金以便再生产,加上流通紧张等问题,大量的供应无疑会压低价格,造成“卖难”。

所以,频频现身全国各地的“爱心果蔬”,尽管体现了爱心企业和市民对农户的关心和爱护,但仅仅依赖于媒体的呼吁、爱心的解围,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根治果蔬滞销问题,首先在于政府部门要从供给侧改革入手,站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科学生产规划的高度,进行更为超前、周全的考虑和安排;其次还要在市场和农民之间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平台,引导农民科学种植,同时搭建好批发市场、超市、企业等进村采购绿色通道,并让大型电商参与进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