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考”面前:京博是這樣“答題”的

寫在前面:

有這樣一段經歷,浸透著汗水,在記憶中深深銘刻,直至幾十年後回首,仍能清楚記得當年的准考證、錄取通知書;

有這樣一個名詞,見證過一代代人的青春時光,承載著萬千家庭的期盼與夢想。

高考!高考!

1977年,關閉十餘年之久的高考大門,重新打開。570萬個出身不同、年齡懸殊、身份迥異的人,擁進考場……

高考制度的恢復,開啟了夢想的時代,照亮了中國的前程。

京博的發展,如同一場場“考試”,每一份成績單也照亮了京博人的前程。今天,京博人還繼續在“考場”答題,下面,我們就一起回顧下京博一路走來,是如何“答題”的?


“大考”面前:京博是這樣“答題”的

考試時間:1991年,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京博人的第一張“大考”試卷

日曆翻到1991年,博興縣技工學校的學生們走出校門,來到當年的陳戶鎮農場。在這裡,大家躊躇滿志,開啟了建設之路。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施工現場沒有值班室,大家就在旁邊打一個“臨時工棚”,無論颳風下雨,大家24小時不離人。“大考”面前:京博是這樣“答題”的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施工現場沒有值班室,大家就在旁邊打一個“臨時工棚”,無論颳風下雨,大家24小時不離人。

籌建博興縣潤滑油脂廠是當時不足百人老一代京博人參加高考拿到的“第一份試卷”,這次考試的入場時間是1988年,考試完成時間是1992年。

“大考”面前:京博是這樣“答題”的

1992年12月29日,第一套生產裝置10萬噸/年常減壓裝置(一次加工)開工投運;1994年,開工建設催化項目。右側這張圖片拍攝於1992年12月26日,這套裝置拉開了京博人“趕考”的序幕。


考試時間:1995年,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大考”面前:京博是這樣“答題”的

如何向管理要效益

裝置建設之後,“向管理要效益”成為一道擺在全廠職工面前的“必答題”。這道題怎麼解?誰來解?

1995年4月,馬韻升走進了“考場”,拿到這個問題後,馬韻升先從制度入手,當年“走街串巷”和“親力親為”的作風為解答這個難題切開了一個“入口”。幾乎每天凌晨的24點,潤滑油脂廠的辦公樓大樓的燈都是一直亮著,馬韻升思索著為企業發展“下一盤好棋”。不到半年,企業出臺了137個紅頭文件,從員工排隊等素養的提升到薪酬體系改革,涉及公司發展的方方面面。

“大考”面前:京博是這樣“答題”的

這一年,考生馬韻升的成績是:企業扭虧為盈,並率先走出一條公私合營的發展之路。

考試時間:2000年,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京博要做什麼樣的企業

“大考”面前:京博是這樣“答題”的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2000年,京博人的面前又出現了一道“論述題”,京博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企業?考生馬韻升給出的解答是“把企業做成社會的企業,做成國家的企業”。產業報國,服務社會的種子開始在京博人的心中生長髮芽。

除了要做好這道題,那一年,馬韻升又加了三道“附加題”:1、帶著京博這個團隊要用5年的時間實現利稅5個億;2、讓當時的京博人年均收入達到5萬元;3、到2005年底,京博的家庭要開進100輛小轎車。這三個目標全部提前實現,京博的發展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順境中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逆境中百折不撓,勤奮刻苦,由苦而甜。

這一年,考生馬韻升的考試成績是:京博要為國家社會發展做出貢獻,為京博員工發展擔起責任。三個“附加題”的答案總結為兩個字:利他。這種利他體現在為了國家、為了社會、為了員工、為了員工家庭的幸福生活中。

考試時間:2003年,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京博多元化發展帶來的啟發

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國企業的總體戰略行為發生了巨大變化,多元化經營成為90年代的主導戰略行為。1992年後,多元化經營成為上市公司、民營企業的主要戰略行為,到90年代末期,多元化經營形成高潮。

“大考”面前:京博是這樣“答題”的

面對企業多元化發展,考生馬韻升說,一件事如果我們連想都不敢想,還怎麼去做!如果連做都不去做,還怎麼能做好?既然做了,做不到第一,也要做到卓越。

2009年,京博工業園實行二次拓展,籌建石化東區項目,當時,博興的幾家縣域企業已經考慮到各方要素,要到沿海投資建廠。當很多人困惑京博應不應該在外地投資建廠時?馬韻升斬釘截鐵地說,京博的根在博興,家在博興,企業要紮根博興,發展博興,造福博興。

京博就這樣和當地社會發展,百姓幸福聯繫地更加密切。京博的每一次發展總能讓人感覺到“不可能”,然而正是這些“不可能”的事情才成就了今天的京博。

這一年,考生馬韻升的考試成績是:京博成長為一家涵蓋四大板塊、九大產業的多元化集團。京博為全體員工搭建起五大晉升通道,以“工作、生活、成長”三大環境建設為入口,為員工成長搭建起360°的成長平臺。以員工、客戶為經營原點的利他文化體系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京博仁孝文化成為支撐企業發展的一個強有力的品牌。

考試時間:2010年,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京博做慈善意味著什麼

衡量一個企業是否成熟,其標準不在於其積累了多少資本,而是其能否自覺承擔起應盡的社會責任;同樣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不在於其擁有多少財富,而是其能否勇於擔當起社會責任。慈善事業對每個人來講,既是一種社會責任,又是自我修身養性的需要。考生馬韻升說,談起我的人生追求,有兩件事情佔據了我人生戰略的重要部分,一是在有生之年培養出百位企業家;二是創造財富,回報社會。

2010年8月,為更好地推進慈善事業發展,馬韻升作為發起人成立了濱州市樂安慈孝公益基金會(後來發展為山東省樂安慈孝公益基金會)。

飲水思源,反哺社會不僅是一種文化與精神的傳承,它更是我們每個人的義務和責任。奉獻財富和創造財富一樣有利於國家和社會進步。 考生馬韻升說,雖然我是這些慈善理念和項目的倡導者和參與者,但個人總覺得,相比於黨和國家、社會各界給予我的關懷和培養,我所做的還不夠;以社會歷史機遇所賦予我的能力,我還可以為慈善公益、社會和諧,更為這一方百姓的和諧幸福,付出更多心力,做出更多貢獻。

這些年來,京博踐行以仁孝為核心的企業文化,積極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在教育公益、紅十字公益、災難救助方面開展了系統的、持續的慈善活動,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讚譽。

考試時間:2014年,與人同者,物必歸焉,故受之以大有。

放眼世界,佈局京博全球化發展

走出去是京博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舉措。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推動下,京博要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大考”面前:京博是這樣“答題”的

中澳合作怎麼做?考生馬韻升的回答是:京博在中澳互聯互通的大環境下,要緊緊抓住中澳新型合作機遇,京博會按照中國傳統文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利他發展觀做好澳洲投資規劃,把自己當做塔州人、把京博當成世界的京博,促進中澳合作共贏。京博將從職業教育合作、農業產業合作以及港口建設、礦產資源等各個方面做好規劃投資。2016年,京博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投資建設了克拉倫斯市酒店管理教育項目。2017年,濱州市與克拉倫斯市簽署建立友好城市關係意向書,為雙方在經濟、文化與藝術層面開展更深層次的合作搭建了更廣闊的平臺。

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京博既要包容文化的多樣性,又要堅持中華文化的獨特性,做到海納百川,去粗取精。

這一年,考生馬韻升的考試成績是:2014年,京博集團與塔斯馬尼亞州就職業教育展開了雙方合作。隨後,京博與美國、俄羅斯、德國、芬蘭等國家在教育、技術、人才、項目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國際化京博步伐顯著加快。

考試時間:2017年,上下同欲者勝,擼起袖子加油幹。

家國情懷築起美麗的京博夢

進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考生馬韻升帶領著京博人又開始做了一個新的解答題:實施6523工程,落地3035計劃。

2017年集團的總髮展基調是:穩中求進,風控創新,安全環保,品牌2017!立足企業發展,集團實施6523工程,落地3035計劃。

考生馬韻升說,京博人同心協力,共同奮鬥,不僅要把京博這艘航母發展好,還要把京博所坐落的博興經營好,為實現“博興縣養老事業、0-18歲兒童教育事業、醫療保障發展”的“京博夢”不斷前行!落實產業報國,服務社會的企業責任,為十九大的勝利召開獻上一份滿意答卷!

“大考”面前:京博是這樣“答題”的


編後感:

今天,全國近千萬考生走進考場。雖然,一張張考卷早已不是決定個人前途命運的唯一憑證,更不是成長成才的唯一鑰匙,但是它依然寄託著莘莘學子不負青春的誓言,寄託著國家和民族對美好未來的期許。

在京博的發展歷程中,面臨的“大考小考”不計其數,而每一份成績振奮人心。從產業發展成績單上看,京博更加註重強筋健骨式的發展;從文化建設成績單上看,京博把員工的成長視為最寶貴的財富,以完善的制度措施來保障員工的發展,把企業、員工、員工家庭、客戶、國家和社會緊緊地的融為一體,六者建立起牢固的紐帶。

成績代表著過去,未來,我們有更加強大的信心迎接“大考”,京博有能力,有責任,有信心為企業發展,員工成長,客戶共贏,國家強大,社會福祉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企業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經營企業文化,京博有信心在為客戶生產滿意商品,為社會培養有益人才的同時,輸出中華民族“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與和諧價值觀等具有悠久歷史的燦爛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