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陽區田園村合作社推動產業扶貧見實效

榆陽區田園村合作社推動產業扶貧見實效

精準識別 搭建產業扶貧平臺

“以前家裡窮的什麼都沒有,真正是叮噹響。自從村上實施扶貧以來,政府對我們貧困戶幫扶力度很大,村上的第一書記天天到家裡為我出謀劃策想致富的好點子,我自己也對過好日子越來越有信心。”退出貧困戶馬海江高興的說。

64歲的馬海江身有殘疾無勞動能力,無產業和固定收入,生活十分貧困。經駐村工作隊和鄉村兩級幹部調查走訪,詳細瞭解後,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根據馬海江家庭貧困情況,駐村工作隊依據政府脫貧攻堅相關政策制定詳細幫扶計劃,政府補助3000元,申請信用貸款10000元用於購買牛仔4頭,發展家庭牛肉養殖,向扶貧互助資金借款10000元入股大地種業公司,幫扶單位小紀汗林場資助1000元入股村合作社加工業等。2017年9月底,經區、鎮兩級扶貧部門詳細調查,馬海江家年人均純收入達到5322元,已退出貧困戶行列。

“目前,馬海江家養牛產業收入可觀,入股已有穩定分紅。今年,為繼續鞏固提高馬海江家中收入,使其不會出現返貧現象,村扶貧工作隊又對其制定了詳細的鞏固提高幫扶計劃,計劃合作社養雞產業幫扶資金為其入股不低於1000元,繼續支持其養牛產業,預計今年年底馬海江家人均純收入將達到8124元。”田園村第一書記

張瑋說。

精準施策 探索合作社帶動扶貧新模式

想打贏脫貧攻堅戰,首當其衝就是要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強農民“造血”能力,變“輸血”為“造血”,從根本上解決貧困戶收入低的問題。

近年來,榆陽區魚河峁鎮田園村立足優勢產業佈局和特色產業發展,積極組織開展產權制度改革,以發展農民合作社為切入點,主動作為,按照支部+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模式,引領助推產業扶貧工作。去年田園村新建了豆製品加工廠,佔地2400平米,該廠建成後每年加工豆類30萬斤,每年創收96萬元,有效提高了農民經濟收入,提高了貧困戶的收入水平。

“豆腐廠的實施不但可以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讓群眾增收奔小康,還可以促進本村的農業產業化改革早日實現,提高土地的經濟收入,解決部分村民的就業問題,帶動全村經濟發展。”田園村駐村工作隊員說。

“去年村裡產業扶持給了我3000塊,買了40只母雞。這些雞差不多每天都能產30多顆雞蛋,我們村第一書記還負責幫我賣雞蛋,一個月平均下來差不多就有800多塊錢。聽說村裡近期要辦養雞場,我也準備爭取入點股,年底好分點紅,爭取早入脫貧。”70歲的貧困戶田啟厚說。

根據田園村實際,田園村近期計劃實施林下養殖生態肉雞項目,選址田園小組羊石溝,規模3000只,圈地80畝。項目總投入31萬元,採取合作社+養殖戶+貧困戶的合作經營模式,由合作社整合杏樹林地80畝,籌資修建養雞場,購買雞仔。合作社聘用有技術、有能力的農戶負責養殖經營,合作社與養殖戶簽訂責任協議,合作社負責銷售,風險利潤共同承擔。銷售收入合作社與農戶按一定比例分紅。既保證合作社的集體收益和貧困戶的分紅,也保證了養殖戶的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