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 直到生命盡頭

何家慶,安慶人,生前為安徽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1984年,他自費考察大別山植物資源,考察報告為中央實施山區星火計劃提供了依據。1998年,何家慶自費扶貧大西南,歷時300多天,跨越8省區,行程3萬多公里,為100多個縣的芋農講授了魔芋栽培技術,被稱為“魔芋大王”,還獲得了全國勞動模範、全國扶貧狀元等榮譽稱號。

2010年退休後,何家慶又致力於“栝樓扶貧”,自費走遍皖蘇、浙、贛、豫、鄂等地,調研瓜蔞產業發展狀況,傳播科學栽培技術,幫助農民增收,並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有關瓜蔞的6項發明專利。

10月19日晚,何家慶教授因病於合肥逝世,享年70歲。離世後,家屬按照其生前遺願,捐出了眼角膜。

扶贫 直到生命尽头

煤堆裡的少年家國志

□ 記者 江露露

“我的父親是一個拉車的,他告訴我:長大了要為人民辦事。”

“中學時代,許多同學誓言長大當工程師、科學家。我只希望長大後無論做什麼都要為人民服務。”

……

何家慶在各類媒體訪談中,不止一次提到了父親、提到了少年時期。

10月22日,記者從孝肅路雙蓮寺小學巷道內到安慶二中,試圖從他的少年軌跡中尋找他的精神之源。

貧困的學生時代

“他那時候家境很困難。”提到何家慶在安慶二中上學時候的情形,校友趙子玉第一句話便是這句,他繼續說:“他爸爸是拉板車的,給人送煤球,他一放學就要幫父親一起送煤球。”

何家慶是安慶二中1967屆的學生,在安慶二中“知名校友”中就有他的簡介:

20世紀60年代,他家住在雙蓮寺小學附近,和老父親相依為命;

高中畢業後,作為老三屆知青,下放望江縣華陽區蓮洲公社永興大隊姜墩小隊;

返城後在安慶市醫藥公司任倉庫保管員助理,後公司送他去培訓班培訓一年,回來後任實驗室實驗員;

隨後被推薦到安徽大學從事中藥材學習、研究,因成績優秀留校在植物學實驗室做實驗員;

……

趙子玉同是老三屆知青,同樣下放到望江縣,現已退休,回憶起曾經的何家慶,“雖然我比他小,但是在學校都認得他,他那時候特別瘦、特別黑,還有個綽號,就叫‘煤球’。”趙子玉感慨地說,“他的事蹟我們一直在關注,非常了不起。”

就是在這樣貧困環境中,何家慶樹立了自己的少年志向,併為之踐行一生。

不滅的少年志向

在安徽大學,學生們見到的何教授大部分時候都是身穿一件舊中山裝,而那件衣服他從1972年一直穿著。

在央視網採訪中,何家慶說,“那年冬天下雪,我父親拉了一車煤,腳下一滑車往前一衝,車把兒把手指頭壓骨折了。後來父親到布店裡給我買了這塊布,叫我做一件中山裝穿。在我小的時候從來沒有穿過一件新做的衣服,更不要說到店裡面去買一件新衣服穿。”為此他十分珍視。

縱觀何家慶的一生,這種“踏實感”貫穿著他面對的任何事情、任何選擇。

何家慶為人民辦事的志向也是從這裡立起來。

在那次採訪中,何家慶提到結婚時去看父親,父親給他的是一張寫在煙盒紙後面的賬單。“從1954年一直記錄到1974年,這前後20年,我的同學、我的中小學老師、學校,哪年哪月給我送了什麼,助學金多少錢、哪個老師給我一雙襪子、給我一個練習本,上面都寫得清清楚楚。拿著這個東西我當時心裡面非常不平靜,之所以能到省城去讀書、工作,這個過程是來之不易的。”

這份賬單的末尾,是父親寫給何家慶的一句話:長大了要為人民辦事。

之後種種,無一不是何家慶對這句話的踐行。

心繫扶貧的“布衣教授”

□ 陳娟娟 楊一 夏柳平

深秋時節,陽光照耀著黃澄澄的田野。宿松縣洲頭鄉洲頭村種植大戶彭菊春怎麼也想不到曾遭遇病蟲害的瓜蔞如今迎來了大豐收。

今年夏天,彭菊春種的500畝瓜蔞突然出現葉子大面積早枯、莖蔓嚴重乾枯的現象,使了很多招也不見好。就在他急得團團轉的時候,有一個人的到來扭轉了局面,他就是何家慶。

奔走致力瓜蔞扶貧

何家慶與宿松縣有著特別的緣分。從2015年開始,他幾乎每年都要來宿松一次,走訪當地瓜蔞種植大戶和貧困戶,調研瓜蔞生長分佈、帶動脫貧等方面情況。

10月21日,記者走訪瞭解到何家慶五年內共到過宿松五次。有時是去別地調研路過宿松進來看看瓜蔞,有時是特意從南京、合肥等地趕來查看瓜蔞長勢。據不完全統計,他已經去過復興、陳漢、趾鳳、匯口、柳坪、洲頭等六個鄉鎮。

何家慶來宿松的月份都在五六月,也就是瓜蔞一年生長中的關鍵期,每次他都要待上兩三天,步履不停地奔赴一個又一個瓜蔞基地。“瓜蔞種了多少畝?”“遇到過什麼困難?”“有哪些品種?”“一年收入多少?”每到一戶,他都要在筆記本上記下每家每戶的詳細信息。

“今年6月份他和合肥一家瓜蔞公司的負責人一起過來的,當天天氣很炎熱,他都沒有顧得上喝一口水,在我的基地裡看了一個多小時。”彭菊春回憶道。

看到彭菊春基地瓜蔞病蟲害很嚴重,何家慶馬上查閱手頭上現有的資料,在現場開出一劑良方:給瓜蔞降溫,提高土壤溼度,一個星期打一次藥水。彭菊春按照這個藥方打理,病懨懨的瓜蔞很快恢復常態並長勢喜人。

何家慶一直心繫宿松縣扶貧工作,在匆忙的調研途中,他還曾到陳漢鄉獨山村做了一場有關扶貧的講座。“得知獨山村村民種植山芋較多,還特意講了種植山芋該注意的問題。”陳漢鄉黨委書記朱建剛至今還記得那場講座,二樓會議室擠滿了人,講座內容豐富、語言生動、風趣幽默。當聽到何家慶為了扶貧曾住在山洞裡時,朱建剛對何家慶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聽了特別感動,他的精神太偉大了。”朱建剛說。

同樣,在潛山市大大小小的瓜蔞基地也都留下了何家慶的身影。

瓜蔞又稱栝樓、野葫蘆,是傳統中藥材。“何教授自20世紀70年代之初起就關注瓜蔞資源,不斷為構建瓜蔞產業鏈做出努力,是瓜蔞研究領域的權威專家,他多次來潛山都說過,‘瓜蔞人人都能種,是可大可小的產業’,瓜蔞種植是帶動貧困戶就業增收脫貧的好產業。”10月21日,潛山市農業農村局瓜蔞技術指導站站長孫勇告訴記者,“何教授針對潛山瓜蔞產業扶貧提出了很多建議,2017年因何教授的建議我們調整了種植瓜蔞的補貼政策。”

因為何家慶提出的建議被採納,潛山市643戶貧困戶自主發展種植瓜蔞1879畝,當年增收470萬元,戶均年增收7310元。痘姆鄉仙駕村貧困戶孫旵超是受益的643戶之一,2017年種植瓜蔞3.5畝,共獲得毛收入10000多元。

“潛山瓜蔞產業的發展與何教授是分不開的,他為瓜蔞企業發展、瓜蔞基地管理、農戶種植瓜蔞都提出過建議或做過指導。”孫勇說。目前,潛山市從事瓜蔞相關產業的近10000人,瓜蔞產業成為潛山特色農業新的增長點,帶動倉儲、物流、農資、包裝等行業快速發展;成為產業扶貧的重要依託,帶動貧困戶4298戶,貧困人口8412人,吸納勞動就業2267人,年人均增加勞動收入8000元。

江豚保護協會會員

宿松縣八里江江豚保護協會會員名單上排在第一個的正是何家慶。“他是協會第一個會員,也是協會的名譽會長。”協會副會長李藝告訴記者。

一次調研途中,何家慶從壺口到匯口的路上,坐船經過長江時,幾頭江豚突然跳出水面。何家慶連忙拿出包裡的照相機拍下這一珍貴畫面。他告訴夏友明,江豚是非常珍貴的動物,要發揮民間力量保護江豚,並主張成立江豚保護協會。

在何家慶的發起和推動下,2018年6月宿松縣八里江江豚保護協會成立。“成立前一天,我給何教授打電話,他特別高興,說要當協會的第一個會員,並把自己的身份證、聯繫方式、住址等個人信息發給我,所以他是協會的第一個會員。”夏友明說,之後他仍十分關心江豚,時常打電話詢問,還邀請協會成員到安徽大學看白鰭豚標本。

10月11日,中央電視臺《遠方的家》欄目來宿松縣拍攝江豚,夏友明撥通何家慶的電話分享這一好消息,何家慶匆匆說了句“祝賀你們啊!”就掛了電話。夏友明沒想到,這一通短短25秒的電話,是他和何家慶之間最後的聯繫。

何家慶的小氣和大方

“樸素、節儉!”所有采訪對象都如此評價何家慶。

第一次見何家慶時,夏友明很難將眼前這個乾瘦、黝黑、穿著樸素的老人和教授聯繫在一起。當時他穿著黃的發黑的舊軍裝上衣,腳上是一雙沾滿泥土的黃球鞋,揹著一個黑色帆布包,包裡裝著照相機、筆記本和書。

夏友明還記得有一次,他到壺口縣一家賓館接何家慶回宿松,看到他住在一間又破又小的賓館裡。“賓館環境很差,連衛生間都沒有,一晚上只要四五十塊錢,他對自己太小氣了。”夏友明說。

何家慶對自己很小氣,但對扶貧事業十分大方,自費走遍安徽、江蘇、浙江等省,開展“瓜蔞扶貧”,將國家給予他的獎金資助貧困地區孩子。

不幸的是,今年7月何家慶在調研路上暈倒,後檢查出癌症晚期,10月19日永遠離開了大家。

得到何家慶去世的消息後,宿松縣很多村民都哭了,紛紛在個人社交平臺表達哀思。“雖然我和他只見過兩次,但他高大的形象永遠印在我的心上,他的精神永遠是我學習的典範。”八里江江豚協會副會長李藝說。

( 江露露 陳娟娟 楊一 夏柳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