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让相爱的人永不分离,让相亲的人相邻而居

心学:让相爱的人永不分离,让相亲的人相邻而居

相爱的人永不分离,让人与人之间保持长久舒适的关系,靠的是什么?

靠的不是西方心理学那一套理论,而是正宗的中国本土关系学——儒学。特别是儒学当中的阳明心学。

我们知道中国儒学,讲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给它一个专门的名词——人伦。

这种人伦关系,总共分为五种,叫做五伦,分别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这五种人伦关系,分别采用忠、孝、悌、忍、善这五种关系准则。

世界上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可以归为这五类。其中姐妹关系,包含在上述兄弟关系之中。爷孙关系,包含在上述父子关系之中。

心学:让相爱的人永不分离,让相亲的人相邻而居

这里大宋特别解释一下君臣关系。

在孔子和孟子的那个年代,及更早的年代,君并不是指皇帝、帝王。因为那个时候没有皇帝,没有帝王,只有一国之主,称为一国之君,简称国君。

所以这里所说的君臣关系,并不是后来的皇帝与大臣的关系,而是指国君与臣子的关系。这两者的关系是有所不同的。前者,皇帝对大臣有绝对的支配权,“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后者,国君和臣子的关系,是互相依从的关系。

此外,这里的君臣关系,除了国君与臣子的关系,还包括主人与仆人的关系、上司与下级的关系、老板与员工的关系,等等。

当我们把人际关系的种类理清楚以后,接下去我们就可以分析,这五种关系如何长久友好的保持和发展下去。

还是用儒家的方法,那就是分别用忠、孝、悌、忍、善的方法。

心学:让相爱的人永不分离,让相亲的人相邻而居

具体地说就是——

忠:为君的,要对臣子们以礼相待;为臣的,要忠于职守。

孝:为父的,要慈祥友好;为子的,要孝顺尊上;

悌:为兄的,要照顾兄弟,为弟的,要敬重兄长;

忍:为夫的,要主外,为妇的,要主内;

善:为友的,要互相友善,要讲信义。

用孟子的话总结,就是“五伦十教”: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对此,阳明心学又是什么看法呢?

王阳明认为人类的教育,首先一定要教好人伦关系。

他反复提出:“自今各家务要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妇随,长惠幼顺,……见善互相劝勉,有恶互相惩戒。务兴礼让之风,以成敦厚之俗。”

心学:让相爱的人永不分离,让相亲的人相邻而居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些要求呢?

王阳明说:你如果保持一颗道心,那自然就能明人伦,处理好五伦的关系。

保持道心是什么意思?

道心就是老天的心,老天是无处不在的,每一个人心中都有老天爷的心在里面。

举例来说,看见小孩子掉进水井里而自然而然地产生恻隐之心,这就是“道心”;如果是因为和小孩子的父母有交情,或者是为了邀名于同乡,而产生同情之心,这种有目的的心思,那就是“人心”。

再举例:饿了要吃的心,渴了要喝的心,这是“率性之道也”,是“道心”;吃的时候讲究滋味的心,饕餮之心、贪吃贪喝的心,那就是“人心”。(《重修山阴县学记》)

不过要注意,“道心”与“人心”虽有区别,却不是“二心”,而是“一心”。

王阳明说:没受污染的人心,就是道心;受了污染的道心,就成了人心。

对于人伦关系,王阳明说:人伦之五种美德,是由道心自然发出来的,它们“放四海而皆准,亘古今而不穷。天下之人同此心,同此性,同此达道也。”

总之,按照心学理论,我们只要努力保持道心,我们一定能保证人与人之间的五伦关系的持久良好,让相爱的人永不分离。

心学:让相爱的人永不分离,让相亲的人相邻而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