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鲁迅是"中国的契诃夫"?

中国文坛之巨臂,鲁迅当之无愧。从小接触最多的也属他的文章,从他的弃医从文开始,就跟随他一同在变迁的历史中举起了紧握的拳头,在那黑暗的长河中嘶喊出一片光亮。周遭皆暗,握笔为抢,我在鲁迅的笔体下永远可以望见那段历史中存在的希望。他是民族之魂,带着热血的温度,融化着一座冰封的城池。“我拾起死火,正要细看,那冷气已使我的指头焦灼;但是,我还熬着,将他塞入衣袋中间”。正如他所说,死火,也将在他手中重燃。

在俄国,他以语言精练、准确见长,善于透过生活的表层进行探索,将人物隐蔽的动机揭露得淋漓尽致。他的优秀剧本和短篇小说没有复杂的情节和清晰的解答,集中讲述一些貌似平凡琐碎的故事,创造出一种特别的,有时可以称之为令人难以忘怀的或是抒情味极浓的艺术氛围。他采用简洁的写作技巧避免炫耀文学手段,被认为是19世纪末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杰出代表。 他就是,契诃夫。他的笔尖,讽刺出空洞的灵魂,不安的社会阶层,文笔之幽默犀利,令人不忘。

相比两个作家,无论创作手法和写作风格都如出一辙,极为相似。意出尘外,怪生笔端,似乎两人都在用着相同的力量,改变着不一的世界。面对待解放的人民,面对黑暗掩盖的国家,两人都打破了沉默,不再做失语者,他们均选择拿起笔,用文字拯救这里迷失的亡灵。有人曾称鲁迅为"中国的契诃夫".苏联作家法捷耶夫说过:“在同情并怜悯小人物但同时又了解他们的弱点这一点,鲁迅和契诃夫是相似的。”

他们是文坛不能磨灭的巨匠,他们也同样是两个国度不可遗忘的民族英雄。在不同文化的世界中,他们隔空相望,成为了永恒的传奇。

为什么说鲁迅是

鲁迅

说道两者的文学,最先要比较的便是他们的写作手法。鲁迅面对阴暗的封建腐败制度,契科夫面对俄国的专制暴政、生活在最底层的人民以及穷苦的农民,他们皆用讽刺的笔法,写出了小人物的故事,暗讽出对国家腐败制度的不满。鲁迅写作总体风格是现实主义。具体到作品类别:散文的文字简约,犀利,针砭现实深刻。散文的特征仍是文字简约,表达上多用具有象征主义风格的意境描写。小说多采用白描手法,只勾勒人物简约特征。鲁迅的笔下,爱恨分明,对可笑、可鄙、可恶的事物加以精炼、夸张,予以辛辣的讽刺。而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大多是截取日常生活中的片段,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在平淡无奇的故事中透视生活的真理,在平凡琐事的描绘中揭示出某些重大的社会问题,使得其作品朴素得跟现实生活一样真实而自然。如《胖子和瘦子》 、《小公务员之死》 、《苦恼》 等,再现了“小人物 ”的不幸和软弱,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小市民的庸俗猥琐。无论如何,他们都在用讽刺揭示着他们共同的主题:以小放大,拯救国殇。

鲁迅在写作创作中多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揭露本质。鲁迅的主题往往皆在表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彻底性,揭露社会腐朽黑暗的一面,鲁迅仿佛用一个放大镜放大出中国的瑕疵,他通过刻画人物形象来映射出腐朽传统衰败的迹象。在他的笔下,人物永远是普通人,朴实无华,但正是通过这些人物鲁迅抓住了他们的灵魂,给予了他们新的血肉,让他们成为讽刺的矛头,成为社会黑暗最为直接的揭示者。最为人们记忆深刻的便是他笔下的阿Q,人们说阿Q的名字将同哈姆雷特、唐·吉诃德等不朽的名字一样万古不朽。我还清晰地记得书中这么一幕,当阿Q被命令画押时,不识字的阿Q只好去画圈以代名字,书中是这么描述的:“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的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读到这时,我不禁发笑,笑阿Q的精神胜利法,笑他可悲的人生,也笑这文字下隐藏的那千千万万枯死的灵魂。没有华丽辞藻,没有过多渲染,鲁迅通过最简单的文字抒写出一个可以击败旧社会病态的“小人物”。鲁迅的白描手法,准确精炼。

为什么说鲁迅是

契科夫

契科夫在对人物的处理上,喜欢取片段平凡的日常生活,凭借精巧的艺术细节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描绘和刻画,从中展示重要的社会内容。在他的文笔中总能看到抒情的成分,抒发出他对丑的厌恶,对美的未来的向往。契科夫的作品《装在套子里的人》,成功描绘出一个包裹住住希望,包裹住自己生活的别里科夫,他的生活迂腐不堪,他保守地生活甚至想用手扼杀一切新的色彩。别里科夫的悲哀并非是个人的悲哀,他带着沙皇专制统治的现象一同沉入无底深渊,契科夫在其中我认为最为精彩的是对别里科夫外秒的描写,通过这个小人物的描写,通过对写他每天带着眼镜穿着大衣遮住自己的外貌描写,契科夫抨击了沙皇专制制度,热烈地向往新生活的到来。契科夫讽刺出的是对迂腐的不满,这一点,他同鲁迅一样,均在作品中强调自己的主题,即在旧中写出新的希望。

两者笔下都出了不同形象的人物,但这些人物都有着独特的性格特点,他们格格不入的形象仿佛永远藏在阴暗的影子中,用不同的视角窥视着这个社会。契科夫在沙皇封建统治的背景下,写出了一些睿智甚至具有聪慧头脑的人,这些人物成了先驱者,成为契科夫批判社会的最好武器。

鲁迅写的人物多为农村最为普通的人,正因为他们的迂腐才折射出鲁迅对封建黑暗的痛斥,比如鲁迅笔下的狂人,这部意识性小说通过“人吃人”的本质做到对封建社会历史现象的概述。“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别人吃,都用着疑心极深的眼光,面面相觑。”这是作者最有力的诠释。

为什么说鲁迅是

《变色龙》

社会的黑暗腐朽,注定了两位作家惊人相同的文学,但他们又通过不同的手法创作,不同的人物展现,对各自心中的痛恨做着抨击。相似的社会背景加深了中国作家与俄国作家的共鸣,但两位笔下又完美的展现了不同的经典,一个表达出对穷苦底层人民的同情,一个为沉睡的民族点亮灯火。无论如何,异中有同,同中有异的作品皆在历史中为各自的国家带来曙光。他们既是传奇,既是不朽的魂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