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官的,有的自称“臣”, 有的自称“奴才”, 有什么区别吗?

我们看清朝的书籍或者影视剧的时候,经常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有的人在皇帝面前以“臣”自称,而有的人却以“奴才”自称。比如《铁齿铜牙纪晓岚》《宰相刘罗锅》中,纪晓岚和刘墉就以臣自称,而和珅则以奴才自称。

清朝为官的,有的自称“臣”, 有的自称“奴才”, 有什么区别吗?

中国古代,一开始奴才便是骂人和贬低人的意思,在《晋书》中这样说:“颖不用吾言,真奴才也!”明朝时期,只把太监称作“奴才”。满清入关以后,许多大臣为了讨好皇帝,自愿贬低自己称“奴才”,康熙年间,曾建议大臣在书写奏折时一律以“臣”自称。

明朝时期,太监称为“厂臣”、“内臣”,大臣统统自称为“臣”,并无奴才称谓。

清朝前期,仍沿用明时的称谓。然清朝皇帝也为了方便统制,大肆禁锢民众思想,强迫汉族及其他民族改俗易服,开始只有皇宫内的太监、侍女便自称奴才。

清朝为官的,有的自称“臣”, 有的自称“奴才”, 有什么区别吗?

但到雍正时期,这些风气开始蔓延,一些家臣也开始自称“奴才”,一是自我贬低讨好主人,二是外人和主人觉得自个比别人对主人更忠诚,而关系也比一般人更加亲密!

雍正帝则明确表示,文武百官要以“臣”自称,但是,仍有许多人改不过这个毛病,雍正也没有深入追究。“奴才”二字,虽不及“臣”体面,但是仔细推敲,就能发现其与统治者的关系,“臣”反而见外。

朝中的王公大臣在面对皇帝及皇帝的妃嫔时也开始统统自称奴才,以显示自己对皇帝及妃嫔的无限忠诚。至此,奴才便成了王公大臣及下人的邀宠的专用名词。

清朝为官的,有的自称“臣”, 有的自称“奴才”, 有什么区别吗?

清朝的奴才这个词其实是建州女真奴隶制社会的遗存,奴隶家臣对家主是有人身依附关系的,可以说是家主的个人财产,而且这身份世袭罔替,老子是人家的奴才,儿子生下来就是人家的奴才,辈辈相传,也就是所谓的包衣奴才。

到了清朝后期就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同殿为臣,二品官是三品官的奴才,虽然官大一级压死人,但是在这里大官见了小官仍然要点头作揖。当然说到底,所有满人都是皇帝的奴才。

而这个时候汉臣就很纠结,依制没有入八旗的汉臣是不能自称为奴才的,他们自称臣。却无比羡慕哪些能自称奴才跟皇上套近乎的满人。也就是这样中国进入了一个当奴才而不可得的年代。

清朝为官的,有的自称“臣”, 有的自称“奴才”, 有什么区别吗?

到了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一改先人制度,规定今后满人官员需自称“奴才”,而汉人官员则没有这种“特权”,这还被严格纳入官员的KPI考核。乾隆三十八年,凉州镇总兵乔照,作为一个满人武官,在奏折里自称“臣”,受到了乾隆皇帝的严肃处罚。同理,汉人大臣若自称“奴才”,也会受到责罚。

所以,有时候称奴才也要有资格。所谓“满汉一体”和多数口号一样,凡是“口号”一般都不是真的。

宣统二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所谓的新政,下旨宣布“满汉一体称臣”,但很快清政府灭亡,君将不君,臣自然也不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