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正藥業:2018年投資邏輯(五年十倍股)

海正藥業:2018年投資邏輯(五年十倍股)

海正藥業依然還在備受折磨,過去幾年它不時被認為拐點到了,但截至2017年底為止這個拐點依然沒有到來。公司的發展一直聚焦在醫藥領域,但是之前天災人禍以及產能的限制,使得當前處於遠水解不了近渴的狀態。創新藥和生物藥方面力度非常大,但真正產生利潤貢獻還需一定的時間。

摘要

管理方面(之前的弊病都認為是管理層的原因,那就先從管理方面開始說):

1. 員工持股,承擔混改使命,預計2018年上半年完成,管理層10億現金利益綁定。(根據網友提供信息,大概率在下半年完成增發,但考慮到認購協議已經簽署,證監會批文下來後,會很快實施。)

2. 海正生物藥重組為單抗類生物藥物的專業化運營公司(整合母公司、海正杭州及上海百盈)。

3. 設立海正糖尿病領域專業化公司(整合母公司和海正杭州)。(備註:2017年12月28日,海晟藥業(杭州)有限公司已辦理完畢工商登記註冊手續(僅完成了控股子公司海正杭州公司持有的胰島素類產品資產的注入(2億註冊資本),後續仍需跟進海正藥業自己的胰島素類資產的注入時間(1億註冊資本))

備註:從上述3點來看,效率確實低下,2017年9月,董事會已通過設立專業化公司,不明白現在卡在什麼地方了。

4. 海正高管變更——無海正背景的高管加入關鍵核心崗位

2017年3月,李琰擔任海輝CEO,無海正背景。

2017年5月,李曉明當選公司高級副總裁,質量團隊帶頭人李曉明,旨在“要用三年(2018-2020)的時間,建立一套世界領先的中國特色質量管理體系。”先後任職於美國默克、禮來兩家公司達26年。

2017年10月,海正董事會同意聘任沈錫飛先生為公司董事會秘書,劉遠燕女士為公司財務總監。公開信息顯示,沈錫飛、劉遠燕均無海正背景,眾所周知,董事會秘書和財務總監的位置在上市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5. 海正輝瑞五名董事變更釋放的信息。(2018.02.06)

公司官方回答:海正輝瑞最新五名董事分別是白驊(海正藥業)、管旭華(海正藥業)、陳曉華(浙江國貿)、易清清(副董事長, 高瓴資本集團合夥人,醫療行業投資負責人)、馬源(高瓴資本董事總經理)。

備註:此處最感興趣的是浙江國貿的陳曉華居然成為了海輝的董事,這是以前從沒有過的事情。而高瓴資本派出的董事雖然說也是頂級的了,但也只能算是中性。

銷售方面:

6. 高瓴資本2017年35億現金(估計值)大手筆接手海輝,自掏腰包做激勵,2018年銷售全方位改善,海輝將成為現金奶牛;

7. 銷售人員的上升,2016年12月底,銷售人員2297人,公司總人數9441人,佔比24%;2017年9月,營銷人才2800人,公司總人數約9300人,佔比30%。而目前,從招聘網站公開信息得知,海輝還在繼續大量招聘銷售人員。

產品線方面:

8. 阿達木單抗,預計2018年2月臨床結束,上半年報產。(備註:球友提供,有機構2018年2月份到台州調研海正:阿達木7月底報產。)

9. 1.1類化藥,2018年海澤一定狠狠beat市場預期,首個創新藥上市(2018.4.20三期臨床結束)。

10. 安佰諾1500L生產線,2018年1月30日三合一完成。最早春節前出證書,最晚3月份也就出來了。

11. 特治星實現銷售4到5個億。

12. 玫滿增加1個多億的營收,貢獻的利潤杯水車薪,但與以往相比,這是地產化的第一個產品。(我現在還沒弄明白輝瑞還生不生產玫滿,供應全球的玫滿是海輝來提供,還是輝瑞自己的?以特治星為例,意大利特治星的停產影響到了中國的特治星的供應。)

13. 海正輝瑞中海正產品的自然增長4到5個億。

14. 原料藥恢復增長3-4個億。

風險提示:進度不及預期,如有遺漏的重大轉變或者重大利空,歡迎補充回覆。

本人分享這些信息只為檢驗自己的邏輯是否正確,對海正藥業不做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