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涼莊浪高擡“傳承人”王曦地的文化人生

平涼莊浪高抬“傳承人”王曦地的文化人生

南湖鎮黨委政府高抬掛紅車

莊浪高抬聞名遐邇,堪稱“隴上藝術奇葩”,具有很高的藝術性和觀賞性。2008年,莊浪高抬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平涼莊浪高抬“傳承人”王曦地的文化人生

南湖北關村的金龍起舞

  說起莊浪高抬,人們自然不會忘記莊浪高抬“傳承人”王曦地。最近,帶著對莊浪地方文化的憧憬,筆者來到全國文明村鎮—南湖鎮,採訪了退休在家的王曦地。

平涼莊浪高抬“傳承人”王曦地的文化人生

南門村的扇子舞

  到南湖中街,走進一個不起眼的院子,裡面感覺很優雅。院子裡擺放著很多盆花,後面有個小花園,裡面有桃樹、杏樹,還有向日葵。有一位老人正在給花澆水。這位老人就是王曦地。

  王曦地告訴筆者,他今年72歲,已經退休十來年了,家裡還有98歲的老母親,身體還好。他非常喜愛現在的生活,他說每天除了畫畫外,還能陪陪老母親。

  蒐集整理戲曲民歌,盡心盡力。

  王曦地生於一個文化家庭。民國時,他父親開的中醫堂在當時縣城很有名。受家庭文化侵染,王曦地從小便顯現出不俗的藝術天賦。上學時,他的畫的畫在學校裡已經很有名。上高中時,受“文革”的影響,他只能回家參加勞動。他當過民教、也當過村幹部。直到後來到南湖文化站工作,使他走上了“職業文化”道路。

  南湖是莊浪老縣城,歷史文化悠久,民間文化豐富多彩,每年春節,社火遍及各村社,白天有高抬、馬社火、跑社火、秧歌隊、高柺子,晚間有上春官、耍獅子、跑旱船和眉戶等夜社火,尤其是在莊浪北部地區流行的眉戶劇,曲調活潑,情趣橫生,平時酷愛音樂的王曦地,逐漸產生了興趣。

  整理好眉戶曲調和嗩吶曲牌,王曦地又開始研究莊浪民歌。民歌是莊浪地方文化中最瑰麗的一支,有花兒、夯歌、秧歌、酒歌等,調子活潑明快,歌詞樸素自然,唱起來很有精神。為收集這些珍貴的民歌,一九八三年,在省音協的指導下,他和縣民歌收集小組的其他成員,跑遍了莊浪的山山窪窪,拜訪鄉村老藝人,採訪民間歌手,對蒐集的民歌譜曲,最後匯成了《莊浪民間歌曲選》,裡面有五首花兒、十二首勞動號子、一百三四五首小調、十八首秧歌和四首酒歌。裡面有很多民歌進入了《中國民歌集成》,莊浪民歌整理工作也得到了文化部的表彰。保護傳承莊浪高抬,無怨無悔在地方文化的保護上,王曦地最大的貢獻是對高抬藝術的傳承創新上。

  高抬又名鐵芯子,是一種立體造型藝術,源於元末明初,以明清最盛,既有歷史人物和神話故事,也有現代的題材,常見的有《水漫金山》、《哪吒鬧海》、《劈山救母》等。高抬一般是根據所扮故事情節,在木製平臺上固定鐵芯子,然後把扎綁裝扮角色的兒童,巧妙而地綁紮在鐵芯子上,再用花草或者道具裝扮。最初一般是八人抬,後來用鋼筋、鋼管焊接成高低不等的骨架,將鐵芯子搬上彩車,感覺凌空展現,栩栩如生。每年正月十二,劉滬將軍紀念日這天,全縣各處的人云集縣城,看高抬表演。

  王曦地調入縣文化館後,面對高抬的製作藝人斷層,民間高抬藝術面臨失傳的危險,為了保護利用好這一地方藝術,王曦地師從民間藝人李度,在民間製作技藝的技術上,大膽創新,把現代生活與藝術融於一體,使高抬創作出現了新的文化內涵,有反映新村生活的、城市建設的,有農村產業發展的。

  每年正月扎高抬,王曦地成了香餑餑,跑了這家跑那家。在全縣高抬表演中,很多高抬都是他設計的。他設計的高抬構思新穎,設計獨特,得到了全縣群眾的一致好評。

  正是基於王曦地在高抬藝術上的不凡成就,他受到了業內外人士的關注和推崇,被平涼市政府授予民間藝術大師,被省上確定為莊浪高抬傳承人。

  深涉多種藝術領域,為民不已。

  王曦地自幼聰明好學,深涉多個藝術領域。除了對戲曲、民歌、高抬有很深的研究外,彈奏拉唱無所不通,他經常參加民間文藝演出活動,尤其是秦腔中的鬍子生,觀眾更是拍手叫絕。

  其實在王曦地的文化人生中,書畫創作是他最主要的生活。在縣文化館和紫荊山管理所期間,他經常開展書畫下鄉活動,多次組織莊浪書畫界人士開展義賣捐獻活動。經過多年的研究創作,他的寫意花鳥,師於傳統,師法自然,處處流露著一種純天然的率真與質樸,作品充滿了時代氣息和嶄新的風格,獨具自己的特色,不僅普通大眾喜聞樂見,而且許多著名書畫家也無不為之拍手叫好。尤其是寫意葡萄,晶瑩剔透,墨韻飄香,具有無與倫比的藝術魅力,堪稱一絕。他先後被選為平涼市美術協會會員、甘肅省美術協會會員,擔任過莊浪縣美術協會主席,現為莊浪縣美術協會名譽主席。

王曦地說,這輩子他與文化結緣,文化是他的命根子。現在,雖然退休在家,但他一刻沒有閒著,除了書畫創作、唱戲外,他還忙著培養徒弟,延續傳承他的書畫、戲曲、高抬藝術……

平涼莊浪高抬“傳承人”王曦地的文化人生

南湖中心衛生院的腰鼓隊

營運人員:李正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