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連線科普飲食與養生的關係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句話我們從小到大聽過無數次,身邊關心你的人也常常不忘提醒及注意你自己的身體。但是我們只知道盲目地吃些有營養的東西,對於如何合理地搭配自己的日常飲食和來那個號的飲食習慣並沒有太多的瞭解,可以說大部分人對健康養生知之甚少。

健康連線科普飲食與養生的關係

中醫將養生的理論稱為養生之道,而將養生的方法稱為養生之術。

養生之道:“養生”一詞,最早見於《黃帝內經·靈樞·本神》:“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署,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傳統的養生觀點首先強調了“調和陰陽”,人的元氣源於父母,藏於體內,為生命之本。而人之一切活動無不消耗元氣,故而用藥食填補元氣。

養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幾千年來醫藥、飲食、宗教、民俗、武術等文化理論。

其內容不外以下四點:順其自然、形神兼養、動靜結合、審因施養。

我們都知道養生是中華民族的瑰寶,養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養生是我們的先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認真總結生命經驗的結果。

養生的方法可以概括一下幾個方面:

神養

包括精神心理調養、興趣愛好調養和道德品質調養等方面,多涉及中醫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內容。

行為養

包括衣、食、住、行和性生活等生活起居行為調養

氣養

主要為醫用健身氣功的“內養功”,多涉及中醫文化、宗教文化和武術文化內容。

形養

主要包括形體鍛鍊及體育健身活動,多融合了醫學文化和武術文化內容。

食養

為中醫養生之術的主要內容之一。其應用範圍較廣,適應人群也較多,主要內容為養生食品的選配調製與應用,以及飲食方法與節制等。內容包括了醫、藥、食、酒以及民俗等文化。

與我們生活聯繫最緊密,也是我們最容易把握的就是“食養”。 所謂“民以食為天“。我們不但要吃,還救疾之速,要知道吃什麼,怎麼吃才會讓身體健康。

平衡膳食是食養的根本。

藥養

主要內容為養生藥劑的選配調製。其選藥多為純天然食性植物藥,其製法多為粗加工調劑,其劑型也多與食品相融合。因此,中醫常有“藥膳”之說。

術養

是以上養生之術以外的一種非食非藥的養生方法,即利用按摩、推拿、針灸、沐浴、熨燙、磁吸、器物刺激等療法進行養生。

養生之本是養神,心靜神安福壽存。

醫學發展中也提出精神的變化對人體五臟六腑都有影響,如果喜怒無常、思慮太過都會傷神。調節人的情緒變化,在中醫中稱為“補神”。適度的睡眠亦能養心神、添精力。

我國醫學也認為,養生重在養神,養神可益壽延年。

運動養生

健康長壽都說生命在於運動

運動能促進人的新陳代謝,增強人的體質,促進人體各器官糸統的生理功能和形態結構的健康發展,使人體生長髮育的更健康、更完美。而不注意運動的人,身體新陳代謝低下,肌肉薄弱,骨骼無力,內臟功能就會衰退。運動可以減輕自已的體重,改善血管彈性,讓血管變得年輕,讓心臟變得更有活力。而長期堅持運動的老人,無論他的內臟還是肌肉等方面的機能指標都比不運動的同齡人平均高的多,相當於不運動人群10一20年前的身體水平。

所以要做到全面地養生,我們就應該勤於運動。

當然,想真正做到養生,還要從飲食、運動、心理等各方面進行訓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