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利好出盡是利空”嗎?讓我們看看韓國加入MSCI後怎麼說!

本週最後一個交易日在A股的歷史上具有著標誌性的意義,因為這一天經過5年馬拉松的A股終於加入了MSCI的國際大家庭。但俗話說的好:“利好出盡是利空”,雖然舉國上下都歡呼著A股入魔,首秀的戰況卻讓人大跌眼鏡。入魔當日上證指數以3084.75點開盤,之後震盪上行至 3102.09點。但隨後開始快速跳水,一度下探至3059.79點,並最終收至3075.14點。全天下跌20.33點,跌幅0.66%,振幅1.37%。

真的是“利好出盡是利空”嗎?讓我們看看韓國加入MSCI後怎麼說!

A股真的要“利好出盡是利空”了嗎?

難道真的是前期利好出金了嗎?我們認為可能並不是這樣。A股入魔當日的下跌一方面來自於近期慣性下跌的動能,另一方面來自於昨天套牢盤的解封。首先,在A股入魔的前天(5月30日)剛剛經過一波6連陰的走勢。從5月23日的開盤點位3205.44一路跌至5月30日的3041.44,短短的六天時間跌去了160點,跌幅達到5%。雖然在入魔的前一天終於轉跌為漲,一口氣上漲了54.03點。但仍未突破前期下跌的趨勢線,難以改變A股市場的短期跌勢。於是,在A股入魔的首日,本應開門紅的上證指數卻以下跌收場。其次是套牢盤的解禁出場。雖然A股在6月1日才正式納入MSCI,但其實外資,尤其是被動投資基金,為了嚴格複製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走勢、儘量減少跟蹤成本,其普遍選擇在5月31日完成了對A股的佈局。外資的流入在短暫推升上證指數的同時,也使得在六連陰中被套牢的股票獲得了一絲喘息的機會。入魔首日部分解禁盤便倉皇出逃,導致了入魔首日以下跌收場。

真的是“利好出盡是利空”嗎?讓我們看看韓國加入MSCI後怎麼說!

不過也不用太過悲觀,從中期趨勢來看(圖中藍色虛線),A股的下跌動能已經趨於強弩之末。其實就近期的走勢而言,A股更像處於一種橫盤整理的過程中。隨著七月CDR等利好的集中爆發,我們相信只要A股能向上突破趨勢線便能收穫一波上升的小高潮。

韓國加入MSCI的經驗如何?

像A股這樣分批次加入MSCI的操作並不少見,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的韓國和中國臺灣採用的也是這種方式。歷史的規律總是有跡可循的,雖然我們現在還不知道A股後市將如何發展,但我們可以回溯它們的股市在加入MSCI後的發展歷程。受中國臺灣股市數據所限,本文以韓國KOSPI指數為例進行分析。根據韓國的入魔時間表,韓國在分別在1992年、1996年和1998年按20%、50%和100%加入MSCI。

真的是“利好出盡是利空”嗎?讓我們看看韓國加入MSCI後怎麼說!

上圖中大圖是1991年12月7日至1994年12月31日KOSPI指數的走勢圖;小圖為1991年12月7日至1992年2月7日KOSPI指數的走勢圖;紅點位置為KOSPI入魔首日的位置。它們分別代表了KOSPI入魔後的長期走勢和短期走勢。首先從短期走勢來看,在KOSPI入魔後的一個月裡,其先是放出了一股下跌勢頭,但隨後便開始止跌回升,走出了一波上升的小高潮。從長期來看,KOSPI短期上漲之後繼續延續了之前始自1991年7月開始的下跌趨勢,但不久之後便打開了一條持續近三年的上升通道。據統計,韓國在1992年1月至1994年11月期間KOSPI指數累計上漲約78%。

韓國KOSPI入魔對A股的啟示

A股與韓國KOSPI一樣,在入魔初期都尚未處於上升通道之中,短期來看A股將延續之前指數的慣性走勢,但從長期來看,MSCI增量資金的持續流入以及A股國際化進程的不斷完善,A股還是有很大概率能夠走出一波上升的小高潮。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看,A股入魔後短期的下跌並非壞事,反而為後期的反彈提供了建倉的黃金時機。因此,我們建議短期內宜觀望為主,待上升信號明確後應該果斷買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