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心學的理論脈絡

王陽明心學的理論脈絡​我已經用《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分別詳細論述了陽明心學的核心思想,現在我將他們簡單的串聯起來,希望為大家正本清源,王陽明到底要幹什麼,僅僅就在於“倫理道德”嘛?非也,心學思想的核心就在於“價值”二字。

①“心即理”價值起點,對宇宙人生的一切看法均源自我心,則心靈是否安寧,不隨環境變遷而流轉,找到自我真性才是第一等,故而心即理的確定要我們平等的看待自我與世界,以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迴歸真我,如實平等的看待世界,去實現世界與人生的真善美)為第一志向。

②“知行合一”價值途中,由上面所立第一志為座標指向,“心上磨、事上煉”,迴歸本性(良知),時刻不忘“心即理”尋大志的初心,不為外物所動,不執著於自我,不在每一人一物一事上迷失自我,緊緊得盯著自己的目標,砥礪前行。核心就一個字“誠”。所謂心誠則靈,一個誠字才能真正讓你不忘初心,時時用良知迴光返照當下所思所言所行,才能離目標越來越近。

③“致良知”價值目標,也是價值歸宿。致得良知,迴歸本性,找回本我,此心光明,是為佛性。得大自在,求仁得仁,實現自我的終極人生價值,去為世界,為人間做出哪怕一點點的貢獻,你生命的光輝也能普照大地。

很多人總是看到王陽明“南贛剿匪”、“平寧王叛亂”、“徵思田”,覺得王陽明牛啊,太牛了,我要是和王陽明一樣該多好,當初也是這個功利心指引我去學習心學。但是我發現陽明先生從頭到尾都不曾想說戰爭的成功經驗。諸君可思考過。

在我今天看來我也會和陽明先生做出一樣的選擇,原因如下:

①與價值觀不一致:談軍功,必自傲。而陽明先生心懷家國天下,他覺得是應該的,沒啥好說,不值一說。這是他本有的情懷,去看看他的弟子王畿所言,“死天下事容易,成天下大難;成天下事容易,不居其功大難;不居其功容易,能忘其功尤其大難。”

②良知是本,軍功是末。良知是體,軍功是用。大家都知道不能捨本逐末,但是事實上呢?功利心無時不指引著我們,妄念叢生,任意妄為,迷失自我。大家都看過《天龍八部》,還記得那個掃地僧告誡蕭遠山和慕容博的話嘛?沒有道立,武功越厲害,越容易迷戀力量,越容易迷失自我,心魔叢生,最後走火入魔。那有人說我就是想要強大,怎麼辦?哈哈,你心靈強大了,良知光明瞭,你自然也像陽明先生一樣牛了。我可以告訴你表層原因:本立末必生,到了那個境界你自然就牛了。深層原因自己悟去。

好了,歡迎各位師兄共同學習進步,光明自己的良知,成就自己的人生價值,讓自己那微弱的生命火焰,也能普照世間。

王陽明心學的理論脈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