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老子物質概念的精髓是什麼?

《周易》承載了過多的歷史使命和任務,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相傳系周人老子所作,但一般認為它並非出自一時一人之手。《周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是古代帝王之學,政治家、軍事家、商家的必修之術。《周易》含蓋萬有,綱紀群倫,是漢族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廣大精微,包羅萬象,亦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那麼《周易》的根本原理又是什麼?為什麼往往能算出事物的過程。這還要從數學基礎入手。

古代老子物質概念的精髓是什麼?​​​​​


我們對太極還沒有清晰概念。那就先看兩儀。兩儀在數學上就複數。這裡我們叫一重複數。

古代老子物質概念的精髓是什麼?

從太極圖我們可以看出,兩儀是所有四象和八卦的組成基本成分。但是有一點要清楚,就是兩儀是同時存在的,只有一個存在的情況是特例。同理四象的數學形式是二重複數。

古代老子物質概念的精髓是什麼?

八卦的數學形式是三重複數。

古代老子物質概念的精髓是什麼?

所以三生萬物的數學模型是多重複數的非正交關係。

古代老子物質概念的精髓是什麼?

那麼為什麼不能三生四哪?這是因為在數學上可以證明,正交關係的同倫週期是八(同倫可以理解為循環)。也就是三不能生四,只能生萬物。

古代老子物質概念的精髓是什麼?



物質世界的理論中,最終一定是一個數學理念是和物質本性結合的理論。現在最可能接近這個理論的是超弦理論。就是說整個宇宙都是由一根二維的弦形成。聽著雲山霧罩但是卻已經非常接近物質的本質。按照古代老子的周易描述,宇宙就是一個由道到一再到二再到三,進而形成萬物的世界。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按照周易的理念,目前最接近的數學模型就是多重複數。在多重複數的演化過程中,證明正交維度的同倫週期是八。也就是三重複數的維度。所以三生萬物的模式是以非正交關係為主。三重複數的維度本身就是有兩種性質的維度組成。從而說明一個弦的維度在萬物中的性質就有八個。

古代老子物質概念的精髓是什麼?


其中四個是物質的內部屬性,另外四個是公共屬性。這個也是萬物負陰而抱陽的原因。

古代老子物質概念的精髓是什麼?​所以如果存在統一的物理理論,那最大的可能就是由多重複數的非正交關係演繹的物理規律。也就是古代老子周易的物質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