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蘇聯時代的超現實主義建築

利維坦按:說起斯大林的“七姐妹”計劃,莫斯科國立大學主樓是第一個開始建造的。這棟氣勢恢宏的大樓高235.7米,樓的頂部有一顆重達12噸的五星,有400多名建築師參與過該項目,完成大樓的勞工則主要是德國戰俘和古拉格犯人。而藝術家公寓(Kotelnicheskaya Embankment Building,原名勞動模範公寓)無疑也是蘇聯時代的特定產物——它有32層,700多套公寓,據說這是斯大林執政期間送給“科學與文藝界朋友們”的禮物。當年像詩人安德烈·沃茲涅先斯基(Andrey Voznesensky)、芭蕾舞演員加林娜·烏蘭諾娃(Galina Ulanova)都在那裡住過。

后苏联时代的超现实主义建筑

莫斯科國立大學主樓,2015年

這些被波蘭人戲稱為“俄羅斯婚禮蛋糕”、“斯大林注射器”式的建築有著明顯的意識形態主導的痕跡,高,儼然已經不僅僅是物理上的高度,它更是一個國家彰顯意識形態的象徵。高聳的塔尖徽章和美國1930年代摩天大樓有某種古怪的混合(北京軍事博物館的建築風格亦非常蘇式,波蘭的科學文化宮也類似),可以說是那個從未建成的蘇維埃宮殿的延續。

文/Christine Blau

攝影/Frank Herfort

譯/Wolibanat

校對/ 果然多多

原文/www.nationalgeographic.com/travel/features/photography/post-soviet-architecture/?beta=true

本文基於創作共同協議(BY-NC),由Wolibanat在利維坦發佈

后苏联时代的超现实主义建筑

定義戰後天際線:莫斯科“七姐妹”(莫斯科國立大學主樓、藝術家公寓、庫德林廣場大樓、希爾頓莫斯科列寧格勒酒店、紅門大樓、外交部大樓、皇家拉迪森酒店)建造於斯大林執政的最後十年間,結合了巴洛克式和哥特式的建築風格與美國1930年代摩天樓的建築技術。圖源:inyourpocket

20世紀50年代,約瑟夫·斯大林(Joseph Stalin)下令建造七座摩天大樓,從而改變了莫斯科的天際線。這七座樓就像社會主義時代的七塊婚禮蛋糕一樣,填充了莫斯科的地平線。華麗的外表一路延伸至塔尖,不禁讓人聯想起哥特式大教堂和歷史悠久的俄羅斯教堂。儘管這個國家剛剛經歷戰爭的洗禮,但領導層優先批准驚人的建築款項來建造這些大學、政府部門、酒店等宏偉建築,以強化中央集權新勢力的崛起。這座城市成為了表達新的國家意識形態的畫布。

1991年蘇聯解體,蘇聯對其衛星國的影響結束,前東歐集團的國家需要開闢自己的道路。從2008年開始,德國攝影師弗蘭克·赫福特(Frank Herfort)駕駛著一輛伏爾加汽車,一路從莫斯科開到阿斯塔納,再到西伯利亞,用他的影集《帝國盛世》(Imperial Pomp),記錄了20多年來這片區域表現在建築上的矛盾。

后苏联时代的超现实主义建筑

市政大樓,阿斯塔納(Astana),哈薩克斯坦(2012)

后苏联时代的超现实主义建筑

警察行政大樓,喀山(Kazan),俄羅斯(2002)

“任何一個俄羅斯城市,看上去都一個樣。無論是莫斯科、聖彼得堡還是諾夫哥羅德,那兒的房子式樣都一樣。” 赫福特指著給工人階級設計的小區說道。這些毫無特色的建築象徵著理想的共產主義公民應有的樣子——社會主義政權機器的螺絲釘。斯大林建的這“七姐妹“是這種規則的例外,它們一直屬於歐洲最高的一批摩天大樓,象徵著建築設計的新時代,直到許多大樓在過去十年內湧現。

后苏联时代的超现实主义建筑

凱旋宮,莫斯科,俄羅斯

並不是所有的後蘇維埃時代的建築都打破了這種過去的風格。完工於2006年的凱旋宮(the Triumph Tower)是莫斯科最高的公寓大廈,它被戲稱為“第八姐妹”,因為其斯大林式建築和古典圓柱的風格與半個多世紀前的建築相一致。過去經典的力量令人欽佩,但這座城市渴望超越那種古老的偉大。“他們總是試圖超越自己,”赫福特說。

后苏联时代的超现实主义建筑

Arco di Sole綜合公寓,莫斯科,俄羅斯

后苏联时代的超现实主义建筑

巴伊傑列克觀景塔(Bajterek Tower),阿斯塔納,哈薩克斯坦(2002)

后苏联时代的超现实主义建筑

民用住宅,阿斯塔納,哈薩克斯坦

后苏联时代的超现实主义建筑

新亞歷山大塔(New Alexandria Tower),索契,俄羅斯(2011)

后苏联时代的超现实主义建筑

中立紀念碑(Monument of Neutrality),阿什哈巴德(Ashgabat),土庫曼斯坦(1998)

后苏联时代的超现实主义建筑

車里雅賓斯克城市大廈,車里雅賓斯克(Chelyabinsk),俄羅斯(2007)

后苏联时代的超现实主义建筑

和平金字塔(Pyramid of Peace),阿斯塔納,哈薩克斯坦(2006)

后苏联时代的超现实主义建筑

林克大樓(Linkor Tower),莫斯科,俄羅斯(2010)

后苏联时代的超现实主义建筑

科技大學鐘樓(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Clock Tower),巴統(Batumi),格魯吉亞(2012)

后苏联时代的超现实主义建筑

水星城市大廈(Mercury City Tower),莫斯科,俄羅斯(2013)

后苏联时代的超现实主义建筑

廣播電視塔,阿什哈巴德,土庫曼斯坦(2012)

后苏联时代的超现实主义建筑

哈薩克斯坦中央音樂廳,阿斯塔納,哈薩克斯坦(2012)

后苏联时代的超现实主义建筑

字母塔,巴統,格魯吉亞(2012)

后苏联时代的超现实主义建筑

莫斯科衛生部和商業中心,莫斯科,俄羅斯

前蘇聯地區新出現的建築元素反映了其尋找新身份的過程。在蘇聯統治結束後,極具未來感的建築和鍍金的塔樓改變了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的面貌。

“儘管有著共同的歷史,但該地區在蘇聯解體後的發展一直不平衡,”專注於研究後蘇維埃時代中亞地區藝術的藝術歷史學家卡西亞·普拉斯空卡(Kasia Ploskonka)解釋道。儘管在蘇聯時期開始了國家建設,但每個國家都需要推銷自己的新身份。“

完全的身份消除和重建並沒有發生,但是新精英們通過選擇性遺忘和特權,試圖鞏固自己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

后苏联时代的超现实主义建筑

幸福宮,阿什哈巴德,土庫曼斯坦(2011)

后苏联时代的超现实主义建筑

亞洲塔,阿斯塔納,哈薩克斯坦

后苏联时代的超现实主义建筑

阿利耶夫文化中心(Heydar Aliyev Centre),巴庫(Baku),阿塞拜疆(2012)

后苏联时代的超现实主义建筑

Shivopasana橋,莫斯科,俄羅斯

后苏联时代的超现实主义建筑

帕羅斯大廈(Parus Building),莫斯科,俄羅斯

后苏联时代的超现实主义建筑

可汗沙特爾購物中心(Khan Shatyr Mall),阿斯塔納,哈薩克斯坦(2010)

后苏联时代的超现实主义建筑

阿萊姆文化娛樂中心(Alem Cultural Entertainment Center),阿什哈巴德,土庫曼斯坦(2012)

后苏联时代的超现实主义建筑

斯科爾科沃管理學院(Skolkovo School of Management),莫斯科,俄羅斯(2010)

后苏联时代的超现实主义建筑

公園大廈(Grand Park Towers),莫斯科,俄羅斯(2009)

然而,正如赫福特拍下的照片中顯示的那樣,精英們主導的這些工程似乎對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沒有多少關注,不像功能型的共產主義住宅區。很少有人能看到這些照片背後的真實情況。一些新建築裡面其實空無一人。

如今,這些地區的城市重新開始建造更有序、更實用的建築,慢慢摒棄在蘇聯解體後的20年裡那種恢弘的後蘇維埃建築風格。但是過去遺留的建築仍然存在——過去的建築被取代,恢弘的氣勢仍然延續,如此循環往復。

后苏联时代的超现实主义建筑

國際象棋中心,漢特-曼西斯克,西伯利亞,俄羅斯(2010)

想瀏覽更多該攝影師作品,請移步至:

frankherfort.com

往期文章:

后苏联时代的超现实主义建筑
后苏联时代的超现实主义建筑后苏联时代的超现实主义建筑
后苏联时代的超现实主义建筑

一家過去時的書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