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伏擊日軍,打著打著,卻發現,被鬼子夾在中間,兩頭受攻擊

1940年7月1日,一二師師部得到情報,並根據情報判斷,敵人的“掃蕩”已接近末期,日軍各部隊已疲憊不堪,有的部隊已經撤回,而興縣的日偽軍還沒撤,他們加起來有二千人左右,近期必然會向嵐縣撤退。針對這種情況,賀龍師長決心集結三五八旅、獨一旅、第三支隊、第五支隊,由張宗遜和李井泉統一指揮,在興縣以東的二十里鋪附近地區,伏擊東退的敵人,殲滅它一部或大部。7月2日,三五八旅由康寧鎮西北到馮家溝地區;三日,獨一旅也進到預定地區,七一五團在交口至陽會崖設伏,第二團右接七一五團在白崖溝設伏;第五支隊一個營進到大蛇頭以西警戒,阻擊嵐縣的敵人西援,以一個營進到界河口附近向岢嵐方向警戒。

八路伏擊日軍,打著打著,卻發現,被鬼子夾在中間,兩頭受攻擊

四日,一二0師師部前進到羊灣子指揮戰鬥。上午十一點,興縣敵人分三個梯隊東撤,第一梯隊三百餘人,第二梯隊一千餘人,第三梯隊五百餘人,先後進入二十里鋪八路軍伏擊區。先期到達明通溝和奧家坪的獨一旅二團一營、七一五團二營趁敵人行軍休息時,向溝內猛烈射擊,敵人隊形一時大亂,七一五團二營乘機發起衝擊,藉機大量殺傷敵人。但是,敵人很快就展開戰鬥隊形進行反衝擊,並且炮擊我軍陣地,第二營傷亡很大,不得不撤回原陣地。下午一點,第二團和七一五團主力趕到,立即展開,擊退了日軍五次衝擊,並給予日軍大量殺傷。

八路伏擊日軍,打著打著,卻發現,被鬼子夾在中間,兩頭受攻擊

五點,七一六團趕到,他們有二十里鋪的石槽溝一線山樑,從敵人後方發起了進攻。黃昏以後,各部隊調整部署,八點各部隊主力冒雨隱蔽下溝,向敵人進攻。但由於天黑,山路難走,各單位聯絡不好,進攻時間不一致,而敵人依託村莊進行著有效的防禦,八路軍的進攻沒有奏效。天明前,各部隊撤回原陣地。五日佛曉,一二0師師部得到情報,原來之前的偵察有誤,原判斷興縣日偽軍兵力只有二千人左右,沒料到還有從保德經鹹康南下到興縣的一千二百餘敵人未出動,而且東邊陽會崖、惡虎灘的敵人也在原地未撤走,這樣敵軍總數已超過三千五百餘人。這樣,八路軍原定是打鬼子伏擊,現在變成了夾在中間,被鬼子東西兩頭攻擊的不利境地。加之,八路軍原預定參加戰鬥的六七個團兵力實際只趕到了四個團,而且是先後投入戰鬥,這樣,在兵力上既不佔優勢,也沒有形成拳頭,而且各部隊都經過長途行軍,十分疲勞,第四團和七一六團在米峪鎮戰鬥後還沒來得及補充彈藥。

八路伏擊日軍,打著打著,卻發現,被鬼子夾在中間,兩頭受攻擊

根據最新情報,賀龍師長當機立斷,決定不再和敵人糾纏,只留少數人在原陣地監視敵人,掩護主力撤出戰鬥。當部隊開始集結,還未正式接到撤出戰鬥命令的時候,興縣的敵軍一千二百餘人已進到奧家灣以東。7月5日上午九時,三架敵機掩護步兵向七一五團陣地進攻,使七一五團傷亡很大。這時,四團一個營迅速佔領了附近大山,阻擊敵人,掩護七一五團撤出戰鬥。下午,興縣的敵人和惡虎灘的敵人會合後,向八路軍瘋狂反撲,但此時,八路軍主力已撤出戰鬥。日軍六日經大蛇頭撤回嵐縣。這次戰鬥殲敵七百六十餘人,八路軍傷亡420餘人。整個戰鬥雖然在指揮部署上是正確的,但由於情報有誤,因而未能大量殲滅敵人。不過,這場戰鬥還是被列入抗戰經典戰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