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需要愚者

世界需要愚者

曾国藩,晚晴重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

毛泽东和蒋介石两位近代巨人都无比推崇的人。

少年的时候,酷夏最热的一天,一个小偷钻进了曾国藩的卧室,正当他要席卷贵重物品时,曾国藩夹着书本回来,小偷只好钻进床底,见机行事。

当时天色已晚,很多人都已经入睡了,可是曾国藩一直在挑灯夜读,要命的是,一篇很短的文章,他读了两个时辰都没有背诵下来。

小偷在床底热的浑身发汗,又过度紧张,几乎昏厥。又一个时辰后,曾国藩还在那磕磕巴巴,把文章背诵的缺斤少两。

小偷忍无可忍,从床底下滚了出来,拍拍身上的尘土,朗声而诵,势如流水。

曾国藩开始看到床底下钻出个人时,大吃一惊,当对方把文章流利地背诵出来后,就惊愕得张大了嘴巴。小偷以一种恨铁不成钢的语气说:“就你这头脑,别读书了,种地吧。”说完,小偷扬长而去,走进茫茫的夜色。

曾国藩望着小偷的背影,愣了一会儿,又拿起书,摇头晃脑的背诵起来。

对于资质平庸的人而言,流汗是肯定的,流泪也是必须的。16岁那年,曾国藩开始考秀才,他老爹也跟着考。这并非他老爹喜欢凑热闹,而是他老爹已考了多年,始终不过关。

第一次,曾国藩意料之中的落榜。他老爹安慰他,你才考一次,不要灰心。

第二次,又落榜。他老爹说,事不过三。

第三次,再落榜。他老爹说,咬定青山不放松。

第四次,照样落榜。他老爹说,下次爹还陪你考。曾国藩热血沸腾,更加倍努力读书。

第五次,运气好像来了。曾国藩的试卷虽然被考官评为“文理太浅”,不过还算说得过去,于是湖南省学政(教育厅厅长)发布公告,曾国藩获得佾生资格。

所谓“佾生”指的是虽未入围但成绩尚好,选取其充任孔庙中祭祀礼乐舞的人。获“佾生”资格后,下次考试可直接院试,不必县试和府试,所以时人称佾生为“半个秀才”。

如果这是第一次考秀才而获得的荣誉,曾国藩一定心花怒放。可他已考了五次,这个“佾生”资格就不是荣誉,而是耻辱。曾国藩在家里踱步,咀嚼着无声的愤怒。他认定这是奇耻大辱,发誓一定要获得秀才资格,洗刷这个耻辱。除了拼命读书外,他找不到捷径。

第六次考试,他和老爹再次落榜。

曾麟书捶胸顿足道:“我已考了16次,你这又考了6次,就是瞎猫,也该碰上死耗子啦!咱曾家就是一个陪考的命啊。”

曾国藩对老爹的抱怨不置可否,他认为,科举考试还是公平的,“只有文丑而侥幸者,断无文佳而埋没者”。这是毅力,也是气度,他不但未对屡次落选而动心,反而将其作为鞭策、激励自己更加注重磨练文章的动力。

1833年,老天爷终于开眼,23岁的曾国藩在第七次秀才考试中入围,名列倒数第二。他老爹也入围了,名次也不怎么样。

曾家沉浸在百年来从未有过的喜悦中,这更让曾国藩坚信了他的看法:人蠢不要紧,只要努力坚持,就能成功。同时他也笃定了这样的人生观:既然我是笨人,那将来做一切事都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用笨方法去做,不投机不取巧不走捷径。成功的路有千万条,我只走那条看上去最笨、实际上最踏实的路!

之后轰动全国,席卷南方的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了,因为朝廷的八旗绿营士兵腐朽不堪,战力孱弱,曾国藩便被派回老家办团练。

曾国藩打仗和读书一样,从来没有用过锦囊妙计,而是信奉“结硬寨,打呆仗”,急行军之类的事情是绝对没有的, 每一次行军都是步步为营,日日不断的垒墙挖沟、筹备火炮,绝对不主动进攻。

每次扎营,壕沟多深,哨塔多少个,分别处于什么方位,营寨位置分布,粮仓分布,沿途的信使和粮道如何安排,都有详细的章程,每一条都会仔细的检查。

同时他还有了一个伟大的发明,双向壕沟,内困城池外抵援兵,直到把太平军困的人心惶惶士气全无,再慢慢攻城,最终用四场大胜彻底剿灭了太平天国。

看看今天,什么90后CEO身家如何,某某人区块链一夜暴富,逆天妖股一百倍市盈率。

大家都在聊idea,都在谈论商业模式,都在比拼自己的思维,好像不证明自己比别人聪明就矮了别人一截。

大家看看简单的喝啤酒这个事情,现在还有几个人喝绿棒子?当年的一个个明星企业现在距离灭亡还有多远?

有几个公司能够拙诚的做好一杯啤酒,踏踏实实用最好最有机的粮食,最好的精酿工艺来打磨产品,服务大众。

大嘴认为,人一旦陷入了捷径的思维,心魔就多了,杂念一多,人就少了拙诚和孤勇,就容易空谈阔论。

本该扎根的时候选择了长高,经不起风雨也就成了必然。

就像我们的敬爱的毛主席,在中山舰事件之后,从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去职,这时候是他老人家很重要的一个转折,他可以用他的文笔继续在共产党中央党部做宣传,可以继续办报纸做意识形态工作,这多简单轻松受人尊重。

但他老人家如何选择的?他先在各地农村办农社,之后领导秋收起义,然后扎根井冈山,踏踏实实的练精兵,抓生产,主导党支部下连队,牢抓军队政治和军民融合,最终几经起伏成为国家领袖,完成数百年来民族的独立崛起的愿望。

人生没有回头路,一夜高位如果脚下无根,摔下来爬不起来也就成了必然。

而步步为营,舍九取一的定力,恰恰是人生唯一的捷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