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胤发明长翅帽

乌纱帽原来就是民间的一种便帽,官员头戴乌纱帽起源于东晋,隋朝的时候正式作为官员的官帽,到唐朝时兴盛起来。


赵光胤发明长翅帽​​​《唐书.与服制》记载:“乌纱帽者,视朝及宴见宾客之服也。”意思是,官员在上朝和宴请宾客时戴乌纱帽,平时在家不必戴。到了宋代,乌纱帽有了新的变化,在帽子的后边伸出两根又长又平的翅,走起路来晃晃悠悠的,挺滑稽的样子,这个奇怪的帽子学名叫展角幞头,俗称长翅帽,发明人就是粗中有细的宋朝开国皇帝赵光胤。

赵光胤发明长翅帽​​​原来赵光胤登基后,每次在朝会上,那些和他一起闯天下的同僚们毫无章法,总是在朝堂上交头接耳,评论朝政,这让赵光胤心里非常的不舒服,他担心他们交流过多而抱团甚至产生异心。

赵光胤发明长翅帽​一天早朝上,赵光胤想通过自己表率作用,营造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他聚精会神地听着一位大臣的奏报,听着听着就听不下去了,一些大臣随意的在下面交头接耳,丝毫不顾及皇帝的面子。赵光胤心中很是不高兴,但是他还是不漏声色地听完了上奏。退朝后,他冥思苦想解决问题的办法,终于想出来了。
赵光胤发明长翅帽​他传旨在乌纱帽上加上长翅。长翅用铁片、竹篾做骨架,一顶帽子两边各穿出一尺多(以后越来越长)。这种帽子在朝堂和官场正式活动时必须戴上,其他的时候不同不用戴,因为戴上这种帽子走路晃晃悠悠实在是不方便。

赵光胤发明长翅帽​大臣们上朝并排站立,交谈时就要面对面非常的不方便,这时他们都明白了皇帝的良苦用心了,没有人敢造次,于是朝堂风气为之改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