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8 韩国人为什么那么爱“发明”?汉字文化圈的那些事儿

每年总有几次,我会被这样的新闻挑逗神经——


韩国人为什么那么爱“发明”?汉字文化圈的那些事儿


这里的XXX,通常是某个来自别国的文化icon。


比如日本的相扑、莱特兄弟的飞机、阿拉伯的造纸术等等。


韩国人为什么那么爱“发明”?汉字文化圈的那些事儿

△ 韩国学者边光贤表示英国人是韩国人的后裔


但更经常的,XXX不知疲倦地狙击着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


小到一个中国历史人物,大到整个华夏文明。


韩国人为什么那么爱“发明”?汉字文化圈的那些事儿

△ 维基百科上关于“韩国起源论”的部分事例


“高丽人研发了金属活字印刷”,到“女真族领袖完颜阿骨打是新罗人后代”


“古中国三皇五帝皆为朝鲜同胞东夷族”,到“成吉思汗中‘思汗’指的是’思念韩国‘”


来自半岛的朝鲜“纯血派”,似乎随时可以翻出某本“秘传历史古籍”,或”最新考古证据“,证明东亚文明皆源自韩国本土,且字字珠玑、掷地有声。


韩国人为什么那么爱“发明”?汉字文化圈的那些事儿


但中韩官方从未对这些争议做出回应,小六子一般也看两眼标题就随手划过去。


直到某天,韩国学者的又一个 重(qi) 大(si) 发(miao) 现(xiang),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韩国人为什么那么爱“发明”?汉字文化圈的那些事儿


短短二十四个字,两个标点,裹挟着同样的套路,同样的证据确凿。


但学者们没有想到,被盯上的汉字,并不会束手就擒。


中国网民首先表示不可理喻,讽刺“整个宇宙都是韩国人的发明”。


民族气节强大的韩国网友,这一次也无法全盘接受汉字是自己人的创造了。


社交平台上,有人直接而不失礼貌地建议专家:憋 瞎 说


韩国人为什么那么爱“发明”?汉字文化圈的那些事儿


毕竟——


如果汉字源于韩国,韩国人将很难解释自己普遍不学汉字、不识汉字的现状;


如果汉字源于韩国,政府也无法合理化官方限制汉字使用量的动机。


韩国人为什么那么爱“发明”?汉字文化圈的那些事儿

△ 韩国部分民众要求政府恢复汉字教育


其实,对“知名学者”,我们也不必太苛责。他们搞出这次新闻,不为别的,恰是因为对汉字爱的太深,无奈韩国识汉字率太低,汉字文化持续遇冷。


从学习汉字、改造汉字,到排斥汉字、废除汉字,再到如今试图占有汉字,提高汉字识字率。


韩国与汉字反复无常的关系,折射了一个东亚大国,在战乱中严重受挫的自尊心,和至今没有平复的历史悲情。


同为汉字文化圈一员的我们,对这一切,其实更有共鸣......


韩国人为什么那么爱“发明”?汉字文化圈的那些事儿


汉字在韩国,不只是一门文字。

韩国人从中看到的,可能是一段不愿回忆的过去。


尽管历史典籍缺乏对韩国前身古朝鲜的起源记载,但《尚书》确有提到,商纣王的叔父箕子被周武王封为朝鲜统领,管辖河北、辽东一带。


从此,古朝鲜与古中国建立了某种——


从属关系。


韩国人为什么那么爱“发明”?汉字文化圈的那些事儿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在位,燕王叛逃匈奴,属下部将卫满跨过鸭绿江,推翻箕子朝鲜,在平壤地区自封为王。


50年后,汉武帝东征,又把这个政权一锅端掉,分立汉四郡,版图已与今日韩半岛相差无多。


韩国人为什么那么爱“发明”?汉字文化圈的那些事儿


这片土地与欧亚大陆隔着鸭绿江和图们江,不宜耕种,物产稀少,一直没怎么吸引中原王朝统治者好好经营。


郡县国家在半岛上打来打去,互相吞并,直到李氏朝鲜确立才归于平静。


韩国人为什么那么爱“发明”?汉字文化圈的那些事儿


但即便是李氏朝鲜,在某些场合下,也不忘在国号前加上“有明”“皇明”“大明朝”的称谓。


开国之君李成桂确立国号时,还特意奏请了朱元璋,听取意见。


可见,哪怕有了稳健的王朝,朝鲜仍然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中原王朝从属国的身份。


汉字也因朝鲜与中原的频繁交流,自然流入半岛,为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韩国人提供了最初的书面语。


韩国人为什么那么爱“发明”?汉字文化圈的那些事儿


如果你穿越回15世纪,恐怕会发现朝鲜全境从官方文件、历史书籍,到人名、地名、路标、招牌,全是汉字。


不会韩语的汉人,估计可以用纸笔与朝鲜国民无障碍交流。


那时韩半岛的居民,也不认为中国人与自己是“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


贵族子弟潜心修读汉文,平民百姓向往着一览中原。


他们奉行《孟子》提倡的“以小事大”,与中国的关系,似乎可以永远如此持续。


韩国人为什么那么爱“发明”?汉字文化圈的那些事儿


观念发生转变的过程,起初并不激烈。


15世纪中叶,朝鲜世宗李祹有感于民众的强烈需求,集结了一批优秀学者,尝试创造一套比汉字更能适应朝鲜语特征,也更容易学习、书写的文字。


在此之前,朝鲜国民遇上没有对应汉字的朝鲜语单词,只能通过“吏读”,用汉字拼写读音,思路近似小六子上周介绍的“万叶假名”。


韩国人为什么那么爱“发明”?汉字文化圈的那些事儿


这不是长久之计。李祹与学者深入研究朝鲜音韵和汉字形体,隆重推出包含了28个字母符号的“训民正音”


韩国人为什么那么爱“发明”?汉字文化圈的那些事儿


“训民正音”的圆圆圈圈圆圆,搭配横、竖简明笔划,标准化了朝鲜语的读音。一经颁布,立马获得了平民妇孺的欢迎。


可人气不等于地位。


花见花开的“训民正音“没有一举越过汉字,成为半岛主流,反而被扣上“不正式文字”的帽子,贬称为“谚文”


这又是“小中华”在“大中华”面前的一种自谦。官方表示“谚文”仅用于扫盲,仍将汉字视为正式书面语。


但李祹留了一手,将“谚文”纳入官吏科举考试,在钱币上进行刻印。


潜移默化之中,28个专属于半岛的字母深入人心。

只是没有人能想到,未来的“训民正音”将取代汉字,扛起半岛民族气节的大旗。


韩国人为什么那么爱“发明”?汉字文化圈的那些事儿


拐点的到来屈辱不堪。


19世纪,“大中华”的威望在战争中损失殆尽,失去身份依附的“小中华”,被迫走入被征讨、占领、殖民的历史隧道。


当战乱终于结束,饱尝苦痛的韩民族,带着怨恨的目光,回望曾经朝贡过的中国和一度被控制的日本,选择在隧道的尽头,将昔日同仁,当做不共戴天的敌人。


而那个被轻视了好几个世纪的“谚文”,也在战后背负起民族主义的重担,迅速翻身。


韩国人为什么那么爱“发明”?汉字文化圈的那些事儿


汉字在韩国为什么不吃香了?


根本原因还是“大中华”挨了打。


1945年,朝鲜半岛被划分为南北两块,北部归苏联托管,南部听美军指挥,迅速演变成朝韩分治的局面。


韩国人为什么那么爱“发明”?汉字文化圈的那些事儿


尽管南韩与北韩有诸多分歧,但在清算二战恶果方面,被苏联和美国操控的二者都将汉字视为“日本殖民统治的残影”,号召国民“重新认识本民族文化,纯化发展”。


韩国人为什么那么爱“发明”?汉字文化圈的那些事儿

△ 1949年韩国街头,汉字招牌还很常见


1948年,朝鲜文专属用途法颁布,汉字被依法废除,仅可以在过渡期间以括号的形式点缀在韩文后方。


而北朝鲜1949年立国后,更是全面禁止使用汉字,将汉字彻底拔除。


几乎所有人回忆起这段废止汉字的历史,都会翻出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的韩国旧报纸。


汉字之大势已去,历历在目。


韩国人为什么那么爱“发明”?汉字文化圈的那些事儿

△ 左边是1948年的报纸,右边是1987年的报纸


从在正文中大量使用汉字,鲜少运用韩文,到连人名都不再用汉字书写,转用韩文替代。


在韩国积累了两千多年历史的汉字,仅仅遭遇几十年冷落,就基本退出了韩国人的生活。


朴正熙在位期间,汉字教育进一步被废除。汉字不允许进入必修,不允许纳入考试,甚至不得作为中小学生的课外辅导......


严打之下,90年代,不识任何汉字的韩文世代,终于形成。


年轻人扫墓时面对长辈的墓碑,已经看不懂那些汉字铭文。


韩国人为什么那么爱“发明”?汉字文化圈的那些事儿


当年创造了韩文的世宗李祹,在高涨的民族情绪下,也再次受到推崇。


他被印在一万韩圆的钞票上,被塑成雕像立在每所小学的校舍前。


韩国人为什么那么爱“发明”?汉字文化圈的那些事儿


还多次出演热门韩剧,在《扑通扑通love》里偶遇穿越到古代的高三少女,展开一段奇妙的情感......


韩国人为什么那么爱“发明”?汉字文化圈的那些事儿


电视剧尚且可以奉行娱乐至上的标准,架空历史。


但当对汉字高度敏感的韩国“纯血人”,组织起“国语净化活动”,严密监视出版物中的“语言污染”,鼓励韩文的味道就变了。


有人甚至将首尔古迹——景福宫正门光华门的匾额,替换为韩文“광화문”,标志着历史被篡改,理智输给了情感


韩国人为什么那么爱“发明”?汉字文化圈的那些事儿


但韩文真的可以完全替代汉字吗?


小六子对此不予置评,只举几个真实的例子,请大家品一品。


2009年,韩国京釜线二期工程开建,图纸中韩文书写的“防水(방수)材料”,被施工方误解为“放水(방수)材料”,导致15万根枕木报废。


2016年,高分恐怖电影《哭声》上映,引来全罗道谷城郡居民强烈抗议,因为“哭声”(곡성)和“谷城”(곡성)在韩文里傻傻分不清。


韩国人为什么那么爱“发明”?汉字文化圈的那些事儿

△ 应谷城人要求,《哭声》的宣传海报加上了中文小字


此外,即使官方明令禁止汉字教育,限制报纸、杂志的汉字使用率,但只要遇到专业名词、学术概念,汉字还是要出来担当,占比率之高,达到90%


这就是为什么,在韩文学会编纂的《大辞典》里,汉字词数量共有85527个,占比52.1%,比韩文还略多一些......


当然,以上事实并不能说明汉字与韩文孰优孰劣。韩文简单易学的特质,也是它不可否认的优点。


但在某种程度上,韩国废止汉字教育,的确造成了阅读理解上的麻烦。


即使韩国人退一步,将同音字的问题全盘接受。但当他们掏出身份证,看到上面用汉字赫然写着自己大名的时候,也不得不面对汉字的基本使用需求。


韩国人为什么那么爱“发明”?汉字文化圈的那些事儿


未来怎么办?


韩国官方正为是否恢复汉字教育的问题争论不休,与此同时,相当多的韩国大学则已经出台规定,要求学生必须在毕业前考取汉字二级。


目前,“汉字能力资格证”和“托福英语证”“电脑应用能力资格证”一样,成为了大学生就业的必备证明。中日韩合作建立“新三国”的经济大背景,也让急性子的半岛韩民逐渐认识到,学习汉字并不意味着向他人认怂。


韩国人为什么那么爱“发明”?汉字文化圈的那些事儿


一系列潜移默化的态度转变,带来最直接的成果,就是“韩国知名学者”的“起源论”越来越少了。


去年网飞爆火的韩国丧尸剧《王国》,也大量使用汉字,毫不避讳地描摹着古朝鲜实情。


韩国人为什么那么爱“发明”?汉字文化圈的那些事儿

△ 《王国》中的一封全汉字血书


经历了自卑和不甘的韩国,正在靠文化输出和软实力,找回失落的辉煌。


他们其实早就知道,汉字左右不了民族的危亡。


而如何用汉字,讲好自己的故事?决定权在自己手上。


韩国人为什么那么爱“发明”?汉字文化圈的那些事儿

△ 《王国》截图


韩国人为什么那么爱“发明”?汉字文化圈的那些事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