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奢靡之風的物質載體——唐三彩

作為明器的三彩是唐代社會奢靡之風的物質載體,同時也是厚葬之風的產物。三彩器之所以引人矚目,主要是因其形式多樣、色澤豔麗、造型逼真,且包含著時代的神韻,這與唐代藝術的豐滿、健美、闊碩的特徵是一致的,充分反映了當時人們的審美觀和美學理念。

大唐奢靡之風的物質載體——唐三彩

三彩馬與牽馬胡俑

據考古而知,唐三彩最早出現在高宗時期的墓葬中,此前的墓葬中並沒有發現過三彩器。當時由於社會需求的激增,三彩器的生產曾一度出現了過度發展之勢,到了開元年間已極盛一時。開元二十九年(公元742年),驕侈之風到了不得不壓制的地步。於是唐玄宗下令限制陪葬明器的數量和材料。陶質明器由數量上的爭多,轉而為質量上的爭勝。

大唐奢靡之風的物質載體——唐三彩

三彩鴛鴦尊

自此到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安史之亂開始的十數年間,是唐三彩器的極盛時期。這一時期的三彩器製作業發達,從唐墓出土的大量三彩器看,在數量、種類、質量和造型藝術等方面,均已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唐王朝不得不設立專門機構,負責管理喪葬禮制,並嚴格制定了各級官員隨葬品的數量和尺度。法令規定三品以上九十事(件、套),五品以上六十事,九品以上四十事,而各種器物的高度應在一尺之內。但根據考古發掘而知,當時隨葬明器數量和高度大都超出了規定,有的三彩馬高達1米以上。

大唐奢靡之風的物質載體——唐三彩

三綵女俑

唐三彩大都是描寫死者在世時與其生活有關的景物的作品,它們包括唐代社會的方方面面,其內容的豐富程度是當時任何一種工藝形式都無法比擬的。它們涉及現實生活中的一切所需品,如居住方面有亭臺樓閣、花園、假山、水榭、家居、廁所等等;在生活方面則有天神、魌(qī)頭、仕女、侍俑、馬伕、文官、武士、胡人等,以及各種畜生,如馬、駱駝、豬、牛、羊、狗、雞等應有盡有;在器用方面有壺、罐、缽、杯、碗、盂、燭臺、枕等,充分顯示了自先秦以來中國人敬天宗人的人文思想,並從藝術角度反映出唐代社會的大千世界。

唐三彩是唐代陶器中的精華,在盛唐時達到高峰。安史之亂以後,隨著唐王朝的逐步衰弱,再加上瓷器燒造的迅速發展,三彩器製作逐步衰退。後來又產生了“遼三彩”、“金三彩”,但在數量、質量以及藝術性方面,都遠不及唐三彩。


原稿:蘇縈、劉傑

審核:荊書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