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只知玩乐的大昏君,却平定内乱,败蒙古大军,还和士兵同吃住

朱厚照真是一个奇葩的皇帝,有人说他是昏君,而有人却说他是英主。对一个人的评价出现这么大的反差,这种情况还真不多见。

他是明朝的武宗,一生喜欢巡游,即使肯定他的人也承认这一点。但是皇上巡游,可是很容易给人不务正业的印象的。所以他受到非议首先跟这个习惯有关。

一个只知玩乐的大昏君,却平定内乱,败蒙古大军,还和士兵同吃住

再一个他重用太监。太监专权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概念,哪个皇帝跟这个概念沾上边,那他离昏君就不太远了。朱厚照身边有八个大太监,号称八虎,他们权倾朝野,非常厉害。

再一个他修建豹房,沉迷淫乐,还离开皇宫到处寻花问柳,甚至到江南寻找美女。

还有一条,就是他居然还到边疆游乐,干扰国防。

当然说他英主的人也可以罗列出一大堆论据。这样就成了各执一说,难分对错。

其实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更重要的要尊重史实,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力求给他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一个只知玩乐的大昏君,却平定内乱,败蒙古大军,还和士兵同吃住

就说重用太监吧,其实明朝的历代皇帝,除朱元璋外都有这个特点。如果追究根源的话,这跟明朝的制度有关。朱洪武夺了将军的们的军权之后,给明朝留下一个文官治国的制度。皇上要管理好朝廷,就需要找到一种平衡势力,这样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太监,实际上太监是对文官的一种制衡。既然都重用太监,那朱厚照也重用,就不能把这一条作为他昏庸的理由。而他秒杀太监刘瑾,也说明他并不是一个纵容太监的人,同时也正面了他的处事果断。

朱厚照确实喜欢离开皇宫,但是离开皇宫就是游乐吗,你得看他到底做了些什么。

一个只知玩乐的大昏君,却平定内乱,败蒙古大军,还和士兵同吃住

他平定了宁王和安化王叛乱,维护了国家统一,他到边疆考察,亲自率兵打败蒙古军队,赢得边疆几十年的安定。特别是他带兵打仗的时候,一点架子也没有,跟士兵同甘苦,甚至跟战士一同吃住。地方遇到灾害,他赈灾免赋,体恤百姓。巡行期间他绝不给百姓增加负担,百姓有冤屈,他一定帮助伸冤。最新的史学研究告诉人们,他为人善良,待人和气,追求平等、自由,甚至崇尚个性解放,简直是一个有民主思想的人。而一个皇上有民主倾向,在正统观念里,他肯定不是一个好皇上,所以,关于他淫乐、寻花问柳的说法,焉知不是为了诋毁他而捏造的呢?

一个只知玩乐的大昏君,却平定内乱,败蒙古大军,还和士兵同吃住

而且一个那样体察民情的皇上,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耽于淫乐的人。我们宁肯相信,因为朱厚照太同情下层百姓了,让那些当惯了老爷的大臣高官无所措手足,所以才变着法子诋毁他。咱们不妨想一想,皇上跟战士一块吃住,你让随行的大臣和将军们怎么做?也让他们跟战士一样受苦,那不等于把他们的特权归零吗?

一个只知玩乐的大昏君,却平定内乱,败蒙古大军,还和士兵同吃住

再一说,污蔑皇上到处寻花问柳,也不合常理,他自己宫里有天下最漂亮的宫女,他还用得着到外面去寻?特别是还要到江南去寻就更不合情理,皇上喜欢江南的美女,那是只须跟臣下吩咐一声就能办的事,何必亲自下去,那时候可没有飞机、高铁,下江南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一个不辞劳苦的人肯定有更高尚的目的——我们宁肯相信他是出于了解下情才到处巡游的。

所以我们认为,朱厚照之所以得到一些极端的负面评价,是因为他太另类了,甚至可以说他太优秀了。而那些正面的评价,才更接近历史真相。

文/凡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