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雅之死:一個農村母親的無助

近日,自媒體文章《王鳳雅小朋友之死》成為了輿論焦點。

王鳳雅之死:一個農村母親的無助

今天,事情迎來反轉。

26日,界面新聞放出了與王鳳雅母親的對話,文章回應了“詐捐”、“虐待”、“棄療”等關鍵質疑。

第一,王鳳雅父母在水滴籌平臺並沒有募集到15萬(這只是籌款目標),而是約3.6萬元,這一數額得到了眾籌平臺的證實。

家人表示,兒子做手術在女兒籌款之前,從社會上籌的錢都花在鳳雅身上了。

王鳳雅之死:一個農村母親的無助

王鳳雅爺爺回應捐款去向。

王鳳雅之死:一個農村母親的無助

風波中的一家人。雅雅爺爺準備湊錢將剩餘的一千多塊善款交還政府。拍攝:王昱倩

隨後,曾引起刷屏轉發的漫畫《“救我……”3歲女嬰正在等待被父母拖死》,作者@明白漫畫致歉,稱漫畫主人公“丫丫”並非王鳳雅,因過於相似導致誤解:

王鳳雅之死:一個農村母親的無助

王鳳雅之死:一個農村母親的無助

“他們家人從未有過虐待孩子、重男輕女的現象。看到謠言後,我感到非常生氣,在群裡公開懟了回去。”

王鳳雅之死:一個農村母親的無助

張集鎮衛生院。鳳雅在此度過了生命中的最後兩個月。

至此,輿論與前幾天已大相徑庭。在澄清事實的相關微博下,截至26日已有17000餘次轉發量。

王鳳雅之死:一個農村母親的無助

不少人轉發了這條微博,要向王鳳雅家人道歉。

王鳳雅之死:一個農村母親的無助

王鳳雅之死:一個農村母親的無助

26日晚,央視新聞也發表評論,稱“真相已浮出水面,誰該反思?

一些網絡事件,往往都是“結論先行”,人們根據一些信息的片段就得出結論,然後“義憤填膺”地進行口誅筆伐。這一方面固然需要有關機構和個人及時澄清,以正視聽;但另一方面也要求廣大網民擦亮雙眼,在加入“討伐”的隊伍之前,

先讓理性“多跑一會兒”,追一追事實,等一等證據。而對於作為傳播重要節點的自媒體,必須對自己的言行負責,在發聲時務必慎重。殊不知,你在鍵盤中隨意敲出的“結論”,轉發的熱點,可能會對當事人造成很大的傷害。言論自由須有邊界,造謠傳謠也將承擔法律責任。

在事件劇情反轉之後,王鳳雅的父母表示對造謠者將訴諸法律。確實應該拿起法律武器,捍衛自身權益。這有利於進一步釐清事實,也是對正當網絡慈善活動的一種支持。輿論的監督有助於網絡募捐的正規化、透明化,但任何監督必須基於確鑿的事實,否則傷害的不僅是相關當事人,也是在傷害慈善本身。

轉發,讓大家看到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