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买武器抱美国大腿,战力却死活上不去,这土豪国比印度还奇葩

译者按:传统上,军事力量在海湾阿拉伯国家追求安全中没有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换言之最终战斗力不是很重要。确切地讲,海湾君主制国家的安全源于建立在持续军火销售基础上的国际关系。但是自从2010年“阿拉伯之春”以来,一些君主制国家开始寻求改变。沙特和阿联酋目前就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在部署他们的军事力量,就像在也门一样,表明他们正在寻求提升军事战斗力。

近日,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大卫·罗伯茨(David B. Roberts)发表了《处在十字路口上海湾君主国家的军事力量》,系统深入地分析了海湾各阿拉伯国家的军事力量分布情况以及与外部力量互动情况。

《中东研究通讯》今日推送第一部分(沙特)译文,以供学习参考。

编译:王雪辰

王国“进化史”

沙特阿拉伯是阿拉伯半岛无可争议的霸权,它的面积、人口、财富和影响力均大于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联酋、阿曼和也门这些邻国。但长久以来,沙特一直深陷与伊拉克和伊朗争权夺利、逐鹿半岛的囹圄之中,特别是与沙特针锋相对、事事唱反调的伊朗。伊朗是革命的什叶派波斯共和国,而沙特是保守的逊尼派阿拉伯君主制国家。

天价买武器抱美国大腿,战力却死活上不去,这土豪国比印度还奇葩

自1979年奠定伊朗现今“政教合一”模式的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有的时候是出于正当理由,有的时候则是基于夸张而敏感的担忧,沙特对于伊朗的影响力十分忌惮,并设法对其进行打击。通常情况下,沙特打击伊朗的策略是争取盟友、特别是美国的支持,或者是力争在更广泛的地区煽动它的逊尼派伙伴。

的确,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美沙关系一直非常稳定。美国早就认识到沙特作为一个货源稳定、价格友好的原油供应者的重要性。美国公司为沙特石油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将阿美公司(国家石油公司)转化成为了沙特经济中一块兼具专业化与生产力的绿洲。从罗斯福总统到唐纳德·特朗普,美国政府班子虽然不断更替,但在将沙特的安全作为美国战略议程的基石方面,它们保持着空前的一致性。这种“基石”待遇主要通过向沙特的各种安全部门大量出售军火、参与大规模训练计划以及在王国内大量建造规格达到美国本土标准的军事基础设施的形式体现出来。

沙特的统治者们长期以来一直支持同美国发展关系,并迫切地希望华盛顿参与到王国发展稳定的进程中来。然而,直到最近沙特的“反伊朗”计划才加入了关于购置军事装备以及明确表态“可能或将要使用”这些装备的内容。此前,这方面的武器采购更倾向于被认为是与美国、英国或法国战略伙伴建立持久积极关系的一种策略。

在过去的五十年中,沙特对于军队的投资多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它至少两次参与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军事采购项目。首先,从80年代开始,“鸽”计划便为沙特皇家空军提供了一百多架英国“台风”喷气式战斗机。其次,从2010年年底开始,一个与美国合作的范围更广、规模更大的采购计划为沙特军队提供了一系列先进的直升机、飞机和导弹防御系统。不幸的是,尽管沙特在这方面财政支出巨大,主流评估依然认为沙特军队的战斗力差强人意。这也就是说,无论沙特军队近年或近几十年来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他们几乎都无法达成既定目标。

但这种策略已经奏效。在经历了一系列我们认为可能会带来严峻挑战的事件(如六日战争与1973年石油危机)后,沙美关系迅速而成功地回升。当萨达姆·侯赛因的部队如入无人之境一般地席卷科威特并威胁到沙特时,沙特的精英们选择的是大声疾呼,寻求国际援助,而不是去相信自己国家的军队。实际上,沙特在“沙漠盾牌”和“风暴”行动中扮演的也是龙套角色。即便是在19名劫机者中有15名来自沙特的”9·11”袭击事件发生后,沙美关系依然或多或少地无缝发展了下去。

天价买武器抱美国大腿,战力却死活上不去,这土豪国比印度还奇葩

沙特军队

“9·11”袭击事件的后果——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很可能被证明是美国在海湾互动所达到的“高水位”。伊拉克入侵所带来的霍布斯效应打破了地区的平衡,导致许多海湾国家开始质疑美国对其安全环境的影响。奥巴马总统对他的一些长期盟友支援请求的无视,如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甚至是巴林的阿勒哈利法使得这些君主们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在面对一些骚乱的时候,如果一些核心盟友没有坚定、真诚而全面地支持与历届美国政府有着长期密切关系的领导人,那么同美国的关系就显得更加没有意义。奥巴马对伊朗核协议的策动就进一步证明了美国和海湾君主们的分道扬镳。

但要清楚的是,美国没有放弃海湾。它在卡塔尔、阿联酋、科威特和巴林的军事基地规模之庞大、地位之坚固一如往常。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些都不会改变。特朗普总统对于伊朗事务所采取的态度比前任更加强硬,这意味着部分沙特、阿联酋和以色列对于伊朗世界观的敌意在白宫里找到了认同感。但是在过去的十年中,美国对海湾和中东的思维方式已然发生了转变。它愈发推崇离岸平衡、作壁上观,让海湾的君主们在美国的帮助下自己去处理地区事务。

沙特注意到了美国的改弦易辙,于是在阿联酋的鼓励下,它开始寻求以一己之力维护地区态势。沙特的实际统治者,穆罕默德·本·萨勒曼王储认为海湾地区在不同战线上均急需深度介入。这种看法能够解释他为何转向长期深远的政策并采取了一些史无前例的措施。事实上,自伊本沙特的“伊赫万部队”夺回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沙特核心地带,并在20世纪之交建立第三沙特王国起,今日的沙特军队表现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活跃。

然而,沙特军队近年来一直努力把自己的军事意愿强加在敌人头上。2010年,在沙特在寻求打击与也门接壤处势头迅猛的胡塞武装活动时,作战行动出了岔子。这种看上去似乎非常典型的力量不匹配——高端沙特军队对战草根胡塞武装——本该带来一场轻松的胜利,实际上却成了羞耻的失败:沙特军人或被杀或被俘,沙特政府被迫媾和。

近期,沙特阿拉伯在也门再度遭遇了“经典不对称悖论”:一支技术先进的武装部队正在努力试图将其物质优势转化为战略利益,以打击一支在自己荒凉的领土上活动的、死硬的准游击部队。他们压根没有吸取教训。自2015年冲突开始以来,沙特军队一直在努力应付局势,试图确保整个边境的安全,并搜查持续以沙特城市为目标的导弹发射器——这也正是沙特为发动整个军事行动所提供的几个主要理由之一。

因此,沙特对于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爱国者)的依赖也愈发受到关注。雷神公司,“爱国者”的生产厂家指出,沙特军队自冲突开始至今已截获超过一百枚导弹。这使得他们成为了世界上最经得起考验,也是最有经验的“爱国者”用户。

天价买武器抱美国大腿,战力却死活上不去,这土豪国比印度还奇葩

俄罗斯S-400导弹防御系统

私下里,对于自己国家表现持批评态度的沙特知识分子们坚持认为,他们的军队还是有两把刷子的。特别是在也门冲突中拥有丰富经验且运行良好的沙特特种部队。但对于学者们来说,还是没有真正切实的方法来对这种断言进行三角测量。

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正在推行一系列对于沙特运行方式而言既新颖又具有挑战性的政策。在也门发动战争就是一个关键的例子。沙特领导人此前从未采用过如此具有挑衅性的参与手段,以这样一种进攻性的方式来使用他们的部队。之所以采取这种非比寻常的、冒险使用武力的做法,是因为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担心胡塞武装,这支土生土长的准什叶派也门民兵组织可能离成为控制也门的主要力量只有咫尺之遥。沙特人绝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因为他们坚信这可能会导致一个类似于“真主党”的团体(即一个由伊朗提供武器和支持的组织)在阿拉伯半岛,沙特自己的家门口发展壮大。

数十年来在安全与防御支持方面对美国的事实依赖没有任何裨益。这场安全危机并不能在华盛顿——一个对中东事务感到厌倦、对当地现状反应迟缓并且越来越关注自身的政权引起充分的共鸣。尽管美国为沙特和阿联酋领导的行动提供了大量后勤支持,它还是对也门战役的价值持怀疑态度。不过相反,奥巴马总统认为,这实际上是美国在支持这样一个对沙特有重大意义的行动时,摆脱麻烦、置自身于事外的最低成本。

“山寨”斯巴达

在也门的战争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其中两个是由沙特阿拉伯领导的。阿联酋在南部的行动中占主导地位,但沙特不仅控制着沿其边界的北部行动的主动权,而且还掌握着更广泛的海空协调与沙特本土打击能力。从现有的少量开源信息来看,沙特的边境冲突情况并没有好转。促使沙特发动这场战争的核心理由包括确保边界受胡塞武装侵扰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这个有可能威胁到沙特安全的武装团体。最重要是要消除胡塞武装向沙特纵深地带发射弹道导弹的能力。然而,沙特军队在所有方面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失败。

沙特认识到了这个挑战的严峻性,于是它牵头成立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阿拉伯同盟来应对也门冲突。这个同盟的空军部分特别值得注意——它囊括了来自十个不同国家的飞机与六种各异的机型(包括来自苏丹的苏-24M“击剑手”D型战斗轰炸机、用于提供控制和预警的E-3预警机和萨博2000E以及一系列重型飞机与空对空加油机)。

沙特的机场能够成功地支持这样一个复杂的、临时的且飞机种类如此庞杂的航空编队已属后勤上的巨大胜利,但不幸的是,这些飞机的后续部署显得差强人意。同样,相关的开源信息依然十分模糊,但沙特空军在使用自己飞机的时候似乎发挥得还不错。

天价买武器抱美国大腿,战力却死活上不去,这土豪国比印度还奇葩

阿拉伯同盟举行共商也门问题的会议

不过,据《纽约时报》报道,沙特飞行员不够熟练,无法低空飞行以精确输送有效载荷的技巧,与之相比,阿联酋空军则不然。这可能是更广泛的空中行动经常遭到国际媒体界和非政府组织嘲笑的原因之一。确实,在行动早期打击完所有明显的军事目标、随后改用消耗战的打法后,也门的人道主义局势受到了灾难性的影响。联军的空中打击是如此地不争气,以至于胡塞武装看起来简直更像是一个受害者而不是交战者。

在地面战役中,分析人员使用的信息明显不足,而也门针对沙特联军的限制性入境政策使得这一问题更加严重,也正是因此,没有人知道哪些部队具体在做什么。据报道,苏丹部队有时会同沙特部队和也门本土部队进行协调合作,在前边带领着沙特联军向内推进,例如也门西海岸的荷台达港。此次军事行动进展缓慢,代价却很高昂。沙特已经失去了至少二十架M1A1主战坦克,它的表现实在是拿不出手。

究竟是军事还是政治问题使得联军屡战屡败,目前尚不完全明朗。也门更广泛的国内政治陷入了瘫痪状态,这种情形在2017年12月前总统萨利赫谢世后更加恶化了。无论掌权与否,作为一个几十年来一直在也门政治界统领全局、运筹帷幄的领导人,萨利赫的逝世只会使得已经极其复杂的政治局面更加复杂。沙特人——以及其他所有人——似乎并没有想出点子来推动或忽悠也门的各种政治行为体联合起来,达成妥协。

前方路漫漫

2018年春季,沙特的军事领域发生了一些有趣而重要的变化。沙特越来越多地要求其国防供应商尽可能多地参与国内武器的生产。作为“鸽”计划主要承包商,尽管BAE系统公司多年来一直遵循沙特的意思,雇佣了大部分为沙特公民的大约6000名员工,但沙特的要求却有增无减。

2018年初,沙特国防部进行了重大重组,沙特军方高层人员也经历了一轮退休与擢升。重组的核心是要把信息技术提供、采购和人力资源等基础服务集中在一个指挥部里,以减少军队不同武装部门这些功能的重叠冗余。此外,沙特还学习英国的做法建立了一个能够指挥军事行动的联合部队司令部,并对其进行了扩张。当代的军事冲突需要所有防御工具的通力配合,因此我们相信这样一个机构能够确保三大关键力量(陆、海、空)之间的协调更为顺畅。

此外,沙特皇家空军和沙特皇家防空部队也已被合并。这种合并被认为是必要的,因为胡塞武装所发射的弹道导弹曾多次侵入沙特领空,而这样的入侵和伊朗迫在眉睫的威胁十分类似。这些改动并不仅仅是由也门战役的失败所驱动的;它们也反映了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治下沙特军队的长期改革计划。

阿联酋主要依靠如下所述的三个因素来发展自己的军事能力:合理可行的军事结构;强有力的“铁腕”领导人以及在逆境下对实战技能的锻炼。沙特试图复制阿联酋的一些成功经验,然而这个庞大体系能够得到多少改良,依然有待观察。

阿联酋的经验表明,致力于发展小型特殊部队(在沙特语境下是总统卫队)会带来更多的机遇。另一方面,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无疑会是那个唯一的强有力的领导人,他雄心勃勃,至少是有潜力发起变革的。唯一的问题——也是一个可能给他减分的问题——是他的精力从国家经济改革更多地分散到了塑造公序良俗上。最后,在也门的经验肯定是有益无害的。

另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是沙特国民警卫队(SANG)的未来。2017年11月,米特卜·本·阿卜杜拉·沙特被免去了SANG负责人的职务,此次免职除了切断了沙特家族阿卜杜拉支系与SANG之间长达数十年的联系外,还留下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个第四大部队的原型是一个为保护沙特家族核心成员的而成立的部落禁卫军,如今它将被重新纳入沙特更为广大的军事机构中。

天价买武器抱美国大腿,战力却死活上不去,这土豪国比印度还奇葩

沙特国民警卫队

SANG在也门边境发挥了重大作用,在“阿拉伯之春”期间,它也曾被派往巴林以象征性地支持其政府。虽然没有取得行动上或战略上的成功,但这种战斗训练对更广泛的能力发展至关重要。尤其得益于其迅速发展的空中部队,SANG仍在不断扩张。而且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轻型装甲车队——SANG仍将是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

说来古怪,沙特跟其他海湾君主国一样都是从海上贸易中获取财富,但是它的海军能力却意外地不足。沙特的第一个海军加强计划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虽然该计划带来的军备和能力提升使得沙特海军在名义上成为了海湾第一强者,但他们仍然饱受批评。不愿长期出海、训练不够彻底以及感觉海军地位不如其他部队都是区域研究专家在讨论时对其提出的普遍意见。正在进行的第二次沙特海军加强计划涵盖范围巨大,包括了替换“几乎所有的东部舰队”的远大目标。这项计划预计至少花费150亿美元,并将以先进的美国造海岸巡逻舰替代沙特舰艇。

这些船舶确实可以从美国或其他国家购买,但新一期的“加强计划”成功与否,还是取决于沙特是否有能力增强海军通常相关的软实力(如训练、威望等)。鉴于沙特舰队在封锁也门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它被胡塞武装用一艘无人驾驶的小船成功袭击的事实,沙特领导人很有可能会重新集中精力,思考这支部队的重要性。

沙特阿拉伯的主要军种是空军,它在理论上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空军之一。然而,沙特空军与沙特的石油工业相似:鉴于购置装备、实施训练和驾驶现代先进飞行器的内在复杂性,这个领域需要与国外力量进行重大合作,而那些不太复杂、不太有名气的军事领域却不存在这些问题。沙特快航机队的骨干力量是一系列由C-130运输机、KC-130加油机和几个空中控制和监测平台提供支持的F-15战机、“狂风”战机和“台风”战机。

表1:沙特阿拉伯军队结构与主要装备

天价买武器抱美国大腿,战力却死活上不去,这土豪国比印度还奇葩

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显然是一位变革型的领导人,他希望能够真正地部署沙特军队。考虑到阿联酋在某种程度上也已经给沙特指了条发展能打仗的海湾部队的明路,我们能够切实地感受到,“这一次”采购很有可能将使人耳目一新。确实,穆罕默德·本·萨勒曼面临着将沙特军队转变为一支强大的区域性部队的巨大挑战。但他也显然具有冲破禁忌、实现真正变革的想法和性格。让我们拭目以待。

就沙美联盟而言,尽管美国仍将是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但它未来很可能更倾向于选择站在幕后。除非是与伊朗发生严重冲突,否则美国政府在海湾将越来越退居幕后,并将海湾事务交付给它的本地盟友。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在海湾的军事基地仍将保留,但它与其他海湾国家关系的基调似乎正在改变。在地区事务上,美国正在成为一个总的协调者,而并非一个积极的主导者。

David B. Roberts, « The Gulf Monarchies’ Armed Forces at the Crossroads », Focus Stratégique, No. 80, Ifri, May 20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