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大学士:有宰相之名,无宰相之实

经常看清宫戏的朋友一定会注意个问题,那就是清朝的官职没有宰相或者丞相。听得最多的是中堂或大学士。在清朝大学士(包括协办大学士)的别称就是中堂,比如大家熟知的和珅和中堂也可叫和大学士,而纪晓岚纪大学士也可叫纪中堂;清朝没有宰相,权利中枢是内阁制,内阁成员多为大学士,所以在清朝大学士(或者协办大学士)就相当于宰相。

清朝大学士:有宰相之名,无宰相之实

和中堂

清朝内阁呈明制,统领六部,是清朝的权利中枢,在清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里,皆是有名无实,名义上是最高权利中心,实际上只是摆设而已;那么作为内阁的成员大学士也就自然而然的空有宰相之名,无宰相之实,那是为什么呢?主要有三个机构的存在,架空了内阁。

清朝大学士:有宰相之名,无宰相之实

纪大学士

一、议政王大臣会议

清朝大学士:有宰相之名,无宰相之实

议政王大臣会议

清朝成立之初,由于制度不同,清朝的军国大事皆由旗主贝勒等共同商议决定,后来这些贝勒都被封王在加上满汉个别大臣(汉臣范文程)也能同时列席会议,渐渐的在清朝初期就形成了定制,这就是“议政王大臣会议”

。发往各地的指令都是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出结果,再由内阁发出,这时候的大学士没有决定权,只有执行的权利(当然这些大臣里有很多都是大学士)。

二、南书房

清朝大学士:有宰相之名,无宰相之实

康熙皇帝亲政以后,由于其政令多次受到议政王大臣会议的阻挠,便想削弱其权利,加强皇权的巩固。康熙在皇宫里找了一个休息的地方,并令亲近的大臣在这个地方随时待命,皇帝的命令和旨意皆有这里的大臣传达各部院,这个地方就是有名的

“南书房”,这些大臣就是南书房行走,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利遭到很大的削弱,此时内阁形同虚设。

三、军机处

清朝大学士:有宰相之名,无宰相之实

雍正年间,为了对西北用兵,成立了“军机处”。主管的官员成为军机大臣,在清朝军机大臣本身这个职位并不高,只是做军机大臣的人的官职高,属于高配。军机处成立之后,凡军国大事,不再转呈内阁,直接由军机大臣下发给各部院。

清朝前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和清朝中后期的“军机处”皆是名义上的权利中心,内阁形同虚设,内阁大学士成了有权无实的宰相。(这三个机构的大臣,有的是高配的大学士的,这里只讨论内阁里的大学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