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與丘處機之間的關係為什麼會這麼的好

無情不過帝王家。這句古訓對於絕大多數古代帝王都是適用的,但用於成吉思汗與丘處機之間的關係,則謬矣!

歷代帝王都有一個共同的追求,就是長生不死。成吉思汗晚年也是這樣。道家在中國源遠流長,道家的“長生術”在民間廣為流傳。金興定三年(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途中,聽身邊的漢臣劉仲祿說丘處機法術高超,道行深遠,於是,產生了與丘處機相見的想法。

成吉思汗與丘處機之間的關係為什麼會這麼的好

丘處機生於金熙宗皇統八年(1148年),山東登州棲霞人。那時,金朝與南宋以淮河為界。從出生地來說,丘處機是金朝人。丘處機19歲出家為道,拜全真道教主王重陽門下。王重陽為他取名處機,字通密,號長春子。丹陽子馬鈺、長真子譚處端、長生子劉處玄、長春子丘處機、玉陽子王處一、廣寧子郝大通、清靜散人孫不二(馬鈺之妻)合稱“全真七子”。在金庸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中,全真七子的天罡北斗七星陣威震天下。

成吉思汗與丘處機之間的關係為什麼會這麼的好

《長春真人西遊記》是丘處機的弟子李志常跟隨丘處機西行寫的日記,該書成書於1228年,共二卷。上卷寫丘處機師徒西行來到大雪山(今阿富汗興都庫什山)西北坡八魯灣成吉思汗行宮覲見,然後回到中亞名城撒馬爾幹(今烏茲別克斯坦)。下卷記載丘處機講道的經過、東歸的行程。此書不但記錄了丘處機一行沿途所見的山川地理、風土人情,還記錄了丘處機的生平,以及途中詩作。此外,該書還收錄了成吉思汗的詔書一道,聖旨四道。

1220年正月十八,73歲高齡的丘處機帶趙道堅、尹志平、夏志誠、王志明、李志常等18名弟子離開昊天觀,陰曆二月二十二到達北京。成吉思汗雖然不住在北京,但北京的蒙古軍將領知道,成吉思汗已於1219年六月西征花剌子模。丘處機覺得自己年事已高,萬里迢迢,恐有不測,他想約成吉思汗來北京見面。於是,他給成吉思汗寫了一封信。

丘處機在北京逗留了近8個月,1220年陰曆十月,丘處機才收到成吉思汗的回信。成吉思汗信中寫道:“雲軒既發於蓬萊,鶴馭可遊於天竺。達磨東邁,元印法以傳心;老氏西行,或化胡而成道。顧川途之雖闊,瞻几杖以非遙。爰答來章,可明朕意。”成吉思汗既客氣又恭維,他說,您的仙駕既然已經從蓬萊駛出,還是可以到達西域天竺的。當年達摩東來,創立禪宗之法,心靈得到超脫;老子西行,教化西方胡人,自身修成正果。我離您雖遠,但對於您這樣的得道仙人來說,用柺杖量幾下就到了,算不了什麼的。這樣回覆您的來信,足以表明我對您誠意。同時,成吉思汗又命劉仲祿:“無使真人飢且勞,可扶持緩緩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