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楊康之死:丘處機、江南七怪、郭靖聯合主演的雙重標準下的謀殺

●有一個遊牧民族的孩子甲,被漢人養大。三十年後,他的真實身份被揭露,他陷入了苦惱中。

他回到了本族人所在的國家,做了大官。但是,他一直掛念著養育自己的那群人。

後來兩國在戰場發生衝突,兩難中,他最後站在養育自己的一方,損害了自己血緣所在民族的利益,令本國皇帝懷疑他的忠心。為自證清白,他自殺身亡。

楊康之死:丘處機、江南七怪、郭靖聯合主演的雙重標準下的謀殺

●一百年後,一個漢人的孩子乙,被遊牧民族養大。十八年後,他的真實身份被揭露,他也陷入了苦惱中。他回到了本族人所在的國家,從王子變成了平民。但是,他一直掛念著養育自己的那群人。

後來,兩國因為國家利益發生了多次民間衝突,兩難中他在在了養父那一方,損害了血緣所在民族的利益。最後,因其所圖謀之事功敗垂成,死於一場混亂之中。

楊康之死:丘處機、江南七怪、郭靖聯合主演的雙重標準下的謀殺

▲孩子甲名叫蕭峰,孩子乙名叫楊康。他們的死,都是悲劇。

然而,奇詭的是,蕭峰死後,得到的評價是“大英雄”、“大仁大義”(《天龍八部》第五十回);而楊康死後三十六年,還被人罵“認賊作父,賣國求榮,乃卑鄙無恥的小人”。(《神鵰俠侶》第三十七回)

對比之下,作者的雙重標準躍然紙上。

楊康之死:丘處機、江南七怪、郭靖聯合主演的雙重標準下的謀殺


一、人是環境的產物


人雖然是動物,知冷知熱,也會痛會餓。但是,自從知道羞恥,穿上衣服那一刻,人就從動物界中脫離出來,成為了另一個物種。

從此,人的行為準則不再由血緣、由身體決定,而是由思想、由觀念決定。

馬克思說,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因此,決定人的思想的,不是血緣所代表的生物屬性,而是其生長的社會環境所提供的經濟、政治、文化、道德等制度屬性。

楊康之死:丘處機、江南七怪、郭靖聯合主演的雙重標準下的謀殺

1、契丹孩子的悲憫情懷

蕭峰被中原漢人養大,他的思想觀念自然深受中原文化影響。這時候,中原文化即使從殷商算起,其結束遊牧文化、進入穩定的農業文化,也有2500年曆史了。

農業文化帶來的社會穩定性,令中原政權主動性擴張的動力不強,宋代開國“杯酒釋兵權”後更是如此。

在這種文化的影響下,蕭峰雖然身為天下第一大幫會的幫主,並且身懷絕世武功,卻並不想事事訴諸武力。

楊康之死:丘處機、江南七怪、郭靖聯合主演的雙重標準下的謀殺


杏子林中,蕭峰遭幫中長老們逼宮,在降伏叛亂諸人之後,蕭峰並沒有展開屠戮與清洗,而是自己身受三刀六洞,代人受刑。

更何況,蕭峰是被少林寺所在的少室山下的農家人養大,他還有一位少林寺的師父——玄苦大師。佛家眾生平等的悲天憫人情懷,在他身上一定也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楊康之死:丘處機、江南七怪、郭靖聯合主演的雙重標準下的謀殺


所以,他對戰爭是厭棄的、痛恨的。就像他在少林寺中對鳩摩智和慕容博所說的:


<code>兵兇戰危,世間豈有必勝之事?……我對大遼盡忠報國,是在保土安民,而不是為了一己的榮華富貴,因而殺人取地、建功立業。/<code>

因此,當遼國皇帝耶律洪基要南侵大宋時,蕭峰一力勸諫;而在兵臨雁門關,情勢極度兇險之時,蕭峰迫於無奈,要耶律洪基在十萬軍士之前立誓,終其一生不得允許一兵一卒越過宋遼邊境。

楊康之死:丘處機、江南七怪、郭靖聯合主演的雙重標準下的謀殺

2、漢人孩子的征戰野心

楊康是被遊牧民族女真人養大的。

一百年前,女真人還是一群在長白山中騎馬打獵的極其兇悍的野蠻人。在蕭峰被遼國皇帝囚禁之時,女真首領完顏阿骨打率領部下來救援,“女真人或赤裸上身,或身披獸皮,乘馬衝殺而來,弩箭嗤嗤射出……個個面目猙獰,滿臉濺滿鮮血,射死敵人之後,隨即揮刀割下首級,掛在腰間。”(《天龍八部》第五十回)

後來,女真首領完顏阿骨打建立金國,只用了十年,就滅掉了遼國。

楊康之死:丘處機、江南七怪、郭靖聯合主演的雙重標準下的謀殺

根據“敵人的敵人就是我的朋友”的原理,那時候女真人應該還是北宋的盟友,因為在滅遼之時,女真建立的金國經常和宋結盟。

但是,滅遼之後兩年,金滅北宋,並擄走北宋兩個皇帝。遊牧民族女真與他們建立的金國,成為漢人朝廷最大的敵人。

楊康之死:丘處機、江南七怪、郭靖聯合主演的雙重標準下的謀殺

到楊康在金國王府出生的時候,女真人建立國家、頒行文字不到百年,雖然採用了漢民族的一些政治制度,卻保持著遊牧民族的大量習俗。

其中之一是與漢文化不同的男女倫理。當年王昭君出塞,就曾經先後做過父子二人的老婆;五胡亂華之後三百年,有鮮卑血統的唐王朝宮廷之內,也不止一次有父子同享一個女人的故事。

在臺灣學者柏楊的《中國帝王世襲錄》中,記載著建國三十年之後的金帝完顏亮的妃嬪中,有他的堂姐妹,有他的姑姑;而在各種史料中,我們還可以見到他和阿里虎母女二人“淫亂”的軼事。

楊康之死:丘處機、江南七怪、郭靖聯合主演的雙重標準下的謀殺

但是,“淫亂”是漢文化的用詞,對於遊牧民族女真來說,也許再正常不過——就像當下中國人覺得子女繼承父母財產一樣正常。

其二是遊牧民族對殺伐征戰、建功立業的渴望。楊康的養父、金國趙王完顏洪列,便是一位頗有雄心的人物。他在年輕時受金國皇帝派遣,到南宋都城臨安作元旦賀使,便仔細觀察南宋地形,“何處可以駐兵,何處可以渡江,看得仔仔細細,一一暗記在心,甚至各地州縣長官的姓名才能,也詳為打聽。”(《射鵰英雄傳》第二回)

楊康之死:丘處機、江南七怪、郭靖聯合主演的雙重標準下的謀殺

此外,他還召集了一幫江湖高手,意欲盜取岳飛留下的兵書,從而蕩平天下;他也曾與楊康談起金主完顏亮提兵南征,立馬吳山之志(《射鵰英雄傳》第二十七回)。

在這樣的養父教育之下,楊康成為一個追求功名、有徵戰野心的人,和他的養父一起去奪《武穆遺書》,是再合理不過的選擇了。


二、對錯的標準由誰來定?


在承認人是環境的產物前提下,我們再來討論對與錯。

當然,如果我們只談論楊康的對錯,很容易陷入道德先行的邏輯陷阱中;因此,我將把蕭峰和楊康並列分析,來探討孰是孰非。

楊康之死:丘處機、江南七怪、郭靖聯合主演的雙重標準下的謀殺


1、建功立業對還是錯?

蕭峰雖然做了遼國的南院大王,但他對做將軍、大王什麼的並不感興趣,他更喜歡做一個自由自在的江湖人士,因為他三十年來一直是江湖草莽;楊康雖然得知自己是漢人,但是,他對漢人並沒有太大的親近感(除了他的母親),因為陪伴他成長的一直是女真人。

而由於不同的文化薰陶,蕭峰不願意多有殺傷,而楊康一心想要跟隨養父滅了南宋,建功立業。

誰對誰錯呢?很難說有統一的標準。

楊康之死:丘處機、江南七怪、郭靖聯合主演的雙重標準下的謀殺

如前所述,漢文化至少經過2500年的發展,才發展出宋代那種不追求武力擴張的民族觀和國家觀;沒有理由要求一個才脫離遊牧一百年的民族,也像漢文化這樣收斂滿足。

恩格斯說過,我們不能把解決歷史問題的未來的方法,交給當時的人。就像我們不能因為“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的年代沒有民主選舉,就否定當時政治的清明一樣。

如果一定要以宋代的標準判斷,得出對外征戰一定是錯的結論,那麼秦始皇統一六國、諸葛亮北伐,也都是錯的了?

楊康之死:丘處機、江南七怪、郭靖聯合主演的雙重標準下的謀殺

就《射鵰英雄傳》來說,如果楊康追求建功立業是錯誤的,郭靖跟隨成吉思汗西征,滅國無數,難道就是正確的了?

如果說擴張是錯,保守是對,就等於承認漢人是對,遊牧民族是錯。在《天龍八部》最後,少林寺的玄渡和尚說:“原來幫主果然是契丹人。棄暗投明……”

而蕭峰的回答是:

<code>大師是漢人,只道漢為明,契丹為暗。我契丹人卻說大遼為明,大宋為暗。大唐之時,你們漢人武功極盛,不知殺了我契丹多少勇士,擄了我契丹多少婦女。現今你們漢人武功不行了,我契丹反過來攻殺你們。/<code>

如果我們認為,楊康回到宋人中間,與女真人決一死戰才是對的,那麼,蕭峰迴到遼國,幫助遼主耶律洪基蕩平北宋,似乎也應該是正確的吧?

楊康之死:丘處機、江南七怪、郭靖聯合主演的雙重標準下的謀殺

2、父母之仇該不該報?

楊康受人指責的罪狀還有一個,即認賊作父,不為親生父母報仇。

這個觀點其實是愚蠢的血統論的翻版。

在出生這件事上,父系其實並沒有貢獻什麼,最多是高潮時的一哆嗦罷了;母親的確辛苦,十月懷胎、一朝分娩,都是非常辛苦的事。

楊康之死:丘處機、江南七怪、郭靖聯合主演的雙重標準下的謀殺


但是,和養育一個孩子相比,生孩子真的還是要容易得多:養育一個孩子,意味著你至少有一年的不眠不休、十年的操心操勞——你要操心他吃不吃得飽、要操心他會不會生病、要操心他會不會意外受傷、要操心他會不會受人欺負或者變成壞人……

一個是養育他十八年的長輩,一個是十八年前在他母親身上哆嗦了一下的男人,誰與他更親近呢?

楊康之死:丘處機、江南七怪、郭靖聯合主演的雙重標準下的謀殺


更何況,他的親生父母是迫於情勢自殺,並非他養父親手或者派人殺死。

反過來看蕭峰,養育他多年的、老實巴交的養父母喬三槐夫婦、傳授他武藝的恩師玄苦大師,都是他父親親手殺死。

蕭峰能做什麼呢?他只能制止他父親繼續殺戮,而無法起報仇之心——如果父親分屬不同民族,而在這種國家衝突中一方殺了另一方,他是否還要殺死母親或者父親報仇呢?

楊康之死:丘處機、江南七怪、郭靖聯合主演的雙重標準下的謀殺


三、誰應該為悲劇負責?


蕭峰和楊康,都是悲劇人物。

他們的悲劇,源於他們血統與文化之間的巨大張力。

他們的血緣與文化所屬的民族之間,有著上百年的深仇大恨。蕭遠山也承認,“玄慈方丈、汪劍通等殺我妻室、下屬,原非本意。但就算存心如此,那也是宋遼之爭,不足為奇”。

楊康之死:丘處機、江南七怪、郭靖聯合主演的雙重標準下的謀殺

蕭峰生活的年代,宋遼是百年世仇;楊康生活的年代,宋金是百年世仇。

蕭峰和楊康二人,夾在這兩場百年世仇中,左右為難:一邊是血緣所出,一邊是養育之恩,不論倒向哪一方,都是艱難的選擇。

楊康之死:丘處機、江南七怪、郭靖聯合主演的雙重標準下的謀殺

蕭峰夾在宋遼之間難以選擇,楊康夾在宋金之間難以選擇。

置於中間者的命運,不是被擠扁,就是被撕碎。

楊康之死:丘處機、江南七怪、郭靖聯合主演的雙重標準下的謀殺

誰應該為他們的悲劇負責呢?

宋遼和宋金之間的世仇嗎?可是,即使一千年後,仍然有不少國家,為了利益發動戰爭,屍橫遍野;更有《開放社會及其敵人》所說的,因為觀念不同而互相殘殺。

慕容博要為蕭峰的悲劇、完顏洪烈要為楊康的悲劇負責嗎?

楊康之死:丘處機、江南七怪、郭靖聯合主演的雙重標準下的謀殺

慕容博是鮮卑人,他造成當年的慘案,是為了挑起宋遼之爭,圖謀興復鮮卑大業——他是個愛國者,似乎也沒有錯。

完顏洪烈是女真人,他一心要奪取南宋江山,所以他也是一個愛國者。江山都要奪取,那麼,奪取南宋的一個民女,再正常不過了。而他在包惜弱面前低聲下氣,出盡水磨功夫,以及包惜弱去世後他的懷念,證明他是個非常深情之人——從他的民族出發,他沒有什麼錯。

真正要為蕭峰的死負責的,是他的父親蕭遠山。

楊康之死:丘處機、江南七怪、郭靖聯合主演的雙重標準下的謀殺

蕭遠山墜崖不死,卻一心只顧復殺妻之仇,不顧兒子在漢人中長大——他難道真的以為,有一天兒子發現自己真實的血緣身份之後,就能夠心安理得地做回契丹人嗎?

不知他得知兒子因忠義不能兩全、在雁門關自盡之後,是不是知道,其實是自己親手逼死了兒子?

而要為楊康的死負責的是丘處機。

楊康之死:丘處機、江南七怪、郭靖聯合主演的雙重標準下的謀殺

在楊康六七歲時,丘處機找到了楊康,但是,他只記得和江南七怪的賭約。

因此,明明發現楊康油腔滑調,卻沒有將楊康早早從王府中救出,而是想要“待讓他與郭家小世兄較藝之後,不論誰勝誰敗,咱們雙方和好,然後對那小子說明他的身世,接他母親出來,擇地隱居。”

(《射鵰英雄傳》第十一回)

孟母三遷的年代,中國人就知道環境對人的影響巨大,丘處機難道不明白?難道他真的以為, 一個人在十八歲世界觀基本形成之後,你告訴他一個所謂的真相,他就能欣然接受、毫不動搖?

楊康之死:丘處機、江南七怪、郭靖聯合主演的雙重標準下的謀殺

而最後,楊康站在養父的國家利益一方,越走越遠。只是那時北方另一個遊牧民族蒙古崛起,楊康和他的養父的國家沒來得實現立馬吳山,就被蒙古所滅;而楊康也在和中原武林人士爭奪戰爭資源時敗下陣來,最終身死名滅。


丘處機沒能及時將楊康救出,令楊康在心理上完全成為女真人,是第一個兇手;而明明知道楊康在女真文化中長大,卻硬要他接受自己是漢人,硬要他承認宋朝政權的合理性,郭靖是第二個兇手。

而江南七怪與楊康並不熟悉,只是有意無意地做了丘處機和郭靖的幫兇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