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元三足鼎立時期,儒道釋三教命運迥異,儒教最慘

宋金元三足鼎立時期,儒道釋三教命運迥異,儒教最慘

宋金元時期是繼魏蜀吳之後的又一個三足鼎立時期,這時期戰爭頻繁,百姓流離失所,即使無慾無求的宗教界也避免不了遭受殃及,當時最有影響力的儒教、道教、佛家三家遭遇不同。

一、道教通吃三國,丘處機一言止殺

宋金元三足鼎立時期,儒道釋三教命運迥異,儒教最慘

這時期的道教最為飄逸,領導重視,信眾眾多,春風得意。當時的道教領袖是全真教掌教長春子丘處機,他被南宋、金朝、蒙古帝國統治者以及廣大人民群眾所共同敬重,並因以74歲高齡而遠赴西域勸說成吉思汗止殺愛民而聞名世界。

在道教歷史和信仰中,丘處機被奉為全真道“七真”之一,以及龍門派的祖師,是王重陽的得意弟子,全真七子之一。在金庸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中,丘處機被描述為一位豪邁奔放、武藝高強的道士,以及抗金護民的民族英雄人物,這也使他更為大眾所知。

宋金元三足鼎立時期,儒道釋三教命運迥異,儒教最慘

宋朝皇帝信奉道教,十分欣賞丘處機,宋嘉定十二年,宋寧宗派遣將領李全、彭義斌持詔書敦請丘處機赴臨安,丘處機認為南宋皇帝有“失政之罪”,推辭未前往。

金朝皇帝金世宗也信奉道教,丘處機獲得了金世宗的青睞,曾一月內兩次在京召見丘處機,尋問其長生與治國保民之術。丘處機對金世宗“剖析天人之理,演明道德之宗,甚愜上意”。這是丘處機首次向最高統治者宣傳自己的主張,並取得了成功。金世宗不僅親賜大桃以示褒獎,讓他主持萬春節醮事,而且下令在宮庵中塑全真教創始人王喆之像以為紀念,為丘處機擴大全真教的影響和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無疑起了重要作用。

宋金元三足鼎立時期,儒道釋三教命運迥異,儒教最慘

元朝同樣重視道教,成吉思汗派曾使者劉仲祿等人攜帶詔書前往山東邀請丘處機前往蒙古帝國相見,丘處機說:“我循天理而行,天使行處無敢違”,欣然同意前往。丘處機以74歲高齡行經萬里遠赴西域,與成吉思汗在中亞行營論道。在成吉思汗西征軍行營內,丘處機與成吉思汗朝夕相處數月,多次與之論道,併成功勸說成吉思汗止殺退兵。這是在宗教史上一個劃時代的重大事件,也是丘處機得以實現自己理想與才幹的重大舉措,意義極為深遠。

二、儒教被三國通吃,衍聖公三國並立

宋金元三足鼎立時期,儒道釋三教命運迥異,儒教最慘

儒教,以“儒家思想”為最高信仰,尊孔子為先師。衍聖公,是歷朝為孔子嫡長子孫封的世襲封號,始於宋朝至和二年,後世從此一直沿襲封號直到民國。“衍聖公”爵號問世後,女真人、蒙古人爭相竊取藉以籠絡人心。公元12世紀宋、金、元政權各擁“衍聖公”,一在衢州、一在開封、一在曲阜。

宋金元三足鼎立時期,儒道釋三教命運迥異,儒教最慘

靖康年間,金朝南下,宋高宗趙構渡江於臨安建立了南宋政權。北宋冊封的衍聖公孔端友隨高宗南遷,遂寓於衢州,成為南宗的衍聖公。

宋廷南遷後,劉豫建立了偽齊政權,於阜昌三年封孔端友的弟弟孔端操之子孔璠為衍聖公,主持曲阜孔廟祀事。偽齊政權被推翻後,金熙宗於天眷三年繼封孔璠為衍聖公,成為金朝的衍聖公。

宋金元三足鼎立時期,儒道釋三教命運迥異,儒教最慘

後因蒙古族起兵南下,金朝衍聖公隨金政權遷往汴京,曲阜孔廟則由其族兄孔元用主持祀事。蒙古族佔領曲阜,先後以孔元用父子為衍聖公,成為元朝的衍聖公。這樣,宋金元三朝並起,各有一個衍聖公

三、元朝一統天下,佛教一家獨大

宋金元三足鼎立時期,儒道釋三教命運迥異,儒教最慘

元朝統一中國後,初期的宗教政策是兼收幷蓄,不管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皆是照單全收,並未打壓某一家。成吉思汗就曾親近過佛教的海雲禪師和道教的丘處機道長,並且還曾命其後裔給諸宗教以平等的待遇。但元朝後世統治者違背成吉思汗各宗教平等待遇的初衷,立佛教為國教。

宋金元三足鼎立時期,儒道釋三教命運迥異,儒教最慘

事情的起因是,全真教主李志常根據西晉王浮所撰的《老子化胡經》繪製了《老子八十一化圖》,並在朝野廣為散發。因為此圖誹謗佛法,被佛教所抵制。蒙哥汗為公平起見,便建議佛教和道教展開一場大辯論。釋道雙方論辯了數十日之久,終以道家失敗,佛家勝出告終。

隨後元朝在佛教敦促下,焚燒道教偽經,歸還侵佔佛寺,這奠定了佛教在元王朝的地位,最終被確立為國教,一家獨大。大家好我是甲歷史,喜歡就關注我吧。微信公眾號:甲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