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鏑訪談錄-心理學博士看美國:流浪漢利他與幼兒選擇

鳴鏑訪談錄-心理學博士看美國:流浪漢利他與幼兒選擇

段鳴鏑>對話

楊薇:臨床心理學博士


訪談後的隨筆

去年在灣區小城 Richmond 看望一位世交阿姨,在她家裡第一次見到楊薇。聽說楊薇是心理學博士,話題當然是從弗洛依德開始。從伊爾瑪打針一直到俄狄浦斯情結,整整噴了一個半小時。我跟楊薇說我恰是因為在青春期的後半程看了弗洛依德,精神才沒有崩潰,人生才得以保全。所以弗洛依德是誰?那是我的救命恩人!

楊薇只是笑,沒什麼評價,偶爾幾句點評,不斷引申出我的話題。我當時立馬意識到,這絕對是一位優秀心理醫生的候選人,她在給我治病呢。

李宗盛有首歌曾經膾炙人口,“最近有點煩,有點煩,有點煩”,大家真的是煩。社會犯罪率、自殺率、離婚率、精神病發病率逐年上升,其中屬於心理疾病範疇的越來越多。但是中國人偏不太重視心裡的事兒。

楊薇走出去了,跑到美國學習臨床心理學,除了興趣之外也確有遠見。她在採訪中談及的流浪漢利他行為及幼兒選擇權利,讓人耳目一新。說明她美國沒白去,學醫的苦沒白吃,我相信她終能運用所學的技能去拯救其他人的生命。

心理學科有一種說法,說只要是人,或多或少都存在著心理疾病,這到底是不是一種危言聳聽?不管你信與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