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是慈禧最宠爱的大太监,丁宝桢为何还敢杀安德海?

薄君夫

这个问题可以用一句话来解释:安德海是清代的太监。鉴于明朝宦官专权的历史教训,有清一代一直严格限制和打压太监,以防止出现宦官干政。而且即便是清末,哪怕是被慈禧宠幸的几个太监,也从未发展成所谓的“大太监”。

提问者将安德海称为慈禧最宠爱的大太监,其实有些不妥。有答主称安德海将可以诛杀慈禧的咸丰遗旨私传慈禧,因而立下大功,当时道听途说之事。就当时的情况来看,安德海是否有资格和机会做到似传圣旨,还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不过,安德海曾在辛酉政变过程中做过传讯的差人,倒是确有其事。只是,慈禧是宠幸安德海在先,遣用安德海在后。说白了,安德海不过是个受懿贵妃(慈禧)喜欢的太监而已,并算不上什么“大太监”。个别影视剧以此作为噱头,是与真实的历史相违背的。

何为“大太监”?其大字,是指官职和权势,论及二者,安德海均不具备,其只不过是个受慈禧宠幸的六品太监。早在顺治时期,清代便制定了严苛限制太监的规定,凡是太监违法和干政,将会除以极刑。

当时安德海虽奉慈禧之命出工办差,但却一路招摇,沿途多有违法之举。更为重要的是,虽然慈禧此时已经逐渐掌权,但尚未实现“专政”的局面。咸丰新故,不少朝臣还是秉公执法,不乏精忠耿直的官员。所以,当安德海遇到丁宝桢,其结局定然是必死无疑。

因此,精明耿直的地方权臣丁宝桢,见不得嚣张跋扈的太监安德海,既有诛杀违制太监的权力,又有诛杀安德海的理由,做出这样的举动,也是情理之中。


碣石樵子

慈禧太后一生曾经最宠爱两个太监,一个是李莲英,一个就是安德海,如果不是因为安德海私自出宫被山东巡抚丁宝桢所杀,估计后面也就没有李莲英什么事了。

安德海之所以能够得到慈禧太后的信任与宠爱与他把1861年咸丰皇帝病故前可以诛杀慈禧太后的遗旨传送给慈禧太后有很大关系,这也是辛酉政变能够成功发动,慈禧太后一方掌握主动权的关键。辛酉政变之后,安德海平步青云,成为了紫禁城的总管太监,因为有慈禧太后的宠爱,所以安德海后来连同治皇帝和慈安太后都不放在眼里。

清宫有祖制,太监不得干政,更不能私自出宫,安德海在宫中有些忘乎所以,1869年安德海决定出宫去玩耍一番,于是他向慈禧太后提出请求到江南督办同治皇帝的龙衣,实际上是他想乘机出宫游玩一番,他心想着有慈禧太后的恩宠,出宫后一定会受到地方的款待。慈禧太后也曾劝阻安德海不要出宫,但是安德海不听,在他的软磨硬泡之下,安德海终于获得出宫的机会。

但是就在安德海刚刚离开北京的时候,同治帝就把安德海出宫的消息告诉了慈安太后和恭亲王,恭亲王感觉除掉安德海的机会到了,于是把这个消息告知了与恭亲王关系密切的山东巡抚丁宝桢。因为恭亲王知道,赴江南,山东是必经之地。

安德海到了山东后,被丁宝桢抓获,安德海口出狂言,说自己是慈禧太后的宠臣,丁宝桢不敢拿他怎么样,丁宝桢也知道此人就是安德海,但是还是对安德海呵斥说太监不允许私自出宫,这其中必定有诈。当天晚上,丁宝桢就处决了安德海及其随从二十多人。

安德海被诛杀的消息传到北京,慈禧太后也没法为安德海辩护,于是决定丢卒保帅,赞成诛杀安德海的决定。

一个太监的死与当时的宫廷斗争乃至朝局都联系在一起,小人物的悲剧命运展现的淋漓尽致。


青年史学家

辛酉政变后,慈禧自视大权在握,没有按照程序派遣太监出宫,结果碰上了较真的丁宝桢,令慈禧颜面扫地,不得不弃车保帅。

清朝对太监有着严格的规定,特别是嘉庆年间太监参与天理教事件后,内务府对太监的管理更为严格。安德海自称是奉旨出行,但山东巡抚丁宝桢明白,如果是奉旨出行,会有明发上谕传到地方,但慈禧并没有这么做。

安德海确实是慈禧派出京办事,但权力极速膨胀的她认为,自己派太监出去办事,不需要经过任何程序。结果遇到了较真的丁宝桢。

安德海沿途招摇撞市,做出种种不法之事,慈禧自然是无法包庇,不然自己的脸面将荡然无存。慈禧只得弃车保帅,称安得海是“捏称钦差”,“擅自远出”,令丁宝桢“无庸审讯”,“不准任其狡饰”,担心安德海咬住慈禧不放,命令丁宝桢迅速将安德海处死。安得海死后,被曝尸三日,极其悲惨。

后来的大太监吸取安德海的教训,为人低调,在晚清政治舞台上混的风生水起,他就是李莲英。


五味社

安德海的死就是自己作死,以当时慈禧的权势和地位,也鞭长莫及。

一、当时安德海凭着是西太后慈禧身边的红人,借着出宫为皇帝采购衣服之名,一路上借机大肆勒索搜刮贿赂,贪赃枉法,把众多的官员都得罪了;

二、在辛酉政变后,东西太后共同垂帘听政,慈禧的权势并不是很大,还没有达到一手遮天的地步,丁宝桢作为封疆大吏还不惧怕慈禧的权势;

三、安德海出宫并没有拿到圣旨,按照清律太监不得无旨出宫,这就给了丁宝桢诛杀安德海的罪名,即使慈禧也没有办法;

四、同为垂帘听政的东太后,在得知安德海一路的恶行之后,是支持丁宝桢诛杀安德海的。

综上所述,丁宝桢才有恃无恐的诛杀安德海。


密探零零发

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敌友,这是慈禧的人生态度。慈禧一生没少清理门户,最有功的鬼子六也被她踹一边去了,更不用一条太监狗。安德海是被慈禧抛弃的一条恶狗,因为采用借刀杀人之计,便使许多人没有看出来。丁宝桢是有智慧的人,他看出此计便敢于立杀安德海,巧妙配合了慈禧,因此深受慈禧重用。


彩云东升

安德海是谁?

就是慈禧把持朝政时期的有名的大太监“小安子”。历史上由于安德海在帮助慈禧上位夺权的过程中功劳甚大,得以提升为总领太监。另有野史传说安德海和慈禧有不可言说的男女私人关系,这里暂且不论。

丁宝桢又是谁?

丁宝桢是咸丰年间进士出身,一代晚清名臣,是和曾国藩,左宗棠齐名的晚清中兴大臣之一。他刚正激烈,一清如水,铁面无私,不喜趋奉,他任职期间不管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有不俗的表现。我们大家都熟知的一道名菜“宫保鸡丁”就是从他这里来的。

丁宝桢杀安德海的时候正值山东巡抚的任上,作为一个地方官员,为何他敢动慈禧面前的红人安德海?

他杀安德海即有公义也有私心。

安德海作为一个太监,因为慈禧的宠爱,做事情有恃无恐,在皇宫内院将任何人都不放在眼里,甚至包括以后的“同治”皇帝载淳,依仗慈禧对自己的宠爱,经常搬弄是非,挑拨慈禧和同治的关系,使得同治小皇帝经常被慈禧责骂,这也给“同治”皇帝想除掉他埋下了祸根。另外在咸丰皇帝去世同治皇帝即位以后,有这么一个有权有势的太监事事处处作梗,并且作为太监结交大臣还想干预朝政,更是令同治不得安心。虽然安德海是同治生母慈禧太后的红人,也想除之而后快。

丁宝桢和安德海的私人恩怨是因为一次慈禧的召见,因为叩拜的时候顶戴不慎滚落在地,被安德海以失仪之罪责骂,并在百官面前将丁宝桢不慎掉落的顶戴一脚踢开,作为地方大员的丁宝桢没被慈禧怪罪却让一个太监羞辱,让丁宝桢颜面尽失。由此丁宝桢也对安德海怀恨在心。

机缘巧合的是安德海在一次奉慈禧的命令出行的时候,一路以钦差大臣的名义敲诈地方官员,中饱私囊,在山东丁宝桢巡抚境内又被查出即没有奉准出京的勘合,地方上也没有接到慈禧明发的上谕,这冒充钦差可是杀头的大罪。丁宝桢早就对安德海的恃宠而骄心怀不满,有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放过,当即把安德海抓捕并给同治皇帝载淳上书,同治皇帝也是想将安德海除去,虽然担心慈禧怪罪,但是机不可失,立即下令丁宝桢将安德海就地正法。

虽然后来慈禧得知此事,但因为被杀的原因是结交外官,敲诈勒索,中饱私囊,违背祖训等杀头的大罪,慈禧也无法反驳,毕竟安德海已经死了,也没必要因为这个太监得罪同治皇帝,并且给其他大臣留下包庇安德海的口实。甚至慈禧还对丁宝桢褒奖有加,钦赐“国之宝桢”的手书。

可见,丁宝桢敢于杀安德海不止公义私仇,更重要的是丁宝桢洞察了各方心思,并且证据确凿,能有确实一击而致命的把握,而安德海却是罪有应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