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菜说一战系列七:日俄战争中为何英国站在日本这边

对于日俄战争,中国人民自然不会陌生,这是一场在我国领土上进行的两个外国之间发生的战争,在这场在我国领土上爆发的战争中,清政府不但无力阻止,反而还宣布中立,在自家的领土上,两个外国打仗,自家的人民和领土受到攻击,却宣布中立,这绝对是近代中国的悲哀。

杂菜说一战系列七:日俄战争中为何英国站在日本这边

对于中国的影响先说到这里,先还是说对于一战的影响,我们知道一战中英国和俄国是协约国集团的成员,是一伙的,然而在这场战争中,英国站在了日本的一边,给日本筹款,鼓劲,怂恿日本对俄作战,在战争中还限制俄国军舰补给,就差一点直接上阵了。两个未来的盟友(1907年,也就是两年后英俄就签订了条约结盟。)为何在此时敌对,尤其英国这个当时的第一帝国,到底是出于何种目的策划了这场战争呢?

“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是十九世纪英国首相的名言,而欧洲或者说世界第一搅屎棍英国把这招用的淋漓尽致,在欧洲,在世界各地,英国时而结盟法国,时而结盟德国,时而结盟俄国,不管他怎么做,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英国的国家利益服务,而支持日俄战争,对于英国的国家利益有何益处呢?

杂菜说一战系列七:日俄战争中为何英国站在日本这边

时局图

利益一:在中国的利益,中国是当时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也是列强之外的大市场和原料产地,丝毫不逊色英国的殖民地,作为当时的第一大国,英国自然不会放过中国,英国是首先打开中国大门的国家,也是拥有中国利益最大的国家,中国最富裕的长江流域,就是英国的势力范围。只是,英国的力量有限,中国太远,英国维持印度殖民地已经很有限了,根本无力独占中国,只是与他人瓜分,不过,英国是反对任何一个想扩大在中国势力的列强的,而此时沙皇俄国将注意力放到了远东,沙俄建筑了西伯利亚铁路,能投入到远东的力量大大增加,而且他还不断扩大在中国东北的势力,这自然影响了英国的利益,但是英国并不想直接上阵与沙俄作战,于是就挑中了日本这个远东代理人来与沙俄作战,1902年,英国和日本同盟,然后不断借款给日本,扩大日本的军事实力。

选择日本也不是没有原因的,日本在甲午战争中击败了中国,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列强看得起这个小国,所以对英日同盟在远东的存在并不重视,沙俄就看不起日本,根本没想到日本会进攻自己,更不用说打败自己。而日本的实力又弱小,是列强中最弱小的,它的胜利不会影响英国的在华利益,只能乖乖跟着英国的指挥棒走。

杂菜说一战系列七:日俄战争中为何英国站在日本这边

儿玉源太郎,日本其实是英国的炮灰

利益二:让沙俄的注意力回到西方,让沙俄站上英法的战车,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和法国有着普法战争的仇恨,英国和德国是为了争夺头号强国和殖民地,而德国和沙俄并没有深仇大恨,德国一度还和俄国关系密切,德国和俄国交恶的主因还是因为奥斯曼帝国势力衰弱,一块块领土独立,而奥匈帝国和沙俄作为当年打击奥斯曼帝国的主力,都想把这些领土纳入势力范围,德国从中选择了奥匈帝国。

杂菜说一战系列七:日俄战争中为何英国站在日本这边

沙皇

但是这并非不可弥补的矛盾,比如沙俄假如将注意力放到远东地区,那自然没有意愿也没有余力在西面和奥匈帝国争夺,甚至还会和德国和奥匈帝国合作都有可能,在日俄战争中,德国就站在沙俄这边,为沙俄的舰队提供便利,其心思不言而喻。而对于英国来说,这是绝对不可容忍的,沙俄实力虽然弱,但是能迫使德国两线作战,要是德国在一战只用面对西线战场,那英法很有可能支撑不住,所以必须把沙俄拉到自己的战车,这就要打消沙俄对远东的发展,将注意力转到西面来,而且英国还不能直接上阵,那么自己的小弟日本可以上阵啊。

而局势的发展确实在英国的意料之中,日本虽然获胜,但是面对沙俄和英国背后的施压,没有获得最想要的赔款,反而因为战争中大举借债背上了沉重的利息,累死累活,最后只是给英国打工,所以日本这一站后就乖乖缩回国内,老老实实做英国的小伙伴,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才还清了债务,有实力和当年的老大哥谈谈价码。

杂菜说一战系列七:日俄战争中为何英国站在日本这边

两国其实都沦为英国的棋子

而沙俄呢,不但吐出了前几年在远东获得的利益,还放弃了在东方发展的念头,被迫将注意力转回西方,而且因为日俄战争的失败,国内矛盾加剧,债务高企,沙俄政府需要英法的资金支持,才能继续下去,所以沙俄虽然表面上是主动参战的,实际上是被迫站上了英法的战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俄国虽然人口众多,领土广阔,兵力最多,但是打起来却动作迟缓,作战不利。因为本质上沙俄从上到下打这场战就是不情不愿,只是在英法的利诱下打下去。后来沙皇下台,新政府明知大多数人不想打,还要打下去,为何?因为不打下去就得不到英法金主的支持。

一个是老牌列强,一个是新兴列强,但是在英国眼里,两个国家却都是英国手上的棋子,一场日俄战争,削弱了双方,英国兵不血刃,没有出动一兵一卒,却一方面获得了大量胜利者的债权可以收利息,另一方面把失败者拉拢成同盟增加自己的实力。怎么看都是赚的盆满钵满,真不愧是几百年的搅屎棍,把外交战术用的出神入化,对于这种善于纵横捭阖的对手,也真的只有像两次世界大战这样,彻底消耗掉他的实力才能让他退出舞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