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天晚上在小區散步時,看到兩個3歲左右的小朋友在嬉戲打鬧,不知怎的,玩著玩著突然就聽到其中一個小男孩生氣的說:“哼,不跟你玩了,你這個肥大腸,我要把你切碎倒進馬桶裡沖掉。”
另外一個小女孩也不甘示弱:“你是臭南瓜,我要把你割下來扔到天上去....”
接下來對話是這樣的:
小男孩:“你是臭南瓜,我要把你舌頭割下來,衝進臭水溝裡。”
小女孩:“你是肥大腸,我要用火把你烤熟吃到肚子裡變成粑粑拉出去。”
最後雙方分別以“哼,我已經把你消滅了”“我把你打敗了”的對話完美結束,然後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第二天晚上散步時又看到他倆開開心心的玩到一塊了,就像啥事都沒發生一樣。
估計這就是傳說中塑料敵人吧。
▼/02
不過話說回來,很多家長應該都聽過自家孩子講一些類似“把你剁碎”“把你切斷”的話,一般情況下,家長的反應分為兩種:
一種是不以為然,覺得小孩子嘛,年齡小,童言無忌,哪懂那麼多,說說而已,一種是明令禁止孩子說這些話,他們覺得這樣很容易養成孩子的暴力行為,必須把惡苗掐滅。
其實,比起How(如何應對),我們家長更應該弄清楚Why(為什麼)。
為什麼孩子會說這些話呢?
顯然,孩子口中的這些“弄死你”“殺了你”之類的話在我們成人眼中,代表的是邪惡和暴力,與之類似的還有“狗屁”“屎尿”這樣的髒話,這些語言在人際交往中意味著冒犯和不文明,會給人帶來傷害。
但是,在孩子的心中,這些話就是一個個再平常不過的詞語了, 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反而如果家長的反應越激烈,孩子就說的越開心,因為他們感受到了這種控制語言的力量和快感。
或許生活中你常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幾個孩子正在樂此不疲的一邊說著髒話,一邊嬉笑地躲著衝他發怒追來的大人。
孩子要理解語言背後所代表的真正意義要通過真實的體驗和實踐。
比如,我們在教一個2,3歲的孩子什麼是坐下,翻滾時,我們應該邊給孩子示範坐下和翻滾的動作,或者一邊帶著孩子也做這兩個動作,然後告訴孩子這就是坐下,這就是翻滾,孩子就明白了這兩個詞所代表的的意義是什麼了。
那麼回到這些髒話本身,除非是孩子出生在一個充滿語言暴力和身體暴力的家庭,那麼他對自己口中所說的“切碎你”“剁碎你”“打死你”毫無概念,他只是覺得這句話好玩,是一句很新鮮的話,很有意思。
而且在說出這些話的時候,孩子的所有注意力都是放在如何利用自己的語言將這種表達更加具象化;
就像我遇到的那兩個吵架的小朋友一樣,他們想的並不是真的要把對方倒進馬桶裡或者切碎,他們想的是如何把自己處理南瓜或者肥大腸的這個過程充分的表達和想象出來;
他們在比的是誰的語言更豐富,誰說的更厲害,誰就勝利了,他們要戰勝的不是對方,而是對方的語言。
與其說他們是在吵架,倒不如看成這是這兩個孩子之間一次想象力的碰撞和較量。
▼/03
所以,我們是睜一眼閉一隻眼還是立馬制止?
這兩種都不是很妥當的做法。
正確的做法是:我們選擇在旁邊聽,讓他們自己處理,等到雙方結束後,再找孩子認真談一談;
那麼孩子就會明白人是不能這麼被對待的,因為他們有過類似的體驗了(打針,摔了一跤很痛),那麼孩子就能進行換位思考,人都會很疼,那其他的生命如果被這樣對待也肯定會很痛,也就知道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
但如果對孩子說出的這些話橫加指責,疾言厲色,那麼孩子就會發現原來自己的這些話會讓大人產生如此激烈的反應,他們就覺得很有成就感,於是就越說越歡,見誰都說,在哪都說,因為他們很想看到別人的反應。
這就是為什麼大人越是禁止孩子說髒話,孩子就說的越高興的真實原因。
孩子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行為都是有邏輯的;
這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自我探索的方式,只有被允許自由探索的孩子才能逐漸形成一套完整的對世界的認知和看法。
所以,只要孩子想嘗試,我們就應該力所能及地給予支持和引導,讓孩子無所畏懼的探索。
——————
———————————
十分媽媽:一個有溫度的親子育兒公眾平臺,分享提升寶寶幸福指數的一切:有用、有趣、有態度的育兒好文。
閱讀更多 十分媽媽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