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減員不減薪,這類金融人未來賺錢賺到“不好意思”!

每年年報季,銀行業的薪酬水平都備受關注。

歸根究底,是近年來快捷支付、網銀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銀行員工的需求量大幅減少,裁員的趨勢使得銀行人人自危,也一再被捧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目前為止,已經有15家銀行披露了2017年財報,這15家銀行合計減員33837名員工,減幅1.7%,人員已經連續兩年呈下降態勢。

與此同時,外人十分關心的薪酬倒是有增無減。上述15家銀行去年的員工薪酬總支出達1503.6億元,上升5.4%。其中,招商銀行的人均薪酬蟬聯榜首,人均薪酬達到48.98萬元。

減員轉崗已成必然趨勢

如今說起銀行裁員,我們不會覺得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災難,更像是理所當然的“意料之中”。高頓職業發展中心的Tina認為,這是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快捷支付和網銀技術的普及,人們越來越依賴手機和電腦操作,對於物理網點的需求較以往大幅下降,銀行自然也會想方設法減少相應的櫃麵人員。數據顯示,2017年,工行、農行、建行減員均超過8000人。

在不斷減少的網點面前,銀行減員已然成了常態。

除了減員之外,銀行也逐漸展開安排人員轉崗的態勢。不少櫃麵人員都被安排至營銷崗位,許多銀行都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未來將不斷加大營銷力度,縮減櫃檯窗口,加大科技投入。

銀行減員不減薪,這類金融人未來賺錢賺到“不好意思”!

收入兩極分化

雖然銀行在減員的同時,薪酬並沒有呈下降態勢,但這並不代表員工個人的薪酬在未來依舊保持高位。畢竟,銀行基層人員和高管的薪酬相差高達幾十倍,大大拉高了平均水平。

相關業內人士也表示,金融業的薪酬水平雖然始終位列全行業頂端,但是增速已然放緩,尤其是銀行。面臨國內經濟的轉型期,過去銀行賺錢賺到“盆滿缽滿”的現象已經不復存在。未來,基層從業人員和高級管理人員的收入差距將越來越大。

這意味著,銀行能許你安穩,卻未必能許你高薪。

因此,要想在將來競爭愈加激烈的銀行甚至金融業站穩腳跟,同時也響應政府政策的需求,你必然要將自己往高端金融人的方向發展。美國特許金融分析師協會CFA旨在培養掌握國際最前沿金融理論和技術的高端金融人士。通過對考生投資分析、財務報表分析、投資組合管理等專業內容的考核,為他們在金融領域的從業經歷添磚加瓦。

隨著中國資本市場以及互聯網金融市場的不斷髮展,作為能夠直接證明求職者專業能力的CFA證書,歷來受到金融從業者的追捧。事實上,不論是如高盛、摩根大通、美林等國際知名金融機構,還是國內券商機構、銀行部門,都對高端金融人才求賢若渴,並且各大城市為了招賢納士,紛紛給出了誘人的補貼和福利政策。

時代和趨勢在改變,如果你不變,依舊放任自己留在原地,那麼你只能是那個拿著低薪永遠做著基層工作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