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佛教聖殿虎穴寺修建者,300年後轉世重來

文/圖 衝寒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不丹佛教聖殿虎穴寺修建者,300年後轉世重來

虎穴寺

喜馬拉雅佛教世界裡最神聖的所在——虎穴寺,至目前我已經第三次登上。這對於一個普通的外國遊客而言,的確不算多見,也挺讓人自豪。當然我也有認識的朋友,出於對不丹的偏愛,至今已經十幾次走訪了這個國家,順帶也爬了十幾次虎穴寺,她的體會有待細聊。而我自己的感受是,每次來回五個小時的腳程爬完虎穴寺下山,雖然周身睏倦,心中卻有說不出的喜悅和安樂。

不丹佛教聖殿虎穴寺修建者,300年後轉世重來

僧人

幾乎所有的不丹遊行程,都會安排在旅途的最後一天登虎穴寺朝聖,洗滌了身心,積蓄了滿滿能量,隔天一早飛走,從喜馬拉雅山下的香格里拉,回到我們所處的塵世,仿若從古代的農耕社會穿越到繁華的現代都市,感覺就像坐了一趟時光穿梭機。而虎穴寺自此成了心中的聖殿,所有美好願望的象徵。

不丹佛教聖殿虎穴寺修建者,300年後轉世重來

不丹小王子

對於我而言,虎穴寺又多了一重意義,因為第一次上虎穴寺是不丹小王子、未來六世國王的誕生日,每次看到小王子逐漸長大的身影,都會讓人想起他出生那天,我們一家初進不丹王國旅途中的歡樂。最近的一次,恰好是我兒子滿十七週歲的第一天,在這個神秘佛國接受生日祝福,人生將迎來最美好的青春年華,讓人不由得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不丹佛教聖殿虎穴寺修建者,300年後轉世重來

不丹國王及家人

兩年後和我再上虎穴寺的青春少年郎,個頭已長至一米八幾。他最初與不丹結緣,是在六歲時,在報紙國際新聞上讀到不丹五世國王、世界上最年輕最英俊的國王登基的消息,小傢伙當時很得意地背出不丹新任國王長長的名字“吉美·格薩爾·納傑·旺楚克”,讓我當時感到有些驚訝。及至長大又數度赴不丹,這一切,只能用緣份來解釋了。

不丹佛教聖殿虎穴寺修建者,300年後轉世重來

雲霧中的寺廟

三上虎穴寺,兩次在冬季,一次在春季,沿途景象各有不同,聖地還一樣的高潔。除了第一次中途一個小時以馬代步外,接下來的兩次都是徒步登頂,沿著陡峭而狹窄的泥路去瞻仰聖地,那壯麗的寺廟群高懸於頭頂3300米懸崖峭壁之上,看似近在眼前,實則要經過艱辛的跋涉才能抵達,像極人生路上的修行,有苦也有樂。

不丹佛教聖殿虎穴寺修建者,300年後轉世重來

蓮花生大師

有著數百年曆史的虎穴寺原建築曾於1998年毀於大火,後重建修復而成。傳說公元747年,創立了藏傳佛教寧瑪派的印度上師蓮花生大師騎著一隻老虎飛臨帕羅河谷,在懸崖上的巖洞裡靜修三個月,即現在虎穴寺所在。在不丹人心目中,蓮花生大師是此生或來世的救渡者,將佛法傳入不丹的第一人。生於印度西方鄔丈那國(即今巴基斯坦境內)的他,因從蓮花中出生,得名“蓮花生”。如今虎穴寺上供奉著蓮花生大師的怒形化身,足踏一尊雌虎,傳說這座佛像曾經開口說話,要人將他從舊都普納卡送到虎穴寺。

不丹佛教聖殿虎穴寺修建者,300年後轉世重來

陡峭上山路

數百年虎穴寺的修建者是不丹歷史上高聳入雲的人物,當時的世俗首領第悉丹增·拉布傑,他除了主持修建佛教聖殿虎穴寺,還在廷布河谷重建了現在不丹的佛學院登古寺。令人稱奇的是,數百後丹增·拉布傑的轉世靈童被偶然發現。這個過程在不丹王太后的《秘境不丹》裡有詳細的敘述。

不丹佛教聖殿虎穴寺修建者,300年後轉世重來

閒庭信步

據稱在一次公眾集會上,一個舉止老成的4歲小和尚徑直走到四世國王面前,與國王有了一番非同尋常的對話。他跟國王說他們以前見過面。“根據您的命令我修建了虎穴寺。”小和尚說,然後又平靜地加了一句:“我想去登古寺。”國王問:“你為什麼要去登古寺?”“我有東西落在那裡。”他回答,“而且我還要去會我的羅布和烏加。”(後來證實這兩位是前世丹增·拉布傑生前的僧僕和親密夥伴)還有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巧合,如小和尚報出父母的名字是他的前世丹增·拉布傑父母的名字。小和尚雖年齡幼小,但患有白內障,視力很差,而他的前世丹增·拉布增臨終前已經雙目失明。他能說起前世及有親密關係的人的種種細節,精準地指出一個已經消失多年的重要宗堡的所在,還有前世生前靜修的地方和住過的臥室。

不丹佛教聖殿虎穴寺修建者,300年後轉世重來

石縫中的寺廟

失火的虎穴寺歷經七年重修後開光,三個世紀前主持修建寺廟的那個人的轉世靈童,在這個重大場合中出現,並主持了慶典。在不丹,普通的老百姓津津樂道於各種轉世或來生的話題。例如我的那位十數次攀爬虎穴寺的朋友,她自己有時候也會開玩笑地說,自己的前世可能是出生於不丹,說不定還是個皇室的成員,有著未了的心願,要不然怎麼能解釋她此生會頻頻出入這個神秘佛國。這番帶有點玄幻的話如果讓一個不丹人聽到,他們也一定深以為然。

不丹佛教聖殿虎穴寺修建者,300年後轉世重來

寧靜

在這片國土上,每一個人都是虔誠的佛教徒。雖然作為芸芸眾生裡的一員,不可能知道或決定自己從哪裡來(前世),卻明白未來(來生)可以往哪裡去,因此不丹人不分男女老幼,大多擁有一份平和的心態,在生活中安貧樂道。他們信仰的竹巴噶舉教派講求清淨、樸實及苦行的美德,依此證悟的成就者無數,很自然地就有了可以坦然接受和麵對生活中起起落落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