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亞歷山大大帝的馬其頓軍打到中國遇到當時的秦軍會怎樣?

其實題目包含了太多的假設,比如亞歷山大率領著他的部隊,是怎樣越過現今的天山以及喜馬拉雅山脈,又是怎樣走出塔克拉瑪干千里沙漠,以及柴達木的戈壁荒灘,來到古代中國的西部以及這麼長這麼艱苦的行軍;他是怎樣保證軍隊的後勤供給以及軍隊紀律的;沿途大大小小的遊牧半遊牧部落他又如何征服的;如此來到中原後他的兵力還能剩多少;這麼遠距離的行軍後他的軍隊還有戰鬥力嗎?所以這些因素通通不算,只是將亞歷山大大帝的馬其頓軍隊和當時的秦軍進行戰術以及武器方面的對比,再看勝負如何。

如果亞歷山大大帝的馬其頓軍打到中國遇到當時的秦軍會怎樣?

直接假定,亞歷山大帶領著他出徵時候的所有精銳:4萬步兵以及1萬騎兵,並且糧草充足精神抖擻地來到了中國西部也就是來到秦國邊境。根據時間的推測,亞歷山大可以見到當時的秦始皇,史書上會記載說:秦始皇初年,亞歷山大舉傾國之兵,披堅執銳、厲兵秣馬,東過帕米爾高原,兵鋒直指大秦,一時聲勢無倆。

如果亞歷山大大帝的馬其頓軍打到中國遇到當時的秦軍會怎樣?

先說兵器,亞歷山大的軍陣使用的都是長槍,秦軍使用戈,戟,矛。戈,戟和矛都是長兵器,據歷史考究,當時戰國後期的各國軍隊,使用的都是長達4-6米長的長戈或長戟,用於對抗騎兵和對手的長武器兵陣,戈和戟,都有著橫刃或橫檔,一是防止刺的過深不易拔出,二是還可以將敵人勾倒。相比之下馬其頓軍團的長槍,在長度上既無超出,在殺敵的功效上又比不上戈和矛。據考證,秦軍的弩箭箭頭跟現代步槍子彈極為相識,呈三角稜形,且每一面都帶有一定的弧度,這樣的箭頭極其符合空氣動力學原理,射程遠,穿甲能力強,且殺傷力巨大。秦朝創造性的使用了流水線作業法,每道工序都會有專人負責檢驗,不合格的一律重造,次品過多,負責人會被問罪。而西方公認的威力最大的弓是英國長弓,射程可達近300米,以拋射方式射擊時,箭頭可以穿透騎士板甲,但是那是14-15世紀英法戰爭中的主要武器。還有等等就不一一舉例由此秦朝獲得了遠超於當時技術的兵器。

如果亞歷山大大帝的馬其頓軍打到中國遇到當時的秦軍會怎樣?

戰術方面,史書記載秦軍隊是世界上最早運用三段擊的軍隊,其弓弩手典型作戰方式是軍陣前三排為弓弩手,敵距軍陣越150米左右時,第一排射擊,第二排準備,第三排上箭。第一排射擊完畢後退到第三排之後,第二排開始射擊,如此反覆,直至退入本陣。再由軍陣接敵。在沒有步話機,聯絡器的時代,大軍團作戰,步兵採用方陣的模式是最簡單,也是最實用,最具戰鬥力的,這個無論是東西方都在採用的。只要士兵數量超過一定數量,都會採用這種軍陣。而亞歷山大最多只指揮過10萬人的軍隊,再多就沒有史實所以無法考證。而春秋戰國時期到秦朝一統天下,各國軍隊作戰人數越來越多,到長平之戰時,雙方投入的總兵力近百萬。秦始皇時期,秦國的兵種已經相當健全,包括少量的車兵,步兵,騎兵,弓箭兵或者弩兵,甚至還有水兵。秦國軍隊的核心力量是步兵,主要是步兵幾乎能勝任在所有地形上進行戰鬥,步兵的裝備包括裝甲,一支長戟之類的長杆武器,一把長劍,在後期,步兵甚至還會配備弓弩,加強打擊能力。騎兵則著短甲,持長劍,裝備弓弩,不論是騎士還是軍馬,都是嚴格挑選出來的,故而稱為鐵騎,戰鬥力極強。

如果亞歷山大大帝的馬其頓軍打到中國遇到當時的秦軍會怎樣?

亞歷山大沒有打到中國來,是他的運氣。否則真要是讓秦朝時期的中國知道了原來外面還有這麼大的土地,後果真是不可想象,亞歷山大說過一句話一直為後世所傳頌:“把世界當作自己的家鄉。”如果馬其頓軍真的繼續東進一直打到中國,他也將面臨幾場惡戰然後嘔血三升!率兵以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