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餘記憶|“少爺”甘當“服務員”,中國長江以南“獨苗”企業48年的起伏“人生”

新余记忆|“少爷”甘当“服务员”,中国长江以南“独苗”企业48年的起伏“人生”

新余记忆|“少爷”甘当“服务员”,中国长江以南“独苗”企业48年的起伏“人生”
新余记忆|“少爷”甘当“服务员”,中国长江以南“独苗”企业48年的起伏“人生”新余记忆|“少爷”甘当“服务员”,中国长江以南“独苗”企业48年的起伏“人生”

在分宜,有一家分宜宏大煤礦電機制造有限公司,也許這個名字大家並不熟悉,然而一提起它的前身——分宜煤礦電機廠,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它“出身高貴”,1970年創建時,隸屬於煤炭工業部,是煤炭部下屬的三大電機廠之一。在資源型重工業為主導的上世紀70年代中,屬於少有的高科技行業——機械製造業,當年中國整個長江以南煤礦專用電機廠只此一家。

新余记忆|“少爷”甘当“服务员”,中国长江以南“独苗”企业48年的起伏“人生”

分宜煤礦電機廠老廠大門。

計劃經濟時代,它在國家的“懷抱”中“撒嬌邀寵”。“出生高貴”的光環讓它的“前半生”錯失市場經濟轉軌期和煤炭黃金十年的發展機遇,在兄弟企業壯大的時候,它固守一隅,止步不前;在煤炭價格腰斬,行業沒落的時候,它痛定思痛,掙脫“婆家”的溫暖懷抱,直面市場經濟的浪潮,從“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到主動卸下光環,放下身段從大企業口中“搶肉吃”,最終享受到市場競爭帶來的“紅利”,48年的時光,它的起伏“人生”,如同眾多經歷改制的央企縮影。

含著“金鑰匙的“出生”:電機三大巨頭之一

關於電機廠的創建,離不開一連串的機緣巧合。分宜煤礦電機廠屬於備戰備荒的“小三線”企業,當時煤炭部在北方設立了兩個煤炭專用電機廠,一個在西北,一個在東北,而南方尚屬空白,因此時剛好“五七幹校”的知青下放到分宜,便把位置選定在這裡。分宜煤礦電機廠也成為當時全中國長江以南唯一一家煤礦專用電機廠。當1971年的下半年,分宜幹校撤銷,煤炭部革委會決定:將部分幹校中的幹部分配到分宜煤礦電機廠。

新余记忆|“少爷”甘当“服务员”,中国长江以南“独苗”企业48年的起伏“人生”

曾經的簡易廠房。

這家長江以南唯一一家煤礦電機廠,從出生起便帶有“徽派”基因。分宜煤礦電機廠最初由安徽淮南人援建,由於“出身高貴”,當時的分宜電機廠有著別的工礦企業豔羨而不及的優越條件。那時候分宜全是山,當別的工礦企業還在偏遠的不毛之地,分宜電機廠卻能在土地緊缺,人口繁華的縣中心地段——火車站附近的站前路區域建廠,生活區150畝,生產區150畝。不僅如此,上世紀70年代初期,作為當時為數不多的機械製造業,分宜煤礦電機廠還吸收了不少稀有的“天之驕子”,廠長、生產主任都是礦大、礦院的大學生。

新余记忆|“少爷”甘当“服务员”,中国长江以南“独苗”企业48年的起伏“人生”

廠區主幹道。

今年40歲的羅明是一名“廠二代”,要問在分宜煤礦電機廠上班最大的感受是什麼?那就是工人老大哥特有的優越感。很早的時候,廠裡邊的食堂就有蛋糕,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是分宜煤礦電機廠的鼎盛時期,廠裡有六、七百號員工,包括家屬一起上千人,過年過節發福利的時候,廠裡的採購直接開著奔奔皮卡到山東煙臺給職工們採購紅富士,很多銀行、機關的人都想嫁到電機廠來。

被“優越感”耽誤的前半生:浪費“煤飛色舞”黃金十年

計劃經濟時代,有著一個身份顯赫的“婆婆”——煤炭工業部,對分宜煤礦電機廠來說亦喜亦憂。作為服務於煤礦企業,生產配套開採設備的機械製造業,分宜煤礦電機廠從出生起,大事小事都由“婆婆”一手操辦,不用擔心“養家餬口”的生計問題,需要什麼設備、原材料,不需要自己去採購,直接報給煤炭工業部來調配。同樣,生產多少電機,供應到哪裡,也是“婆婆”一一做好計劃,無需自己跑市場。1998年煤炭部撤銷後,這項職能下放到江西省煤炭廳。而這樣的“溫室環境”,也讓分宜煤礦電機廠像大多數服務型央企一樣變得“不思進取”,屢次錯失發展良機。

新余记忆|“少爷”甘当“服务员”,中国长江以南“独苗”企业48年的起伏“人生”

半成品電機殼。

1992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在計劃經濟逐漸轉向市場經濟的大勢中,分宜煤礦電機廠逐漸變得無所適從,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企業開始走下坡路,不少國企紛紛開始改制。

在市場經濟轉軌區間,2002年開始,“煤飛色舞”的煤炭黃金十年來臨,煤炭需求狂漲,煤價一路攀升。然而對於長期習慣“婆婆”一手操辦事務的分宜煤礦電機廠面對欣欣向榮的煤炭市場卻並沒有展現過多“野心”,“電機廠不屬於煤炭採掘主業,主要是做配套設備,煤炭價格飆升,對我們的直接影響不大,何況當時大家對於市場能做多大並不在乎。2001年到2008年,當時的分宜電機廠只注重量的提升,由於國營企業體制掣肘,解決不了人的身份問題,無法引進人才,導致電機的質量上不去,利潤看起來增加了,但企業並沒有做‘好’,這是一個最大的軟肋。”

羅明說。

新余记忆|“少爷”甘当“服务员”,中国长江以南“独苗”企业48年的起伏“人生”

這間小磚房是當年的供應科。

錯失“發育”良機:重組流產,改制一再擱置

而幾十公里之外的宜春電機廠卻是截然不同的境況,雖然出生不及分宜煤礦電機廠“高貴”,然而卻憑著民營企業特有的市場競爭意識,在活力凸顯的市場經濟體制下開始了飛速發展之路。

眼看著不少國營企業開始改制,

當時分宜煤礦電機廠也萌生了改制之意,想和兄弟企業——宜春電機廠聯合重組,兩家從1995年代開始謀劃,不料卻因各種原因沒有談攏,最終重組計劃流產。

新余记忆|“少爷”甘当“服务员”,中国长江以南“独苗”企业48年的起伏“人生”

鉚焊車間。

“我們的優越感太強了,當時互相不服氣。”羅明說,宜春電機廠是民營企業,效益好,利潤高,如果按體量來算,宜春電機廠高於分宜電機廠。然而作為身份上來說,“草根”階層的宜春電機廠遠不及分宜電機廠。同樣,對於長期吃慣了大鍋飯的工人們來說,習慣了工人老大哥的“優越感”,企業走向未知而前途不明的民營之路,在無人庇護的市場浪潮中是否還能延續原先衣食無憂的“鐵飯碗”的日子?這樣的思想觀念也讓重組計劃一再擱置……

新余记忆|“少爷”甘当“服务员”,中国长江以南“独苗”企业48年的起伏“人生”

翻砂車間。

當初的“草根企業”宜春電機廠已經在2007年成功上市,成為穩居國內同行業前三的江特電機。同樣隸屬於煤炭工業部,和分宜煤礦電機廠同一條起跑線的西北煤礦電機廠趁著市場經濟的轉軌期,於2003年完成改制,如今,其營業收入和利潤額是分宜的3~5倍。而當時分宜煤礦電機廠的改制日程卻是一拖再拖……

“手術”後的“新生”:技術創新的蟄伏期

企業要發展,改制是必由之路。改制前,電機廠職工包袱沉重,年營業收入5000多萬元,而對於同樣有著600多號員工的同類企業,可以做到3個億的營業收入。2008年,為了不給地方經濟造成負擔,在爭取了最後一批國家政策的分宜煤礦電機廠,以職工身份置換的方式在做好員工安置的基礎上,進行企業改制,改制後改名為分宜宏大煤礦電機制造有限公司

新余记忆|“少爷”甘当“服务员”,中国长江以南“独苗”企业48年的起伏“人生”

新廠址。

“人員少了一半,改制當年營業收入就超過了5千萬。”羅明說,“原來是大鍋飯,做一天算一天,而現在如果再做不出來,就沒法生存……”儘管有些後知後覺,然而宏大電機並沒有就此放任自流,“獨立”之後,第一件事便是對企業“軟肋”動“手術”——加大投入,聘請技術專家,提升產品質量。2009年8月,宏大電機建設年產100萬千瓦10千伏及以下隔爆型三相異步電動機技術改造項目,這個總投資1.5億的項目於2011年建成,與此同時,公司也搬遷至浙贛鐵路、滬昆高鐵、滬昆和大廣高速公路穿境而過的分宜城西工業園……而一系列的動作,不僅讓宏大電機破繭重生,也是面臨殘酷市場波動存活下去的關鍵……

新余记忆|“少爷”甘当“服务员”,中国长江以南“独苗”企业48年的起伏“人生”

裝配車間,電機在這裡裝配成型,並進行檢驗測試。

改制後的宏大電機有些“生不逢時”。在經歷了2003—2012年的“黃金十年”上升之後,煤價遭遇腰斬,昔日貴為“黑金”的煤炭變成了“土豆”,煤炭行業陷入全面虧損。從“黃金十年”到“哀鴻遍野”,煤價的暴跌讓煤企掉進了虧損的泥潭,也讓“打折骨頭連著筋”的電機企業受到波及。從2013年開始,不少煤礦專用電機企業日子開始不好過,經過大浪淘沙式的市場洗禮,到2016年,至少三分之一的同類企業退出市場或者轉行。

新余记忆|“少爷”甘当“服务员”,中国长江以南“独苗”企业48年的起伏“人生”

電工班,如今改成繞線車間了。

只有當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三年的行業低潮期,正是宏大電機技術儲備和企業創新的蟄伏期,扛過困難期的宏大電機迎來了發展的春天。當市場“剛鬆了一口氣”,宏大電機迅速將適銷對數的新產品投入市場,也為企業在新的機遇期做好了技術儲備及新產品投入。

“少爺”甘當“服務員”:褪去了傲氣,長出了傲骨

經歷了行情低潮期,電機行業的泡沫被擠幹,不少下游企業開始了反控成本之路,原先被兩大國營企業把控設備供應的下游企業破天荒開始招標,這讓宏大電機有了“可趁之機”。

“他們是老大哥,你是小老弟,牌子沒別人響,別人怎樣才會對你感興趣呢?”同樣達到行業最優標準的質量,跑市場員工們只好在性價比和做好服務上下功夫。曾經的優越感讓企業固步自封,而經歷教訓後的宏大電機早已主動卸下了“出生”的光環,也卸下了那一份優越感,放下身段跑市場。慢慢地,原先一些從“不對外”的礦務局向宏大電機拋出橄欖枝,也讓它逐漸躋身於各大礦務局供應廠家的陣營。

新余记忆|“少爷”甘当“服务员”,中国长江以南“独苗”企业48年的起伏“人生”

金工車間,如今這些設備也還都靜靜地躺在那兒,只是蒙上了塑料布,估計沒多少用武之地了。

曾經煤炭工業部的“少爺”,如今甘於當“服務員”,市場讓宏大電機褪去了傲氣,也讓它長出了傲骨。脫胎換骨後的宏大電機並沒有放鬆對產品質量的要求,2017年,其研發的20多個新產品陸續投放市場,便好評如潮。特別是生產的薄煤層電機是國內體積最小功率大的產品,深受山東礦機股份有限公司、淮南長壁煤礦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的歡迎。曾經在市場經濟的浪潮前無所適從的宏大電機已經轉變為經得住市場風浪,並獲取市場競爭“紅利”的競爭性企業。

如今,宏大電機月產量在4.5到5萬千瓦左右。2017年,企業電機生產產量6042臺/347900千瓦,實現產值6889萬元,2018年預計產銷量11000臺/660000千瓦,電機產值1.3億元,預計衝片產值3000-5000萬元,目標總產值1.6-1.8億元。

新余记忆|“少爷”甘当“服务员”,中国长江以南“独苗”企业48年的起伏“人生”

位於分宜工業園的宏大電機生產車間。

從未逝去的美好時代

時代更迭,原先電機廠的600多號員工,只有60、70名老員工還留在這裡,分宜煤礦電機廠人的每一次選擇,都是攪動一池春水的浪花。當接力棒傳到“廠二代”的手中,他們的每一次選擇,已成為掀起影響企業走向的浪潮。

大家仍然會懷念當初那個無憂無慮的輝煌時代,電機廠的員工彭慧也是一名“廠二代”,直接到現在,她出差坐火車時還經常聽到陌生人這樣的開場白:“你來自江西呀?分宜知道嗎?那裡有一個煤礦電機廠……”聽到這句話,彭慧就覺得心裡好像有一團火,把心燒得滾燙。常常有人問,宏大電機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彭慧都會不假思索地說:“是分宜煤礦電機廠這個名字。”

新余记忆|“少爷”甘当“服务员”,中国长江以南“独苗”企业48年的起伏“人生”

平房家屬宿舍,如今,房前屋後都蓋起了小廚房和小院。

許巍唱到:“怎能讓這不停燃燒的心,就這樣耗盡消失在平庸裡。”正因為對平庸的不甘和放不下“分宜煤礦電機廠”人的心氣,才有“廠一代”、“廠二代”攻克技術難關的拼勁和放下身段的韌勁,敢於和殘酷的市場叫板的努力,敢於和大企業較勁的智慧和勇氣……也正是這樣的“包袱”和心勁,讓“廠一代”、“廠二代”們無比踏實地為電機廠的明天努力奮鬥,也許,他們的人生和企業的明天早已與不分彼此血肉相連地糾結在一起……

新余记忆|“少爷”甘当“服务员”,中国长江以南“独苗”企业48年的起伏“人生”

人們習慣看恢弘的敘事,跌宕起伏的情節,驚人的成就,然而對於宏大電機的這樣的“溫室花朵”,在被市場所拋棄,認清市場的本質後勇於擁抱市場又何嘗不是一種逆襲?正如人生是一個個困局,如何脫困才是核心所在,美好的時代過去了,幸運的是我們曾經擁有它,更幸運的是我們從來不曾放棄,從不曾放棄追求更加美好的明天。

小新說

48年的時光,

分宜煤礦電機廠的起伏“人生”

如同眾多經歷改制的央企縮影。

曾經的電機三大巨頭之一

主動卸下光環,進行企業改制,

改名為分宜宏大煤礦電機制造有限公司。

曾經輝煌過,也低潮過,

脫胎換骨後的它加大技術創新,提升產品質量

經住了考驗,獲得了市場的認可。

一代又一代的分宜煤礦電機廠人仍在奮鬥著,

為了美好的明天!

一起為他們點亮右下角❤,

點擊右上角分享,

文末評論區已開啟,

歡迎各位親給小新留言~

新余记忆|“少爷”甘当“服务员”,中国长江以南“独苗”企业48年的起伏“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