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階級的選擇,30萬買大眾還是沃爾沃?

在國內想要買一臺三十萬左右的中型進口旅行車,選擇空間似乎並不大,而大眾蔚攬和沃爾沃V60當屬這級別的佼佼者。

一臺是來自沃爾夫斯堡的信仰之車,一臺是來自哥德堡的安全座駕,同樣來自歐洲的它們,誰的表現更優秀?買車君將從外觀、動力以及後備箱空間三個方面為您解讀。

推薦車型:

中產階級的選擇,30萬買大眾還是沃爾沃?

大眾蔚攬2018款 380TSI 兩驅舒行款

中產階級的選擇,30萬買大眾還是沃爾沃?

沃爾沃V60 2017款2.0T T4智尚版

外觀:V60居家精緻,蔚攬更商務穩重

外觀方面,蔚攬是passat B8車型的旅行版,與邁騰屬於同代車型,所以蔚攬前臉造型與邁騰基本一致,家族式的設計的前臉具有很強的辨識度,使人一眼就能認出這是一款大眾車型,車身整體以平直線條為主,顯得十分硬朗,尾部造型同樣以直線為主,給人一種穩重的感覺;V60同樣採用的是家族式設計,多邊形的前進氣格柵配合豎狀尾燈造型,形成了典型的沃爾沃式設計,簡潔而又賞心悅目。

中產階級的選擇,30萬買大眾還是沃爾沃?

中產階級的選擇,30萬買大眾還是沃爾沃?

內飾方面,蔚攬並沒帶來太多驚豔的感覺,熟悉的大眾風格,一切都顯得很自然親切,令人注目的是中控臺出風口的造型,整條貫穿式的設計十分巧妙,使車內橫向視覺空間更寬,而V60由於上市時間較久,在內飾方面會顯得有些跟不上潮流,好在也不過時,懸浮式中控臺依舊很經典。

中產階級的選擇,30萬買大眾還是沃爾沃?

配置方面,作為一臺旅行車,相較於V60的常規尺寸天窗,蔚攬全系標配全景天窗這一點做得很厚道,此外,蔚攬還提供三區空調、自動駐車以及前排座椅加熱等功能,配置較為全面,稍顯遺憾的是沒有配備倒車影像功能;V60雖然整體配置不高,但基本功能性配置方面並沒有欠缺,諸如中控臺彩色顯示屏、定速巡航以及藍牙電話均為標配,而以安全為賣點的沃爾沃,在安全性配置方面當然不能缺少,主動安全系統、前排側氣囊、頭部氣囊以及胎壓監測都已配備。

中產階級的選擇,30萬買大眾還是沃爾沃?

買車君小評:蔚攬整體造型很穩重,有著十足的商務氣息,而V60屬於典型的北歐風格,外觀很平易近人。雖說蔚攬屬於B8車型,但大眾家族式中控造型依舊沒什麼新意,給人古板的感覺,此外,作為一款30萬元的車,沒有配備倒車影像,似乎有點說不過去。作為即將換代的V60,在造型設計和配置上表現不足也可理解,畢竟這是一臺已經上市將近8年的車型,好在安全配置方面並沒有缺失。

動力:V60動力較羸弱,蔚攬動力表現更出色

中產階級的選擇,30萬買大眾還是沃爾沃?

兩款車型同樣採用2.0T渦輪發動機,同樣匹配的是6速變速箱,不同的是,蔚攬最大功率比V60多30匹馬力,達220匹,匹配的是6速雙離合變速箱;而V60推薦車型匹配的是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從可靠性而言,V60會給人多一份安心,加速方面蔚攬表現更好;

中產階級的選擇,30萬買大眾還是沃爾沃?

買車君小評:推薦車型是V60入門版本,主要為了拉低車型售價,屬於走量車型,雖然與T5車型同樣採用2.0T發動機,但動力調教會偏低一些,不影響日常使用;蔚攬的EA888發動機+6速雙離合的動力組合已經在很多大眾車型上應用,泛用性毋庸置疑,假如日後改款車型能搭載7速變速箱,相信燃油經濟性會有更好的表現。

後備箱空間:V60能滿足日常使用,蔚攬空間更大

中產階級的選擇,30萬買大眾還是沃爾沃?

旅行車的看家本領就是出色的後備箱儲物能力,蔚攬常規容積為650L,放倒後排座椅後可增至1780L,且內部空間很規整,實用性很強;V60常規容積為505L,座椅支持4/2/4比例放倒,拓展後最大容積達1241L;雖然V60儲物空間不及蔚攬出眾,但也足以應付日常所需。

中產階級的選擇,30萬買大眾還是沃爾沃?

買車君小評:V60更小的車身尺寸在滿足後備箱儲物需求的同時更方便日常駕駛,而蔚攬較大的後備箱空間更適合假日出遊,兩車都有各自優勢。

中產階級的選擇,30萬買大眾還是沃爾沃?

旅行車在引入歐洲之初,只是為了滿足歐洲中產家庭出遊的需求;時至今日,旅行車在歐洲已經成為很多普通家庭購車的首選,保有量也非常大,與目前國內的SUV車型地位不相伯仲,旅行車之所以受到這麼多歐洲用戶的追捧,主要原因在於旅行車擁有轎車的舒適型以及寬大的後備箱儲物空間。

隨著目前國內消費水平提升以及對車型的感性需求,SUV和三廂車型不再是人們購車的首選,旅行車也成了這之外的選擇;隨著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在旅行車領域的發力,相信不久旅行車也能成為一款“國民車”。

上述兩款車型,都有著各自的優勢,總體而言,買車君認為,沃爾沃V60更適合注重安全和北歐設計的用戶;大眾蔚攬則更適合事業家庭兩兼顧的用戶,在滿足商務接待同時也能很好兼顧家庭用車需求。值得一提的是,沃爾沃V60已經發布全新換代車型,如果您喜歡“雷神之錘”設計,不妨再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