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應該怎樣選擇葡萄酒,為什麼國外葡萄酒普遍度數較低,味道偏酸發苦?

434610322

這裡提到的國人自己釀造的葡萄酒,偏甜且度數較高在18度左右,應該是指家釀(自釀),相對於專業釀製葡萄酒(葡萄酒生產廠家),在編者以前的文章裡曾提過,兩者之間原料不同、器皿不同、釀製流程不同、陳釀和存放過程也不同,從而形成截然不同的質量風格。

在顏色上,自釀葡萄酒顏色偏亮紅,口感較甜且酒精度高,酸澀度底,果香綿軟,後勁(酒精度)不小,參考經常自釀葡萄酒的那些朋友們用的配料,各位就會明白為啥會這樣,首先在選材上,自釀多用鮮食葡萄,像我們在超市或生態果園裡摘的巨峰、玫瑰香、龍眼、提子等等,它們的特徵是大顆粒、皮薄脆,汁肉多、味香甜。其次在釀製過程,國人自釀通常的作法是,在去梗破碎後放在容器中2-3天后加入白糖,理論上比例是每升葡萄汁液可加入30來克左右白糖,兩個作用,一是補充糖分不足轉換成酒精度(鮮食葡萄不加糖的情況下釀出酒精含量為7-10度),味道寡淡也不易存放,二是有的人喜歡作成甜味的。

理論上講通過酵母的作用,在一定溫度條件下,鮮食葡萄中所含的糖分和額外加入的白糖或冰糖會逐漸轉化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所以有了酒精度和發酵時的泡沫,但實際上最多隻能達到15度左右,像這位朋友所說酒精在18度左右,只有幾種可能,一是兌進了高酒精度的白酒等酒基,或者通過釀造手段和器皿調解溫度等方式製作成類似加強酒的風格。這樣釀成的葡萄酒就是偏甜且度數較高。

國外進口的葡萄酒多數為專業釀酒莊、酒廠、酒作坊,選擇的通常是釀酒葡萄,如我們在商品標籤上看到的赤霞珠、梅樂、西拉等,當然也有較少的鮮食葡萄(地方品種),它們的特徵是顆粒較小、皮厚色深,單寧和多酚類風味物質深藏其中、汁肉較少、酸澀帶甜,釀製過程,為防止微生物汙染,在發酵桶或不鏽鋼罐都會噴灑標準範圍內的二氧化硫,發酵過程對天然(或人工酵母)的使用、溫度控制等頗為講究;而在加糖處理上更是嚴格,有的國家要求根本不需加。這樣釀製而用的葡萄酒,酸度、澀度(單寧)、酒精度、甜度(幹型很少)等成為其品質骨架。而酒精度在12度左右是其自然發酵的結果,取決於葡萄品種、種植地域環境、釀造風格等。

最後,需要提示的是,不同人群對於葡萄酒的綜合感官體驗,純屬傳統習慣和個人對食物的喜好,例如北方人愛吃麵食,南方人愛吃米食,國人愛食甜型酒,這與體質發育或者味蕾分佈沒關係。甜味味覺細胞多在舌尖部位;舌的兩側前部對澀鹹敏感;舌的兩側中部對酸味敏感;舌根部位對苦味敏感。這點上,中國人和老外沒什麼區別。


恆者通芳

正常葡萄酒的都在11度到14.5度之間!國外國內基本差不多!

你所說的酸苦也就是葡萄酒的價值所在,他的酸澀苦就是單寧所產生的。單寧就是葡萄酒的靈魂!

葡萄酒是一個需要經常喝的飲品,喝多了你就會懂他,最後就會愛上這樣的酸澀度!愛上葡萄酒!

選擇葡萄酒這塊剛開始可以選擇一些13度以內的,酸澀度輕些的,等習慣了再試試一些酒體重的有複雜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