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墨畫發展已經停止了1800多年了?

中國水墨畫發展已經停止了1800多年了?

王恬

水墨寫意人物畫家

上海市美術家協會會員

上海大學水墨緣工作室成員

• 為什麼水墨畫在西方不流行,這與遊牧文明和農耕文明對世界的理解有關。

• 中國繪畫在1800多年的歷史裡就變過三次,那麼緩慢,幾乎是停止的。

• 含蓄是中國畫的傳統,但在當下的文化語境裡,如果仍然堅持這種含蓄,就是固執。

•固守傳統就是文化的懶惰,一個藝術工作者最重要的,就是進取的使命感。

將近兩個小時的訪談,錄音整理出25000+字的初稿,信息量足,觀點真誠。

中國水墨畫發展已經停止了1800多年了?

王恬 博弈系列

中國畫是農耕文明的產物

我們的繪畫形式與我們的生產方式有關,中國是農耕社會,植根於土地和家畜,毛筆的筆桿來自竹子,毛來自動物毛,紙張來自桑麻等植物,農村的基礎文化,產生了我們繪畫的材料。有了這些材料,才產生了我們獨有的中國水墨畫。西方遊牧文明沒有我們農耕文明的基礎,藝術形式自然有所區別

同樣的道理,中國繪畫為什麼是散點透視,而西方是焦點透視,講求比例精確,因為農耕文明要求我們觀察植物的生長,所以在東方人對事物的觀察是全方位的。遊牧民族需要狩獵,獵物在運動而人是相對靜止的,慢慢形成了用一個焦點觀察事物的習慣。

為什麼外國人看不懂我們的藝術?因為他們不在我們的文化環境下生活。

比如西方人體油畫比例精確,而中國的人物畫常常頭大身子小,或是將皇帝畫得很大,身邊宮女很小,《步輦圖》就是如此。中國人這麼畫,並非不懂比例不懂科學,而是在創作過程中帶入了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來支配這個形象。中國人採用散點透視,畫家視線關注人頭的時候,頭部就顯得很大,畫家要突出皇帝,就將皇帝畫得很大。

中國水墨畫發展已經停止了1800多年了?

唐 閻立本 《步輦圖》局部

水墨畫在千多年裡幾乎是停止的

中國繪畫有1800多年的歷史,千多年裡就變過三次,在如此長的一個時間跨度裡面,藝術的變化那麼緩慢,幾乎是停止的。將元代的畫和明代的畫放在一起,幾乎看不出區別。

唯一的區別就是每位畫家的情懷,比如八大山人,他是明代的後裔,山河破碎改朝換代了,他的畫裡的情懷自然就很特別。

中國水墨畫發展已經停止了1800多年了?

明 八大山人 荷花小鳥圖軸

中國畫一千多年沒有變化的最根本的文化原因,就是整個體制沒有變,體制不變,藝術不可能有根本變化。

過去的中國畫的表達是含蓄的,這是因為我們經歷了一千多年帝王制封建社會,所有的人都不敢大膽的表達,很多文人的想法只能委婉地通過他的文采、繪畫去流露,這是一種壓抑環境下的藝術表達。

而現在我們進入了共和制,社會風氣是民主、開放,如果還沿用過去的文化、表達含而不露的東西,顯然是不合時宜的。

固守舊的那一套,就是文化的懶惰

現在很多國人把含蓄、優美都看作是中華傳統藝術的一種優秀瑰寶,這確實是中國人特有,但我覺得在當下的文化語境裡邊,還是堅持這種東西,就是固執。

我們曾經確實有過非常燦爛的文明產物,但是現在不主流了,可以把它們放進博物館裡,博物館就是做這個事情。

我們繼承傳統的方式絕不是完全去臨摹複製,把它原原本本保存下來。傳承應該是轉化,如何主動地將好的東西,通過我們這代人對當下文化的理解,轉化成當下的語言、當下人們能夠接受的審美觀,這才叫傳承。

有一些傳承確實很有意義,就是把以前的東西繼承保留下來,在那個領域再達到一個更高的高度,比如趙孟頫、董其昌、清初“四王”,其實每一代只要有這麼一兩個人做這種傳承梳理的工作就夠了。

最好的傳承是活化轉化,比如畢加索,他的畫裡面有達芬奇,有安格爾,有魯本斯、莫奈、馬奈,以前600年的所有的藝術大師的痕跡,在畢加索的畫裡面都有。但是沒有人能看的出來,總以為他是一個顛覆,這才是傳承的上策。

中國水墨畫發展已經停止了1800多年了?

畢加索《夢》

我們當下要做的是新的探索,為這些留下來的東西再加一點東西,這個民族的文化才有生命力,可以持續發展。

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藝術態度,有些人不想創新也可以,但我個人認為一個藝術工作者最重要的使命感就在進取,如果一直不變,我會覺得自己在文化上很懶惰。

在寫意性主張上,中國遠早於西方

西方的現代藝術,很多東西實際上是發現借鑑了中國藝術的東西,馬蒂斯也好,畢加索也好,他們都拋棄了寫實主義,覺得中國的東西最好。

畢加索非常喜歡齊白石的畫,他的遺產裡面有大量臨摹齊白石的草稿。1956年,中國藝術代表團的張仃去法國拜訪了畢加索,畢加索就跟他說你們中國人幹嘛要到法國,最好的藝術明明在你們中國。

中國畫為什麼好,因為畫裡有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比如散點透視就是按照人的主觀去支配所有你眼睛看到的東西。我們畫畫不是用眼睛畫,是用腦子畫。

20世紀初西方現代藝術到如今一百多年,就是要達到我們的高度。而我們在1800年前已經有了這種藝術,早早就在那個頂峰上面。

中國藝術走向世界,就是早晚的問題。

我非常敬佩一位當代藝術家,叫谷文達,他在做了一個作品《聯合國》,他到全世界蒐集了所有國家的人的頭髮,他整幅畫裡面都是用頭髮編制的中國文字。他不僅把握了當代中國人對中國畫的認識,還把世界藝術的最新觀念都運用進來。

中國水墨畫發展已經停止了1800多年了?

谷文達《聯合國中國紀念碑:天壇》

我們的藝術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以前的那個頂峰有它的文化背景,跟當下的文化背景不一樣,所以現在我們要做的,一定要把當代的文化融入進去。所以我非常強調現在搞藝術一定要關注你當下的文化史。

藝萃說:我們從來不缺乏對於中國傳統藝術的自信,所以我們經常說要“傳承”。同時我們也意識到,從農耕文明孕育而出的藝術形式要與現代社會接軌、要表達當代的思想狀態,所以我們講“創新”。

但二者之間的度如何掌控,如何找到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徑,還有待更多人的探索,希望王恬老師的觀點,能帶來一些思考和啟發。

更多內容,請關注”藝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