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二戰時蘇聯打日本人那麼輕鬆,而美國打日本卻很艱難?

電動車集團董事

這是因為蘇軍參戰的時間節點晚,當時已經是戰爭末期。二戰期間,蘇軍的主要主要戰場是歐洲戰場。蘇軍攻克柏林以後,分出一部分的兵力來攻打日本,日本已經在中國戰場太平洋戰場和東南亞戰場分散了日本大部分兵力,並且節節失利,幾乎使得他們精疲力竭,再加上美國還投放了兩個原子彈,日本到了垂死掙扎的邊緣。蘇軍強大的兵力,自然使得日本兵敗如山倒。

美國打日本困難,主要是因為偷襲珍珠港,這個事件過於驚動人心。美國的兵力確實也損失慘重所以為人們所銘記。在很大程度上在人們的心理形成了美國打日本很困難的現象。


1942年中途島海戰以後,太平洋戰區的形勢已經開始轉變,日本就失去了他在戰爭開始的時候取得的優勢。瓜島戰役後麥克阿瑟的“跳島戰術”,對日本佔領的島嶼更是致命一擊。

1945年的時候,美國基本攻上日本本土。這時候日本採用“自殺性戰術”。但是也不能改變日本徹底失敗的命運。同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放了兩個原子彈。兩天後,蘇聯在與日本的關東軍展開鬥爭,並很快擊敗了關東軍。8月15號,日本就宣佈投降了。



所以說蘇聯進攻日本的時候,盟軍就已經取得了巨大的優勢。面對殘兵敗將的日本,擁有強大兵力的蘇聯自然是很容易就能打敗日本

文/紅雨說歷史


紅雨說歷史

所謂蘇軍打日本容易,美軍打日本艱難,這是由於戰爭形態的不同造成的錯覺。

先來說美軍為什麼打的艱難。自從太平洋戰爭爆發以來,日軍就把海空軍的大部分主力投入到太平洋戰場上,甚至在太平洋戰爭開局之初,打得美國太平洋艦隊喪失戰鬥力三個月之久。如果不是南雲中一做賊心虛般的懦弱,可能日軍有可能會重演日俄戰爭的勝局,即一戰殲滅美軍太平洋艦隊主力。

即使,珍珠港的偷襲沒能獲得最大的效果,但仍然讓美軍損失慘重。而在南洋戰場上,日軍的陸軍還海軍們通力合作,就一件事,佔領地盤。英國殖民軍隊被打得丟盔卸甲,在菲律賓美軍也再次遭遇敗績。


在馬來半島上,甚至出現日軍的自行車部隊追著英國人的機械化部隊跑的戰爭奇觀。這說明一點,即在太平洋戰爭中,日軍投入的不管是海軍還是空軍或者是陸軍部隊,都是戰鬥力相當強悍的部隊。尤其是在太平洋上的島嶼中,日軍只調集甲種乙種師團上前線,這些部隊戰鬥力強悍,中下級指揮官能夠衝鋒在前,一般官兵悍不畏死,海軍則會盡力給陸軍和陸戰隊提供火力和其他技術裝備支持,可以說是日本軍隊的精華所在。所以美國軍隊在初期的跳島作戰中傷亡慘重,雖說美軍財大氣粗,火力傾瀉都不不叫事兒,可是在悍勇的小日本面前也不免有些發虛。

而蘇軍出兵東北進攻關東軍則是另一番局面。首先,東北是中國戰略的突出部,白山黑水,多縱橫大平原,適合大規模機械化部隊縱橫奔馳,利於大兵團決戰。在太平洋上的一個個島上只能是添油戰術的打,不可能幾十萬人大會戰,估計有的島嶼都裝不下那麼多人。

蘇軍是在結束歐洲戰場的戰爭之後才調集重兵集團到了遠東地區,並且派出了威名赫赫的蘇軍戰將華西列夫斯基元帥親自指揮戰鬥。大軍人數接近百萬,天上有上千架戰鬥機,地上有幾千輛坦克大炮,並且蘇軍的坦克是又結實耐操、火炮口徑大殺傷力足的t-34系列,這種坦克打日本坦克簡直就是筷子筒豆腐,一打一個穿。

況且,蘇軍的戰役能力和蘇軍將領的戰術指揮能力,經過蘇德戰爭的洗禮,絕對是世界一流的。這和剛剛開展之初的蘇軍簡直就是一天一地的差別。

對手如此強大,關東軍自身呢?隨著日本戰略局勢的惡化,關東軍從皇君之花逐漸變成了皇軍之渣。

太平洋戰爭開始之後,日本關東軍就響應大本營的號召,把最能打的主力師團都抽調到了太平洋戰場,好鋼用在刀刃上嘛,美國鬼畜的小名就是刀刃。到了1945年1月,美軍日益逼近日本本土,關東軍這座戰鬥力輸血機自然得瘋狂開動。到了4月時,美軍攻佔沖繩,開始大規模空襲日本。

日本國內開始集中主力準備其所謂的本土決戰,要一億國民總玉碎。大本營又從關東軍抽掉了7個師團和關東軍所儲備的近1/3戰略物資回日本本土備戰(航空揮發油2萬千升,普通揮發油3萬千升,彈藥13個師團會戰份額)。

關東軍眼看著快被抽乾了,萬一蘇聯人打過來,或者是中國軍隊大舉反攻中國東北可咋辦?沒辦法,臨時組建吧,日本當即召集在東北的退伍軍人25萬人,又召集後備役甚至是當地的僑民來加入關東軍。反正能抓來人就能當兵,管他什麼樣子,甚至抓了部分偽軍補充進戰鬥序列。這樣來看,關東軍的人數迅速膨脹,兵力達到24個師團,約70萬人。但實際上,

其中的有作戰經驗的老兵不足十萬人,大部分都是新兵蛋子,況且武器裝備嚴重不足,士氣低落。就這樣一隻軍隊面臨著已經成為世界一流強軍的蘇聯軍隊,作戰結果可想而知。


我們愛歷史

蘇聯打日本容易,美國打日本難,不代表蘇軍戰鬥力比美軍強,而在於所處的環境不同!

蘇軍和日軍作戰,主要在平原地帶,比如蒙古和中國東北,都是大平原地形,非常適合裝甲兵團突擊作戰,而日軍嚴重缺乏裝甲部隊和反裝甲兵器,面對蘇軍裝甲部隊只有被虐殺的份!

很多人以日軍後期精銳損失殆盡來解釋為何蘇軍打日軍容易,這只是一方面原因,在二戰後期,作為精銳的日軍關東軍確實實力已經大幅度削弱,很多精銳被抽調走支援太平洋戰場,但這絕不是主要原因!

比如二戰爆發前的三六年蒙古諾門坎戰役,日軍入侵蘇聯的盟國蒙古,蘇軍支援蒙古和日軍爆發的戰役,那時候參戰的日軍可是精銳中的精銳,可結果不也一樣被虐殺!

諾門坎戰役讓日軍第一次領教了裝甲部隊的威力,是一場血肉之軀和裝甲鋼鐵洪流之間的較量!

蘇軍出動了大批裝甲師參加諾門坎戰役,由朱可夫元帥親自指揮,而日軍當時全國都沒有一個裝甲師,主要以步兵為主,極少量的輕型坦克,雖然是輕型坦克,但其實在西方標準眼裡連裝甲車都算不上,日軍脆皮小坦克的火炮無法對蘇軍坦克構成任何威脅,可自身防禦能力都不需要坦克炮或者反坦克炮,蘇軍坦克上裝備的高射機槍都能射透他的裝甲,重機槍都能打爆他!自然根本不是蘇軍坦克對手,毫無還手之力!

諾門坎戰役中曾爆發過蘇軍坦克和日軍坦克對決的戰鬥,日軍坦克全軍覆滅,蘇軍無一損失!

在面對蘇軍強大裝甲部隊,日軍唯一有效的手段就是人體炸彈,讓步兵渾身捆綁炸藥或者反坦克地雷,等蘇軍坦克接近後鑽到坦克底下引爆,臨死前在高呼一聲天皇陛下萬歲!日軍稱之為人彈戰術,說白了就是自殺神風攻擊!

雖然這種自殺戰術給了蘇軍裝甲部隊一些損失,但根本無法重創蘇軍扭轉戰局,因為執行自殺反坦克攻擊的日軍,大部分都在躍出戰壕衝向蘇軍坦克之前就被擊斃了,真的能成功接近蘇軍坦克並鑽到坦克底下引爆的寥寥無幾!坦克自身裝備的防衛機槍和炮塔上的高射機槍成群的掃倒任何衝過來接近的敵軍,再加上坦克伴隨衝鋒進攻的蘇軍步兵用手裡的衝鋒槍擊斃任何接近坦克的日軍,真能冒著層層機槍衝鋒槍火力網還能衝到坦克面前的日軍真是如同闖鬼門關得命大到極點,寥寥無幾!

最終諾門坎戰役以日軍慘敗告終,戰爭演化成了屠殺,日軍參戰精銳師團幾乎都損失殆盡,一個月就陣亡超過十萬人!

也正是諾門坎戰役蘇軍重創日軍,打怕了打服了日軍,在日後二戰爆發後,駐紮東北的百萬關東軍始終不敢北上進攻蘇聯配合自己盟友德軍入侵蘇聯,而是南下入關入侵相對弱小的中國!很多人都評論過,蘇德戰爭爆發,德軍大舉入侵蘇聯並重創蘇軍兵臨莫斯科城下,如果百萬日軍關東軍配合軸心國盟友德軍在遠東進攻蘇聯,東西兩面夾擊蘇聯,緩解德軍遭受的壓力,蘇聯可能就敗了!可整個二戰都是德國在單挑蘇聯,百萬日本關東軍始終按兵不動沒有北上入侵蘇聯!

不是日本不想滅了蘇聯,是二戰前的諾門坎戰役真的把小日本打怕了,打服了,真心怕了蘇軍的裝甲部隊,不是打仗是一邊倒的屠殺!

日本陸軍嚴重缺乏裝甲部隊缺乏反坦克裝備,只有步槍和機槍輕武器,連火炮數量都少,只有少部分小口徑小山炮,根本屁用都沒有!打仗只有憑藉士兵的勇敢和自殺攻擊!

再看看和美軍太平洋戰場,都是島嶼爭奪戰,根本沒有適合大規模裝甲部隊突擊的平原地形,日軍利用地形和美軍周旋,比如塞班島,硫磺島,沖繩島等慘烈的島嶼爭奪戰,尤其是硫磺島,美軍傷亡甚至大於日軍,日軍把整個島在戰鬥前都挖空了,地下都是坑道,島上的高山都內部挖空了,士兵都躲避在地下坑道和山內坑道避免強大美軍海上空中火力殺傷,層層抗擊阻滯美軍登陸步兵,美軍強大火力根本就無用武之地,只能用步兵血肉之軀挨個去啃日軍的火力點和爭奪坑道,極其慘烈!

這也是美軍打日軍難,蘇軍打日軍容易的原因!

蘇軍也吃過日軍利用地形優勢的虧,比如二戰末期蘇軍進攻中國東北關東軍,在虎門要塞就吃了苦頭,日軍利用依山體構築的堅固要塞抗擊蘇軍,只有一千多人守軍的日軍利用戰前構築的坑道和要塞抵抗蘇軍數萬裝甲大軍一個多月寸步難行,後來還是日本守軍從廣播裡聽到天皇投降詔書廣播後才主動投降了,否則蘇軍還不知道猴年馬月能攻克這個區區小小要塞一千多日軍呢!

面對依靠山體構築堅固要塞和坑道,蘇軍裝甲部隊也束手無策,一點脾氣都沒有,就是拿不下來反倒自身損失慘重!縱觀對比下來,蘇軍還不如美軍呢,美軍面對的地形更復雜日軍兵力更多還都是精銳,可也最終拿下了硫磺島,塞班島,沖繩島!硫磺島日軍陣亡兩萬兩千人,沖繩島陣亡十萬人,可虎門要塞一千多日軍就把蘇軍打的沒脾氣,一點辦法都沒有!要不是天皇都投降了日軍主動放下武器,整不好蘇軍打一年都無法攻克消滅這區區一千多日軍!已經打了一個多月還寸步難行呢,日軍傷亡微乎其微!

在二戰缺乏有效對付坑道和山體要塞武器,還沒有精確制導武器,只能用步兵血肉之軀去爭奪,非常慘烈!

比如中國遠征軍的松山戰役,十萬遠征軍面對依託山體坑道一千多日軍,強攻了將近一年,傷亡極其慘重都無法攻下,真是屍積如山,血流成河,由於太過於血腥和慘烈,導致中國軍隊士兵大量的逃亡,戰鬥和自殺沒啥區別!後來中國軍隊也採取挖坑道戰術,在山底下挖了地道又在裡面放了幾千噸炸藥引爆,巨大的爆炸力把山上日軍都給震暈昏迷了才攻上去!

太平洋島嶼爭奪戰極其慘烈,日軍在戰鬥前幾個月把整個島都挖空了,都躲在地下,登陸前,美軍先用海上戰列艦艦炮狂轟一個星期,在派空軍在轟炸一個星期,然後再派海軍陸戰隊坐登陸艇搶灘登陸,有的海軍陸戰隊士兵還開玩笑,可別再咱們登陸前小日本就全炸死了,那就沒意思了!可真登陸後才發現,在持續不斷的轟炸下日軍步兵幾乎無任何傷亡,猛烈層層狙擊抗擊美軍登陸步兵!硫磺島來信電影也很真實的體現了這個場景!

朝鮮戰爭,為何止於三八線,誰也無法滅了對方,也在於地形,北朝鮮多山地,適合防禦,南韓多平原,適合裝甲部隊和火力發揮,結果就是擁有強大火力和裝甲部隊的美軍既無法北上朝鮮,缺乏裝甲部隊和火力的中國軍隊也無法南下擊敗強大裝甲部隊和空中火力優勢的美軍,誰也打不過誰也只能停戰了!看看上甘嶺戰役,依託高山坑道房租的我軍,美軍死活就是拿不下來,哪怕地面和空中火力把前頭都炸低了幾米,可就對躲避在地下坑道里我軍傷害幾乎為零!美軍步兵一展開爬山進攻,坑道里的我軍利用射擊孔輕重武器一齊開火,美軍一點脾氣都沒有!

如今北朝鮮對抗美日韓軍事威脅也是廣挖地道,地下長城,所有山都挖空了,所有輕重武器都部署在山內部,能有效避免優勢美軍空中火力打擊!

這也是美軍最忌諱的,如果平原地帶,美軍是一點也不怕,這是他的優勢,有效發揮自己的長處,毀滅性的火力覆蓋打擊!

這也是為何日後美軍開始研發對付地下坑道武器,比如鑽地炸彈,炸彈能鑽透地下幾十米在引爆,還有戰鬥機器人,能夠進入地道里用攜帶的機槍消滅坑道里的敵軍,避免己方人員傷亡!

越戰美軍也吃盡了北越游擊隊坑道地道的苦頭,那時候沒有武裝機器人,發現北越游擊隊地道口,只能用步兵下去清掃地道里的北越軍,傷亡很大!

所以不是蘇軍戰鬥力就比美軍厲害,而是所處環境不同,蘇軍佔了蒙古和東北都是一馬平川的大草原大平原的便宜,裝甲部隊能暢通無阻猛烈突擊!這也是為何當年中蘇交惡時期,中國不惜代價在西部三線建設,就是因為一旦中蘇爆發戰爭,北方是根本守不住的,也做好了北方失守,退守三線和蘇軍長期抗戰的準備,當時蘇軍在中國邊境線部署百萬大軍數萬坦克,一旦南下,北方都是平原地帶根本無險可守,我軍當時實力也根本沒能力在平原地帶和強大蘇軍裝甲部隊決戰,只能退守西部依託山地高原和三線建設和蘇軍長期抗戰!在三線囤積大量糧食和武器彈藥以備長久抗戰所需!

地形在現代戰爭裡還是有很大作用的,目前科技畢竟也有侷限性無法滿足所有需求!


齊天小聖143432292

我不知道提問者所說的二戰中蘇聯打日本很輕鬆指的是什麼?如果是指的諾門罕之戰,那麼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訴您,蘇軍打得一點都不輕鬆,雖然蘇聯在陸軍戰術上要領先日軍一個時代,但這場戰爭的實際並不是蘇軍所描述的那樣是蘇軍輕鬆的大勝。

如果打得很輕鬆指的是1945年的解放東北戰役,首先蘇聯的確打的很輕鬆,但是1945年的日本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部署在滿洲的關東軍的主力部隊早已經被消耗在了東南亞戰場,已經遠不是鼎盛時期的關東軍。面對經過蘇德戰場歷練出來的蘇軍,日軍無論從裝備、戰術理念還是官兵士氣上都與蘇軍有巨大的差距,蘇軍橫掃日軍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我們再看美軍,二戰中美軍在太平洋戰場面對的是日本的海空軍甚至陸軍的主力部隊,而日本的海空軍具有當時的世界先進水平,經過了長期的戰爭準備,所以在戰爭初期日軍甚至佔了上風。

但隨著太平洋戰爭的推進,美國超強的綜合國力優勢顯現了出來,在裝備的質量和數量上都建立了對日本的碾壓優勢,所以在1943年以後,美軍相對日軍的戰場優勢已經十分明顯了。日軍的海空軍裝備在世界上處於先進地位,

而陸軍從裝備到作戰理念都十分陳舊,完全不具備二戰的水準,只能欺負一下尚處於農業時代的亞洲國家,面對歐美對手顯然不是對手。蘇軍主要面對的恰恰是日本陸軍,而美軍面對的主要是日本的海空軍,所以讓人們產生了一種蘇聯打日本很輕鬆,美國打日本很艱難的感覺。如果讓美軍和蘇軍換一換,結果會完全相反。


照理說事

為何二戰時蘇聯打日本那麼輕鬆,而美國打日本卻很艱難?

這個不難理解,二戰中,美國與日本爆發了太平洋戰爭,美國的確在打敗是日本過程中非常吃力,雖然贏得幾次海戰,但在反攻日本本土時,那可是太費勁了,日本軍隊戰鬥力很強,美國軍隊如果單拼戰鬥力的話,肯定打不過日本人。但美國龐大工業生產能力彌補了不足,與日本打起消耗戰,最終日本扛不住消耗才失敗的,日本敗在美國的龐大工業生產能力為代表的綜合國力之上。

但美國和日本一路打來,也是很不順利,特別是美日硫磺島戰役,美國人可真正的明白了“一寸山河一寸血”的道理,一個小島嶼的爭奪,讓美國軍隊損失慘重,因此美國政府面臨壓力非常大,為了儘快結束戰爭,美國才啟動終極武器——原子彈,1945年8月6日~8月9日,美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期扔下兩顆原子彈,之後日本天皇宣佈日本無條件投降。

蘇聯為什麼毫不費力就打下日本在東北的數十萬關東軍?是因為蘇聯在美國向日本投下原子彈以後,1945年8月9日才對日宣戰,之後軍隊進入中國東北,以摧枯拉朽之勢打敗日本關東軍。

看看時間點就知道,蘇聯是在戰爭結束最後那幾天才宣戰出兵,這時的日本關東軍早已經不是早年戰鬥力強悍的關東軍了,日本主力部隊早已經被消滅,還有一部分陷入中國戰場,駐紮在偽滿洲國這些關東軍,都收一些臨時招募和老弱病殘,加上日本敗相十分明顯,在哪方面來看都是不可能擋得住剛從歐洲戰場取得勝利的蘇聯軍隊的,蘇聯紅軍打下這些日本兵不要太容易。

蘇聯真是會找時間點,最後幾天入場,出力不多,但好處一點也不少撈,順手拉走了日本在東北所有的工業機器和其他資產,隨便奪回南部庫頁島,以及佔領日本北方四島。

以上就是“大正”對於該問題的看法,歡迎評論交流,加關注!


大正看世界

二戰中蘇軍兩次輕鬆狂毆日軍一是作戰時間短,二是在自己家門口的小範圍作戰區域(滿蒙遠東地區)作戰,且蘇軍以強對弱佔絕對優勢而美軍則是遠離本土在迢迢萬里之外區域廣袤的亞太海空戰場作戰包括西南太平洋海域以及東太平洋海域(日本本土位於東太平洋海域)。






一九四一年歲末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即捲入了二戰。從一九四二年四月十八日美陸航轟炸機空襲日本東京開始,緊接著五月初和六月初與日本海軍的大規模海空較量,以及隨後為了收復日佔島嶼,從而與日軍展開的兩棲登陸作戰。大規模海空作戰包括一九四二年五月初的珊瑚海海空戰,以及六月初的中途島海空戰,還有此後慘烈的萊特灣海空戰、拉包爾海空戰等。兩棲登陸作戰包括收復塞班島、馬里亞納群島、瓜達爾卡納爾島、硫磺島等一些日佔島嶼,以及佔領日本本土的門戶沖繩島等。所以,蘇軍在其家門口的遠東滿蒙地區兩次打擊日軍,與遠離本土的美軍在浩瀚太平洋上與日軍作戰並無可比性。


Mrttlzz99

我覺得各個國家之間也和動物的生物鏈一樣,一物降一物,有些國家之間就是相剋的,我們的抗日戰爭打了八年,而蘇聯出兵東北近半個月,日本鬼子就投降了,要說蘇聯打日本為什麼這麼輕鬆?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人種相剋。似乎在人類世界上,蘇聯人天生就是日本人的剋星,日本人對中國人很兇殘,但同樣蘇聯人對日本人也一樣的兇殘,這也讓日本人望而生畏,這是蘇聯人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人高馬大,而日本人都是身材矮小,當蘇聯和日本人短兵相接的時候,蘇聯士兵可以輕鬆的將日本人用刺刀刺死,而日本人根本就刺不到蘇聯人,這也讓日本人感到了一種恐懼。

2,士氣正盛。前蘇聯出兵東北的時候,恰巧二戰的歐洲戰場剛剛結束,蘇聯人剛剛取得勝利,於是就把以前的仇恨全發到小日本身上,非常勇敢。

3,全力以赴。因為蘇聯在歐洲戰場上剛剛結束。把幾乎所有的部隊都調到了中國戰場上。,後勤補給也相當充足,所以給日本人的感覺就是泰山壓頂之勢。

4,強弩之末。蘇聯打日本的時候,日本人已經輸掉了太平洋戰爭,國家已經沒有能力再繼續打仗,可以說已經到了潰敗的邊緣,而此時蘇聯打日本,也恰恰佔了這個便宜。

那麼美國打日本為什麼顯得艱難一些呢?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1,力量分散。作為美國參加二戰,是以先歐後亞的原則,把主要的兵力集中在歐洲戰場,美國和日本的太平洋戰爭放在了次要的地位。

2,宣戰的時間不同。突襲珍珠港之後,美國對日本宣戰,而蘇聯對日本宣戰,這是二戰接近尾聲的時候,這也導致美國和日本的戰爭持續的時間很長。

3,美國後勤補給困難。美國距離日本距離較長,在和日軍作戰時,後勤補給線很長,而蘇聯進攻日本,這是在家門口作戰,沒有後顧之憂。

4,面對的敵人不同,蘇聯打日本,僅僅相當於一個收尾工作,而是美國打日本,相當於獨自打了一場太平洋戰爭。

正是以上的原因,給我們的感覺是美國的日本似乎比較艱難。


驕然

這問題又是先入為主了,二戰中不是隻有蘇聯人打日本人輕鬆,是美蘇打日本人都比較輕鬆。當然這個輕鬆主要是和打德國人比的。

日本陸軍先天不足

既然石頭君說美蘇打日本都很輕鬆,怎麼我們看到歷史記錄里美國人記錄的都是日本的抵抗如何頑強,美軍的傷亡如何慘重,每奪一個島都付出了什麼慘重代價?而蘇聯在東北打日本人就像水銀瀉地,直接平推呢?

其實形成這種印象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記錄者的視角不同,後面細說。在這裡先說一些客觀原因。首先明確一點,跟美軍打的日軍確實更精銳一些,因為跟美軍在太平洋上作戰的,主要是日本海軍,而日本海軍至少在裝備水平上,跟當時美軍的太平洋艦隊是處在同一個水平線上的。

蘇聯出兵中國東北進軍路線

而日本陸軍跟歐洲軍隊比起來,其裝備水平至少落後了一個時代。形成這個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日本沒有參加一戰的陸戰,對發生在一戰時期的火力革命認識非常有限,使日本陸軍在一戰時期開始,就已經和歐洲主要國家的陸軍有了代差。也就是歐洲主要陸軍在當時都已經基本實現了機械化,而日本陸軍還沒有進入機械化時代。1939年,日本通過諾門罕戰役的慘敗,發現了自己在陸軍方面的短板,因此才徹底決定放棄進攻蘇聯,奪取西伯利亞油田的企圖,轉而利用自己不那麼弱的海軍,去東南亞搶佔油田,這才有了太平洋戰爭。

但這一舉措,本質上是日本接受了自己的陸軍極度落後,在短時間內無力改變的現實,所以直到二戰結束,日本陸軍相對於歐洲陸軍的落後面貌始終沒有改變,甚至還被拉的更大了。

蘇軍攻克哈爾濱

所以在二戰尾聲,蘇聯按照雅爾塔會議上的承諾,出兵中國東北的時候,確實是摧枯拉朽,平推了關東軍。但這裡面的主要原因不是因為關東軍主力被調走。因為在戰爭期間,部隊不斷更換士兵是一種常態,無論是因為傷亡還是因為整編等原因,總之不滿員或者有大量新編入人員其實並不奇怪。

蘇軍戰士展示繳獲的日本軍旗

而且要說到“主力”這個問題,蘇聯來打日本的軍隊才不可能是主力,因為蘇聯在二戰中傷亡極其慘重,單單軍隊陣亡人數就超過1000萬人,僅僅是歐洲最後一戰柏林戰役,陣亡的蘇軍就超過8萬人,所以相比於關東軍在東北十幾年都沒打大仗,只是人員更換的情況,蘇聯最後進攻日本的軍隊,其實才是在經歷慘重傷亡之後臨時拼湊整編起來的軍隊。雙方在戰場上表現出來的一邊倒形態,其實只是雙方軍隊固有實力差距使然,跟所謂關東軍主力被抽調走沒有太大關係。

為什麼美國人打日本人顯得比較吃力?

所以日本人對戰美蘇時表現迥異,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日本海軍和陸軍的實力差別使然。當然除此之外,美軍顯得困難大一些,還跟美國跟日本作戰的態度有關。雖然美國參加二戰是因為日本,但其實日本突襲珍珠港,只是給了美國一個等待以久的參戰理由而已。在整個二戰時期,美國及其盟國奉行的戰略始終是歐洲第一,先歐後亞。

太平洋戰爭戰役圖

這個戰略的核心是,一切戰略都以把德國打跨為第一要務,只要能打跨德國,日本根本不是問題。所以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投入始終非常有限,而且也沒有緊迫感。無論在兵力還是裝備方面,美國在太平洋戰場上都有很大保留。這樣分配到每個單兵身上,自然會覺得打的非常艱苦,敵人抵抗非常激烈。當然這其中還有部分原因是生活在西方文化圈裡的美國大兵,沒見過日本那種非人的決死戰法,有時會感到震撼。

但其實即使是日本海軍,也沒有在太平洋戰場給美軍造成太大的麻煩。

硫磺島戰役美軍經典圖片

石頭君說這個話也有切實的證據。最直接的證據就是雙方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傷亡情況。據估計,日本在太平洋戰場陣亡士兵人數在110萬到150萬人左右,但同期美軍在太平洋戰場只陣亡了16萬1千人,雙方傷亡比例高達7比1到9比1,

所以其實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較量。

硫磺島戰役

即使是美軍打的最艱苦的硫磺島戰役和沖繩戰役,美軍的陣亡人數也都遠遠低於日軍。硫磺島戰役美軍陣亡6800多人,而日軍陣亡則達到了1萬7000人以上。沖繩戰役雙方的傷亡比更大,美軍雖然也傷亡慘重,陣亡高達1.4萬人,但日軍的陣亡數字則達到了7.7萬人。所以即使是美軍打得最艱苦的兩場戰役,其陣亡人數跟日軍比也只有三分之一和五分之一。

所以綜合來看,二戰期間美蘇打日本其實都非常輕鬆,而日本能堅持到最後的主要原因其實是因為美蘇都對日本不夠重視,並不是因為日本的戰爭能力有多強。


桃花石雜談


棋友直李



看到這個題目,我差不多要發出銀鈴一般的笑聲了。

我非常想問同樣的一個問題:為什麼二戰時美國打德國那麼輕鬆,而蘇聯打德國去那麼艱難?

這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純粹就是顛倒黑白是非,缺乏歷史學常識和政治學常識的根本表現。

我記得在三國演義裡邊,諸葛亮對東吳君臣這麼評價曹操: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再強的弓箭也舍不穿,在射程之外的輕薄衣服。

什麼意思呢?諸葛亮就是說,曹操確實非常強大,這一點我也不能否認。但是曹劌論戰時說一鼓作氣,再而竭,三而衰。曹操現在已經到了強極而衰的地步,只要我們孫劉聯軍出擊,就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當美國對日本宣戰時,正是日軍氣焰最囂張的時候。

當時的日本軍隊已經佔領了大半個中國和幾乎全部東南亞,從表面上看,日軍全面佔領亞洲的時間已經快到了。

不管是日本政府,還是日本的軍部,都對此欣喜若狂。他們把全部的國力和人力資源,都充分的投入到戰爭中來,爭取儘快的統一亞洲,實現他們所謂的亞洲共榮。

這時候的日本戰爭資源比較豐富,士氣和戰鬥精神都比較高漲,有戰鬥經驗的老兵還非常多。

美國人在這個時候參戰,就只能和日本人硬碰硬,一點一點的把日本的海空軍優勢慢慢給消滅掉。


這在戰爭中就迫切需要一個維度,就是時間。戰爭的時間拖得久,就顯得好像比較艱難。



蘇聯對日本參戰是1945年8月9日。

在此前的幾年中,美國軍隊幾乎收復了所有的東南亞地區,切斷了日本從東南亞獲取石油和資源的通道,日本的飛機和坦克大炮都因為缺油而無法正常使用,老兵也應被消滅的差不多了,日本被迫採用神風敢死隊的方式和美國人同歸於盡。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分別投放了一顆原子彈,讓日本的兩座城市迅速從地平面上消失,給日本人吃了兩頓大餐,沉重的打擊了日本人的士氣。

蘇聯人選擇在這一天對日本發動進攻,就是看準日本人差不多也是到了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的地步。


這時候的日本關東軍士氣已經非常低落,有不少老兵都被調往前線去作戰了。蘇聯充分利用自己武器和兵力上的優勢,瞬間碾壓了日本關東軍。

在很短的時間裡就消滅了8萬日軍,俘虜了五十幾萬,全部被送往西伯利亞去從事生產勞動,讓他們自生自滅。

日本兵在這個時候,戰鬥力已經大大削弱,就連國民黨軍隊和八路軍新四軍都能展開反擊。和抗戰初期的日軍的囂張氣勢,已經不可同日而語,蘇聯人能碾壓日本人,自然也不是什麼難事。

重點就在這裡,當蘇聯人向日本人發動進攻的時候,美國大兵在太平洋戰場上已經把日本人的主力給消滅掉了,所以才顯得那麼輕鬆。

並不代表蘇聯軍隊就比美國軍隊還能打,武器更加精良,真實情況恰恰相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