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战报新鲜出炉 外卖市场烟雾弹后公布成绩单

从高调推出外卖业务,到承诺骑手月保底收入一万元,再到疯狂补贴抢占市场,滴滴外卖成功将其试点城市无锡打造成为全国热议的“外卖第一城”。身处无锡的广大市民朋友一觉醒来,发现遍地都是“免费午餐”任其品尝,实在快哉。

但有心的网友发现,与前些日子相比,“外卖第一城”最近似乎消停了许多。补贴力度有所减小不说,此前势头强劲的滴滴外卖接连被曝出系统bug、强制取消订单、骑手降薪等等不利的消息,外卖市场成绩单到底如何引人关注。

5月10日,DCCI未来智库发布《无锡市网民网络外卖服务使用状况调查报告》,其中的市场数据首次清晰反映出各家外卖品牌在无锡外卖市场所处的地位。

对于后来者而言,或许也是时候放慢脚步去思考以下几个问题。简单粗暴的打法能否攻破外卖市场历经多年树立起的的行业壁垒?靠补贴而抢来的用户忠诚度能否保证?

文/木木(风云汇业界)

市场数据暴露背后问题

说起外卖市场,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有所了解。从2011年开始,外卖就开始逐渐进入到众人视野。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已有超过四成网民在网络平台上点过外卖,市场整体用户人数达到3.4亿。

而就在业内外都以为外卖市场格局已定之时,滴滴却跳了出来,扮演起挑战者这一角色,一举一动都高调且自信。平静的市场被搅乱,美团外卖和饿了么也出手接招,几个回合下来,滴滴外卖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

但滚雪球般渐大的名气能够代表最终成绩吗?从市场数据中我们能够寻得这一问题的答案。根据DCCI给出的调研报告,在无锡外卖市场,美团外卖依然是覆盖用户最多,也是用户最常使用的平台。

进一步来看,在近一个月无锡外卖用户使用过的外卖平台中,美团外卖使用率以88%排在第一位,第二位的饿了么是80.5%,滴滴外卖排在第四位,使用率为32.9%。从此不难看出,滴滴外卖作为新入局者,想要撼动美团外卖、饿了么这两位“老炮”的江湖地位,依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无锡战报新鲜出炉 外卖市场烟雾弹后公布成绩单

另一项指标更能够清晰地反映这一点,在接受调研的用户中,最常使用美团外卖的用户占比达到了51.6%,其次是饿了么,其占比为34.8%。再接下来轮到滴滴外卖,数据差距被猛然拉开,其仅达到了6.9%。

无锡战报新鲜出炉 外卖市场烟雾弹后公布成绩单

说到这里,业界风云汇发现,在DCCI给出的调查报告中,部分数据也向外界说明了滴滴外卖为何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到“令人满意”。其实就是四个字,“便宜实惠”。

在影响用户选择外卖品台的主要因素这一项调查之中,多数用户都不出所料的把价格作为第一选择标准。整体来看,有68.7%的用户是因为便宜实惠才决定选择一家外卖平台。细分至各个平台,拥有固定用户群体的美团外卖和饿了么的情况大致相同,且与平均值偏差并不是很大。

但是滴滴外卖却并非如此,其平台上的用户,有超过80%的用户第一驱动力是“便宜实惠”,这一点要高过美团外卖、饿了么10个百分点。这也难怪此前会有报道称,滴滴外卖的疯狂补贴,最终拉来了一群“羊毛党”。

无锡战报新鲜出炉 外卖市场烟雾弹后公布成绩单

而“羊毛党”最大的特点就是跟着“羊毛”走,这类用户对于平台几乎没有忠诚度可言。也就是说,如果滴滴外卖优惠力度变小了,随之而来的极有可能就是超过预期的用户流失。

DCCI也指出,在不考虑补贴因素时,滴滴外卖的市场份额受到了极大影响。其使用人群占比从此前的6.9%将至4.8%,缩减幅度达到了30.4%。

行业壁垒到底存在不存在

任何行业都存在一定的壁垒,新入局玩家想要有所作为,只有用实力证明自己。外卖行业在多年的进化过程之中,其所树立起的壁垒已经不是轻易能够被击破,这也就是心急的滴滴外卖吃不下这块完整的热豆腐的根本原因。

调研数据显示,对于无锡市场外卖用户而言,餐饮商户数量、高端餐饮品牌数量和餐馆质量等指标,美团外卖都是排在了首位,滴滴外卖则是排在美团外卖和饿了么的后面。

在食品种类、商户营业资格和品质监管方面,用户对于各外卖平台的满意度排序,滴滴外卖都未能实现超越。另一重要环节配送,滴滴外卖在三者中也排在了末位。

满意度有何意义?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只有在使用过程中对各项服务满意,用户才会有意愿、有动力在下次点外卖之时继续使用该平台。也因此,用户满意度排名基本上是与外卖平台的市场份额排名一致。

那么,滴滴外卖的满意度为什么提不上去?有业内人士指出了两点,一是心急,二则是行业壁垒的阻挡。

滴滴外卖的心急是有目共睹的。在上线之前,公开高薪招募骑手,给出了万元以上月薪的承诺,为自己赢来不少关注;上线之后,以补贴打天下,令外卖市场重回几年前的混乱;试运营8天之后,滴滴外卖就对外宣布,订单量达到33.4万,位居无锡市场第一......

说到行业壁垒,现今市场领导者的数据、技术、运营等方面多年来的积累,绝非是靠烧钱补贴就能够解决的。

无锡战报新鲜出炉 外卖市场烟雾弹后公布成绩单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美团外卖在商家和骑手端有足够积累,之后美团外卖为继续深入优化C端用户的外卖点餐体验,还与国内主流的餐饮服务商合作,用以提升B端商户的综合服务能力。

另外,在技术和运营方面外卖行业也有着极高门槛。此前业内有高见称滴滴在出行领域深耕多年,平台的服务和运营经验对于外卖业务的开展有着极大的帮助。但是现实情况却是外卖系统仍然存在技术提升的空间。

这背后就反映出了网约车与外卖两个领域之间的差异。相较于外卖,网约车整个服务的链路较短,只需完成司机与乘客之间的匹配。即便是拼车服务,也仅仅是局限在个位数的节点,因此调度起来并不算复杂。但是在外卖领域,平台要处理的则是多人多点之间的实时匹配,这对于系统的负荷和效率都是一大挑战。

写在最后

虽然说滴滴外卖对外宣称并没有将任何人视为目标对手,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很难不将其与美团外卖放在一起比较。客观而言,滴滴在无锡的试点确实起到了鲶鱼效应,为行业带来一股新鲜空气,也让市场竞争更加公平,这都是积极的作用。

在业界风云汇看来,滴滴外卖现在最应该考虑的或许是自己要如何站稳脚跟,而不是上来就打败谁谁谁。滴滴外卖要走的路还很长,路上要摔的跤也还很多。

最后,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滴滴最初向外拓展外卖业务是对是错?或许谁也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就滴滴外卖上线至今的表现以及程维所讲的未来十年依然以出行为主的企业愿景来看,这似乎都在一步步印证着“外卖业务只是用以扰乱美团步伐的烟雾弹”这一说法。

而美团之前在打车市场的不断尝试,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大巨头之间在对方优势领域各自的测试,更有可能成为未来惺惺相惜的资本。毕竟市场需要更多的良性竞争,用户也需要更多的选择,只有一起做大某个市场,才是多方共赢的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