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閱讀——如何理解句子的含義?這樣答題得滿分

中考閱讀——如何理解句子的含義?這樣答題得滿分​在閱讀題中,我們經常會有這樣的問題出現“結合(文章)課文,說說你對這句(段)話的理解”、“揣摩下列各句,說說你對它們的理解”、“揣摩文中劃線的句子,回答問題”、“分析文中劃線句子的含義”、“理解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更重要的是這類理解句子含義的題目在中考試卷中也會經常出現。

那麼,在解答這類型題時,我們該怎麼來做呢?有什麼技巧嗎?

答案是肯定的!

中考閱讀——如何理解句子的含義?這樣答題得滿分​​第一,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看看所給句段是否運用了修辭手法。

比如說比喻、擬人、誇張、排比等等。然而,只要運用了特定的修辭手法就肯定有一定的目的作用。

在這裡,我們就需要從辯析句段的修辭手法入手,這樣才有助於我們理解它的深層含義和作用。

例句:“他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說各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臧克家)

解析:“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是比喻的說法,指尋找使我國民族文化繁榮昌盛起來的方法。這句話突出了聞一多先生研究學問的目的是救國。

中考閱讀——如何理解句子的含義?這樣答題得滿分​第二,聯繫上下文內容,把句段放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去理解。

這裡我們必須仔細體會語言環境,把句子放到文章具體語境中去辯析,通過對具體語段前後句含義的分析,弄清楚所問語句的含義。這種方法沒有第一種直觀,但卻是理解句子最基本的原則,最基本的把握點,也是比較普遍的一種方法。

例句:“天晴啦,太陽出來啦。”(《回憶魯迅先生》•蕭紅)

解析:這是雙關語,一方面是說天放晴了,另一方面暗含著對光明的新社會的嚮往之情。

中考閱讀——如何理解句子的含義?這樣答題得滿分​第三種方法就是根據文章的中心來理解語句。這種方法就是我們一定要把對單個語句的理解“積極”“努力”向中心上“靠攏”。

通常情況下,我們需要理解的句段都是針對整篇文章來的,這就需要我們從整體上把握文章主旨,以對全文的理解做為理解句子的依託和基調。統覽全篇,把握中心,整體領悟,是正確解答這類題目的基礎。

例句:“如果稼先再次選擇他的人生的話,他仍會走他已經走過的道路。這是他的性格與品質。”(《鄧稼先》•楊振寧)

解析:為中華民族的崛起,為廣大人民的利益,奉獻自己的一生,這是鄧稼先的人生。走這樣的人生道路,是由他的性格與品質決定的。所以作者說,如果鄧稼先再次選擇人生的話,還會這麼走。這兩句話總寫出了鄧稼先的偉大之處。

中考閱讀——如何理解句子的含義?這樣答題得滿分​第四種方法就是直接“抓”關鍵詞。關鍵詞在語句中起關鍵作用、核心作用。

語句中的關鍵詞一般是動詞、形容詞、數詞、副詞等。我們在理解語句時就可以通過抓住這些關鍵詞,運用替換詞語的方法來揣摩語句在文中所表達的效果。

總之,在現代文閱讀中,理解語句的含義是中考的必考題型,答題技巧萬變不離其宗。只要我們從題目實際出發,選用相應的答題技巧,就不會丟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