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殺死獨角獸

世間再無獨角獸

獨角獸要麼數量減半、合二為一,比如滴滴快的、58趕集;要麼超級獨角獸吞併,就像這次摩拜被收購,在騰訊這樣的資本方強力主導下,沒有哪個獨角獸可以獨善其身

文 | 周家覓

“人在風暴中,無奈地打轉”,2017-2018年,資本市場的風向和打法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風口和小獨角獸們,變得越來越“速生速死”。創始團隊也越來越無法把控團隊的方向,常常成為合縱連橫的資本棋局中一個微不足道的棋子。

去年有無人貨架和共享充電寶的案例,而最近又有了摩拜這個案例,這家佔據科技媒體頭條長達2年的明星公司,此次被美團落袋為安,而據多方信源證實,收購背後,是大家長騰訊操盤的身影。

一些交易細節

已經可以確認:是騰訊此次積極推動了摩拜賣給美團這一選項,而非其他的投資方。甚至有知情人士稱,是馬化騰親自出面促成了本次交易。

騰訊持有摩拜超過20%的股權,是外部第一大股東;愉悅資本持有超6%的股份,是外部第二大股東。騰訊和愉悅同時也是李斌另一家公司——蔚來的投資方;而李斌本人至今仍持有摩拜超過8%的股權,加上騰訊和愉悅,佔有的摩拜股權比例超過35%。

這在最終的股東大會決策中,是一個決定性的票盤。

大會上,仍有一些董事和觀察員有不同的看法,據品玩報道,很多人覺得價格偏低——甚至低於前兩輪融資的估值。一些董事代表表示茲事體大,需與基金主管合夥人商議確定,也有一些董事和觀察員代表直接表達了異議。

熊貓資本合夥人李論發問:還有沒有其它替代的方案?摩拜CEO王曉峰表示有,“滴滴確實給出了一個口頭的offer,與軟銀聯合投資10億美元,公司估值可以維繫在45億美元,比27億美元的價格要高不少。”

但這個提議當場被騰訊的董事代表李朝暉擋住了,他說騰訊不會同意這樣的方案,董事長李斌也表示:這個offer還只是一個口頭offer,就先不要談了。於是現場又只剩下了被美團收購這一個方案。

誰在殺死獨角獸

李斌是四家知名公司的掌門人,除了摩拜,旗下企業包括蔚來汽車、易鑫金融和易車網,他親近騰訊也是眾所周知的事實,此次投票,李斌也站在騰訊這邊,但李斌太太王屹芝後來在一條朋友圈中回憶,“過去幾周,李斌的唏噓每天都在增長,昨晚股東會開完,他給我打了電話,語氣裡,悲多於喜。”顯然,這場遊戲的局面,就連李斌這種量級的人都不能掌控的了。

控局者不是別人,正是騰訊。從一開始,馬化騰就對摩拜投注了不同尋常的關注,甚至為此兩次因為單車而在朋友圈公開懟人。一次是和朱嘯虎論戰,馬化騰嘲諷,token不算智能,必須雙向通信才算,再便宜、性價比再高的功能機在智能化浪潮下必然不堪一擊。

談到馬化騰,朱嘯虎還是比較服氣,他說,“Pony是非常接地氣的,我們在爭論時,基本是‘秒回’,這說明了他對產品的細節非常關心和了解,騰訊這麼大的企業,他(能這樣做)非常了不起。”

後來一次,馬化騰則評價某家單車品牌被投資事件屬於“被當做支付的推廣工具了,可憐其餘小股東被鎖死。”

滴滴一位中層管理人士曾對財新回憶,2013年騰訊領投滴滴B輪融資之後,滴滴制定了一個推廣計劃上報給騰訊:“按創業公司習慣,我們怯怯地報了一個幾百萬的預算,還覺得太激進。沒想到方案被馬化騰直接駁回,‘幾百萬做什麼推廣,你們需要一個能花掉幾億元的計劃’。”於是,後面就有了那段我們熟悉的打車補貼大戰的歷史。

滴滴和快的之所以合併,用GGV童士豪的話來說,正是因為騰訊這些巨頭明確了滴滴快的最大的作用就是支付:“騰訊把流量給滴滴,換得移動支付用戶和交易量,滴滴在東南亞、印度等地開拓業務,騰訊也可能借此擴展跨境支付業務。”

新美大合併、58趕集合並,騰訊亦是幕後最大推手。騰訊為趕集網創始人楊浩湧的放手支付了近4億美元溢價;而美團點評合併後股權佔比雖然是“美團6、大眾點評4”,為了讓交易順利,點評管理層持股最終按5 :5進行估值折算,其中的溢價,也主要由騰訊承擔。

騰訊的市值管理術

可見,就連當年這些量級遠超摩拜和ofo的獨角獸們,在騰訊們面前,都難以獨善其身,他們在騰訊的強力控盤下,合二為一、數量減半,倖存者成為超級獨角獸,被吞併者無不出局,而到了今天,滴滴等這些“超級獨角獸”,開始扮演起同樣的角色。

誰在殺死獨角獸

ofo此前與滴滴的拉鋸戰曠日持久,ofo管理層希望保持獨立運營的意願,和滴滴一直試圖全盤控制ofo的野心之間,發生著激烈碰撞,甚至就連阿里的入股,也因滴滴乾涉,最初都只能以動產融資的債權形式進行。

而摩拜為什麼最後的選擇是美團?據36Kr,美團新增長點就在出行業務上。進一步獲取線下流量入口、接手摩拜的四輪車業務、增加對抗滴滴的籌碼…這些都是收購摩拜後可以獲取的附加值。

美團在共享單車領域也一直沒有放棄嘗試,去年5月,美團和小藍就開始頻繁接觸,並差一點成為後者的主要投資方。有知情人士透露,這背後也有騰訊參與。

並且,摩拜重視科技含量,車輛造價更高,一開始就能實現GPS定位和蒐集數據。這樣的數據,在純粹的出行企業手裡其實沒有太大意義,但到了美團手裡,如果獲知用戶的日常線路和偏好,據此推送附近餐館,出行數據就成了交易數據,價值量大增。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契機是,美團可能比滴滴更早上市。拿下摩拜,可以增加準上市公司的固定資產,亦能開闢動產融資的新渠道,換句話說,吞併摩拜,是騰訊幫助美團進行的一次市值管理。

可以想象,類似摩拜被收購這樣的案例,今後會越來越多,騰訊亦會在這樣的收購中,扮演著更加強勢的角色。壟斷者,正在製造新的壟斷,而只有源源不斷地製造新壟斷,才能有更多盈餘可供收割。

誰在殺死獨角獸

因為騰訊掌握著全網最大流量入口,亦能透過支付和廣告投放的窗口,看到豐富的創業公司數據,如今別說是大風口,哪怕是毛細血管一般的細分賽道,最頭部的選手,都能迅速被騰訊捕獲,難怪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在接受財經專訪時會說,“我死了騰訊不會死,騰訊有千千萬萬個兒子。”

千千萬萬個小獨角獸一旦被捕獲,隨後就會被資本做局,快速催熟,培養出未來的流量消費者,送上IPO軌道,一舉完成收割,如此循環往復,週而復始。

對於整個創業生態來說,摩拜這起併購事件的標誌性意義就在於,自從創業泡沫破裂之後,世間已經再無草根創業者,而如今,隨著資本越發集中和強勢,充分競爭的週期被縮短,世間也可能將再無獨角獸。

- END -

財經功守道出品(ID:techfinsigh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