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罌粟被稱為“有毒植物之王”?

憂傷陣陣

美麗的罌粟花,盛開之後,就成了毒害的根源。



想一想清朝的鴉片戰爭,罌粟被稱為有毒植物之王真的是當之無愧。西方列強利用鴉片毒害中國人民,讓清政府割地賠款,這些教科書己經說得很清楚了。今天就讓天台觀寧波講兩個舊聞給大家聽,好讓大家瞭解罌粟有多毒。

一、解放後,新中國全面禁毒,西南山區不讓種罌粟了。有位老奶奶活到八十年代初,眼看不行了,兒子就問她還有什麼心願未了,這老奶奶說從解放後就沒抽一口大煙了,好想再抽一口上路。這老奶奶從小是富家小姐,知書達禮,但當初那邊上層社會流行抽大煙,這小姐姐也好這一口,但每天只抽一次而已,解放這麼多年都不抽了,沒想還真是有癮難忘啊!卻讓她兒孫如何才能滿足這個要求啊!

二、張學良將軍,大家都知道的少帥,年輕時也受時尚風氣影響,好抽大煙。在張大帥被日本人暗殺離世後,少帥立志戒菸,從此終身再未碰鴉片。有大學者稱,自願戒掉鴉片煙的,全世界只有少帥一人!

勸世人遠離毒品,珍愛生命!


天台觀寧波

罌粟花的美麗是難以形容的,有網友說罌粟花有種讓你看上一眼就一輩子也無法忘記的美麗。的確這樣的描述並不過分,人們很難將這種這麼美豔的花朵和毒品聯繫在一起。罌粟的毒性在成千上萬種有毒植物中不算厲害,即使人們一口氣吃下整株罌粟,也不會像食幾小片鉤吻嫩葉那樣馬上命歸西天,但罌粟的提取物卻對人類社會產生了特別大的危害,被人們稱為“有毒植物之王”。

罌粟(學名:Papaver somniferum),即鴉片罌粟(英語:Opium poppy),是罌粟科植物,是製取鴉片的主要原料。罌粟的全株受傷後,尤其是未成熟的果實中含有一種白色的乳汁,收集後經過加工就可以製成鴉片了。鴉片中含有多種生物鹼,同時其提取物也是多種鎮靜劑的來源,如嗎啡、蒂巴因、可待因、罌粟鹼、那可汀。因此,歷史上很長時間都把鴉片作為藥物來使用,有鎮痛、鎮咳、止瀉和催眠等作用,但人們很快就發現了鴉片容易成癮,不宜常服。

但由於受到經濟利益的驅動,毒品生產逐漸發展成為了一個產業。利用鴉片服用時帶來的暫時快感和較強的成癮性,毒品行業銷售非醫療用途的鴉片製品,使服用者深受其害。著名的鴉片戰爭更是讓中國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國恥,而被國人所深惡痛絕。而近年來用鴉片作原料製成的毒品——海洛因,更是讓這種原本用來治病用途的植物也逐漸成了人類的公敵。最終把罌粟推上了“有毒植物之王”的死亡寶座。

花本無罪,罪惡的不是花朵,而是人類的貪婪和放縱。最後是一則嚴肅提示,種植罌粟違法,千萬不要私自種植,一顆也不行。


歪瓜叔叔

毒品之毒,並不是體現在致死性上,而是體現在成癮性上,這是比致死性更可怕的性質。


在毒品這個問題上,植物在其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很多毒品化合物要麼天然存在於植物體內,要麼可以由植物合成的天然產物再經過一些簡單的加工製成。

在這些毒品植物中,毫無疑問,罌粟是影響最大、為害最廣的一種。



罌粟的果實還沒有成熟的時候,劃破它的果皮會流出白色乳汁。乳汁乾燥之後會成為黑色的凝膠狀物,這就是阿片(opium),它有另一個更為人熟知的音譯名是“鴉片”。阿片中富含有毒生物鹼,目前已經分離出30多種,包括嗎啡、可待因、蒂巴因、罌粟鹼、牛心果鹼、罌粟殼鹼、斯氏紫堇鹼等

其中包括成癮性非常強危名遠揚的嗎啡和可待因等生物鹼。因而被稱為有毒植物之王。

不過罌粟並非一無是處,罌粟的花具有很好的觀賞性。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大哥去深山旅遊,發現裡面景色優美,於是自拍發朋友圈分享這美麗的景色,而恰巧朋友圈有一位是警察。這位警察朋友一眼就認出了這是罌粟花,警察同志不動聲色旁敲側擊問出旅遊地點。然後迅速出警,抓獲了一大批毒梟。


罌粟的種子基本無毒,富含油脂,罌粟也是鎮定劑的來源。

所以,罌粟也是一柄雙刃劍,並且需要注意中國禁止任何違反政府規定種植罌粟的行為。珍愛生命,遠離毒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