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執意要求剖腹產,醫生允許嗎?「產前必知全家必看」

孕婦執意要求剖腹產,醫生允許嗎?這個問題,一直很多人問。先說3點,後面是詳解觀點,想要一次瞭解清楚,一定要讀完,

特別是爸爸奶奶,產前一些問題還是需要家人共同學習,臨產時才能做出更正確判斷和選擇、更和諧的溝通和護理。

1、你作為新媽媽是否提前基本正確地瞭解了自然分娩和剖宮產的特性及應用條件,

2、你提出剖宮產真實意圖是什麼,當產婦疼痛過程中提出時,丈夫和家人應該有必要的判斷和安撫,而不是為了避免生產疼痛要求醫生剖腹產。

孕婦執意要求剖腹產,醫生允許嗎?「產前必知全家必看」

【以下是觀點解說+通俗科普,全家必看】

因為涉及到「孕婦」,涉及到「權利」,於是很多網民一窩蜂帶著偏見湊熱鬧,討論。

遺憾的是,這些醫學專業以外的人在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因為醫學知識的缺乏,最終只是流於個人意見的表達,而並非問題本身。

首先需要給關注這個問題的朋友科普一下必要的醫學專業知識(別怕啦,保證你能懂的類型)

孕婦能不能選擇分娩方式

事實上,分娩方式並沒有【選擇】一說。

它不像是櫃檯上的產品那樣,擺放好了供你挑選。這畢竟是醫療干預措施,都伴隨有相應風險,而這個風險對於醫學外行來說,是無法真正瞭解的。

這個行業的信息嚴重不對等,過程非常依賴於醫生的專業性,因此消費者,也就是患者簡單的個人主張,不見得就會得到醫生的接受。

而在這個過程中,患者的要求,很可能不是他自己的真實需求,只是他自以為可以滿足自己需求的一個解決方案。但從專業角度來看,這個解決方案其實可能並不是最優的。

舉個例子,假如有一個健康人因為害怕得子宮癌,要求醫生給他把子宮切除掉,很顯然這個要求醫生是不能滿足的。就算患者本人簽字,醫生也不可能給他做這個手術。

這個時候,患者沒有【選擇切除子宮】的權利;或者說,就算患者有這個權利,醫生也有拒絕給患者切除肝臟的權利。

其實,【切除子宮】對於這個人來說,只是她給的一個解決方案,她的真實訴求是【不希望得子宮癌】。由於醫學專業信息不足,他以為只有切除子宮才能避免得癌症,但是忽視了切除子宮之後的風險。

他既然不想得癌症,那麼可以推斷,他是不想死的,但是他的這個解決方案,實際上會帶給他相反的結果。因此,從醫生專業角度出發,應該拒絕這個解決方案,然後給出一個可以儘可能實現他訴求的更好的方案。

上面這是個很極端的例子,現實中應該不會發生,這只是要表達一個意思,就是患者提出的要求,其實從專業角度來說,不見得就能實現他自己的訴求,甚至有可能給他帶來相反的結果。

因此,醫生沒有義務完全按照患者的要求去做,作為專業人士,醫生從專業角度出發,出於患者利益的考慮,有拒絕患者這種要求的權利。

醫生要做的,是從專業角度判斷,使得自己患者的利益最大化,而不是簡單的聽從患者的要求。

好,那麼我們再來看,孕婦要求剖宮產的背後潛臺詞是什麼,或者說真正訴求是什麼

一再強調,分娩方式的選擇,最好還是交給專業的醫生去判斷。

在沒有剖宮產指徵的情況下,對於健康孕婦來說,孕婦要求剖宮產,醫生有權利拒絕。

事實上,孕婦「要求剖宮產」並不是孕婦的真實訴求,她不是簡單的想要做個手術,這只是孕婦提出的一個「解決方案」;而她的真實訴求可能是「不想痛了」,或者是「不想繼續焦慮下去了。」

根據相關研究,孕婦要求剖宮產的內在訴求,可能包括以下這些:

怕痛;

對分娩過程恐懼;

想要有一個確定的出生日期;

認為剖宮產比陰道分娩更安全;

擔心陰道和盆底受損,影響以後生活質量;

擔心順轉剖;

希望有一種控制感。

【想要剖宮產的朋友,自己對照一下,一定中不只一條】

針對以上這些訴求,孕婦們提出了「要求剖宮產」這樣的解決方案,希望以此來實現自己的訴求。但實際上,剖宮產並不能實現這當著的許多訴求,甚至造成反效果。

比如說,患者誤認為剖宮產比陰道分娩更安全。

事實上,如果沒有剖宮產指徵,完全健康的女性進行剖宮產,她自己和胎兒所經歷的風險,是要比陰道分娩更大的:剖宮產孕婦產婦死亡率,是陰道分娩的3倍;剖宮產發生羊水栓塞的風險,是陰道分娩的10倍。

剖宮產並非更安全,而只是在某些特定情況下,當陰道分娩要經歷更大風險時,剖宮產才成為一個選擇。

分娩是人類可以承受的最劇烈的生理性疼痛,也就是說,這個疼痛人類還能受得了;而對於病理性疼痛,就沒有極限了,有的人可以因為劇烈的創傷性疼痛而休克。

因此,剖宮產手術並不能真正緩解產婦的疼痛,而只是把疼痛時間推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