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中 為何這支特殊部隊一亮相 國民黨軍就自知必敗無疑?

核心提示:淮海戰役結束後,一名戰俘表示,當這支特殊部隊一亮相時,他就知道國民黨軍隊必敗無疑!這支特殊而又神奇的部隊,就是第三野戰軍文工團。

淮海戰役中 為何這支特殊部隊一亮相 國民黨軍就自知必敗無疑?

本文摘自:大風號·史說新域,原題:淮海戰役中,為何這支特殊部隊一亮相,敵軍就自知必敗無疑?

淮海戰役中,有一支非常特殊的部隊,他們僅有數十人,手中的武器不是刀槍,也不會衝到第一線與敵人進行面對面的廝殺,卻為奪取戰役的最終勝利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淮海戰役結束後,一名戰俘表示,當這支特殊部隊一亮相時,他就知道國民黨軍隊必敗無疑!

這支特殊而又神奇的部隊,就是第三野戰軍文工團。

1948年冬,正當遼瀋戰役取得偉大勝利的時候,淮海平原上吹響了戰鬥的號角。在毛主席的親自部署和指揮下,一場規模空前的對蔣軍幾十萬主力部隊進行圍殲的大戰役展開了。

第三野戰軍文工團跟隨部隊投入了戰鬥,他們在陣地上,在行軍途中,在我軍築成的堅固包圍圈中展開了活躍的火線文藝活動。

部隊剛佔領運河鐵橋,三野文工團就跟著插到隴海路南,全體成員都捲入到追擊敵人的洪流中。

公路上,一眼望不到頭的隊伍在前進,送彈藥、運傷員的民工川流不息地在奔跑,數不清的炮車、騾馬滾滾而過。夜晚,遠處火光閃閃,機槍聲、炮聲交織成一片,猶如風吼雷鳴一般。前進的隊伍中不時傳來短促聲音:“快跟上,別叫敵人跑了!”千萬個人組成了一支無敵的大軍,排山倒海撲向敵人,千萬顆心懷著一個信念,乘勝追擊殲滅敵人。

在這種戰鬥氣氛中,大家都感到需要把每個人心裡想的全唱出來,於是反映追擊的歌曲就創作了十多首。其中,文工團成員沈亞威譜寫的《乘勝追擊》一曲集中而形象地表達了這種情緒,很快就在部隊中流傳開了。

部隊佔領了運何鐵橋,三野文工團有些團員就立即趕到那裡,經過一夜功夫,強佔運河鐵橋的歌曲就譜寫出來了。

首殲黃伯韜的喜訊傳來時,部隊真是群情振奮。消息傳到哪裡,哪裡就沸騰起來。最先拿到捷報的同志,到處奔走相告。沈亞威又第一時間寫出《捷報!捷報!殲滅了黃伯韜》一曲。

歌曲譜出後,三野文工團立即在部隊演唱和教唱,受到廣大指戰員的熱烈歡迎。戰士們這麼快能聽到頌揚他們戰績的歌聲,真好似得到最大的獎賞。

戰役發展到第三階段,邱清泉、李彌、孫元良三個兵團被圍困在我軍強大的包圍圈中。敵軍面臨著土崩瓦解的局面,包圍圈裡沒吃沒喝,混亂一團。廣大指戰員對敵軍充滿了蔑視、嘲笑的情緒,個個摩拳擦掌,只等一聲令下,發起總攻,聚殲敵人。

《狠狠地打》這首歌就真實地反映了部隊戰士們的這種情緒。當沈亞威在屋裡剛寫出第一段唱詞時,另一位文工團員張銳就在打麥場上開始教唱,邊寫邊教,速度很快,也好象衝鋒打仗一樣。晚上三野文工團已經在陣地上給部隊演唱了。戰士們聽到這樣生動、活潑、富有風趣的歌曲,那個高興勁兒真是無法形容。

文工團不光唱歌跳舞,還想盡辦法為打敗敵人作貢獻。他們在一塊大紅布上面,用剪刀代替鉛筆,剪出“投降是生路,頑抗是死路,歡迎蔣軍兄弟投誠”的字樣,用竹竿撐起來,上面再綁上食物、香菸、通行證等。天剛放亮,就有差不多半個連的國民黨官兵主動投降。

戰役結束後,已先後有五十多名國民黨高級軍官被我軍俘虜。陳毅指示部隊將他們押送到後方,臨行前要求三野文工團唱幾首歌為戰俘們“送行”。

文工團每唱完一曲,這些特殊的觀眾就熱烈鼓掌。一名戰俘深有感觸地說:“在戰場第一次聽到你們的歌聲時,我就預感到國軍必敗無疑。戰爭還沒結束,你們的歌已經寫出來,唱起來了,對於我們來說,這真是太可怕了。”

1949年7月6日,在第一屆全國文藝工作者代表大會上,三野文工團演出了《淮海戰役組歌》,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領導人均親臨現場觀賞。演出博得了觀眾極熱烈的掌聲,毛主席誇獎說:“三野仗打得好,歌也唱得好…”並對三野文工團在解放戰爭發揮的重要作用給予了高度評價。

近年來,人們對部隊文工團頗多非議,但通過三野文工團在淮海戰役中的貢獻就可以反映出,在革命戰爭年代,文工團所發揮的積極作用是不容忽視、不可小覷的。您覺得這種說法對嗎?歡迎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