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白崇禧為何按兵不動,甚至想吞併蔣介石的嫡系部隊?

  國民黨自建立之日起,其內部就黨派林立、矛盾重重,這同時直接體現在國民黨軍隊當中。蔣介石的黃埔嫡系部隊歷來和所謂的雜牌軍不合,其中矛盾最大的當屬與桂系軍閥之間的矛盾。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有小諸葛之稱的桂系軍閥白崇禧和蔣介石之間的矛盾,以及在淮海戰役期間,白崇禧為什麼按兵不動,甚至一度想吞併蔣介石的嫡系部隊。

淮海戰役,白崇禧為何按兵不動,甚至想吞併蔣介石的嫡系部隊?

  蔣介石和白崇禧兩人之間的蜜月期很短,在國民革命軍北伐期間,蔣介石擔任總司令,而白崇禧擔任參謀總長,在兩人的緊密配合下,北伐軍勢如破竹擊敗了吳佩孚、孫傳芳等北洋軍閥。可是隨後國民黨內部發生了分裂,汪精衛成立了武漢國民政府,與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相抗衡,此時白崇禧也與蔣介石分道揚鑣,參與逼迫蔣介石下野的的活動。

  抗日戰爭期間,桂南戰役爆發,在崑崙關血戰之中,白崇禧派蔣介石的王牌主力第五軍參戰,雖然取得了崑崙關一役的勝利,但第五軍也損失慘重。蔣介石痛惜不已,認為白崇禧是為了保存桂系的實力,讓自己的嫡系部隊去送死。所以,抗日戰爭勝利後,蔣介石將原本是國防部部長的白崇禧發配到武漢,當了華中剿總司令,並讓親信宋希濂當副總司令,時刻堤防著白崇禧。

淮海戰役,白崇禧為何按兵不動,甚至想吞併蔣介石的嫡系部隊?

  以上種種,可以看出蔣介石和白崇禧之間已是貌合神離,特別是淮海戰役前,白崇禧原本打贏統一指揮徐蚌會戰,可是隔天就以“時間太緊,大軍佈陣已經遲了”的接口拒絕了,這讓蔣介石十分難堪,也為日後戰敗兩人的口舌之爭埋下了伏筆。

  淮海戰役爆發後,國民黨局勢不力,黃百韜第7兵團被圍殲,黃維第12兵團也被包圍在了雙堆集,杜聿明集團也被包圍在了陳官莊。蔣介石此時已經是無兵可用,於是就多次命與淮海戰場最近的白崇禧出兵解救。可是白崇禧則屢次以“部隊都去了徐州,難道武漢不要了嗎”的理由嚴詞拒絕,甚至還扣留了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宋希濂部,並想將這支部隊帶到大西南,負隅頑抗。

淮海戰役,白崇禧為何按兵不動,甚至想吞併蔣介石的嫡系部隊?

  據說,白崇禧之所以按兵不動,除了兩人之間的派系矛盾之外,最大的原因是等蔣介石戰敗,然後聯合李宗仁逼迫蔣介石下臺,由桂系執政,再與解放軍談和,劃江而治。可是,白崇禧不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後來白崇禧的桂系部隊張淦兵團被解放軍殲滅,白崇禧的小算盤落空,最終還是跟著蔣介石去了臺灣,這簡直是極大的諷刺。1966年,白崇禧在臺灣病逝(一說是被蔣介石的特務毒死),時年74歲,蔣介石還曾親往白府弔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