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省份幾乎沒有投降日寇的漢奸

眾所周知,在抗戰期間有許多漢奸賣國投敵,偽軍的人數曾遠遠超過日軍的人數而達到二百多萬人。但是有一個省份幾乎沒有投降日寇的漢奸,那就是中國人的驕傲——廣西省。當日軍進入廣西的時候,廣西村自為戰,人自為戰。每一個廣西男人都得在關公神像前宣誓,絕不當漢奸。在抗戰時期沒有一個桂軍士兵當過漢奸,為什麼?因為廣西人最憤恨的就是叛徒漢奸,誰當漢奸,就會成為眾矢之的,被其他廣西人所暗殺。

這個省份幾乎沒有投降日寇的漢奸


民國時期的廣西全民皆兵,民間沒有禁槍,而廣西又有“十萬大山”的稱呼,因此廣西人的作戰素質遠在中央軍之上。在李宗仁和白崇禧治下的廣西省是民國時期的模範省,紀律嚴明,廣西所有少年必須全部進入學堂,在學校裡接受軍事訓練。學校畢業後,軍事成績優秀的人編入民團,負責當地的治安。民團裡表現突出的人才能進入桂軍。桂軍中的每一個士兵,都是這樣一層層選拔出來的,所以他們的作戰能力就可想而知了。

為了攻佔戰略要地桂林,日軍共集結了近7個師團,15萬兵力,300多輛坦克,30多架飛機,大量重炮。不足2萬名桂軍地方部隊及廣西民團在無坦克飛機並缺乏火炮重兵器支援的苦境之下英勇抗敵,無一人投降。

這個省份幾乎沒有投降日寇的漢奸


陸軍第131師師長闞維雍在戰前已給家人寫了“不成功便成仁”的遺書,不願撤退,在東鎮路西端靠鐵封山的師指揮部,將任務交代給副師長郭少文,並將身上的懷錶交與副官主任鍾其富,隨即寫下了絕筆書,囑龍營長呈張發奎司令長官,詩云:“千萬頭顱共一心,豈可苟全惜此身。人死留名豹留皮,斷頭不做降將軍。”然後,舉槍自斃,以身殉國,時年僅44歲。

城防司令部參謀長陳濟桓久歷戒行,富有實戰經驗,在桂林保衛戰中指揮若定。11月10日夜間,他隨韋雲淞率部隊向城西突圍,在猴山坳遭日軍阻擊,受傷倒地。為了不增加部隊行動負擔和免於被俘受辱,他掏出名片,摸黑寫上“戰受重傷,不能脫離險地,決定自殺成仁,以免受辱”等語,並鄭重地沾上傷口的鮮血按上指印,將名片和懷錶一併交給衛士,然後舉槍殉國,終年51歲。

這個省份幾乎沒有投降日寇的漢奸


第31軍參謀長呂旃蒙在桂林保衛戰中協助軍長指揮作戰,沉著鎮定,打退了日軍多次進攻。11月10日晚間,與軍長率隊同向城西突圍,在猴山坳一帶同阻擊之日軍展開激戰,拂曉時中彈陣亡於德智中學附近,終年40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