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刊文講述神華寧夏煤業集團副總經理姚敏的奮鬥故事

寧夏靈武,黃河流淌過的那片地方,是生我養我的家鄉,是我為之奮鬥的地方,也是我實現夢想的熱土。

在毛烏素沙漠邊緣的寧東能源化工基地,方圓百十公里的地下蘊藏著豐富的煤炭資源。從西安礦院(現西安科技大學)畢業後,我回到家鄉煤炭企業工作。那時的煤炭企業主要靠拼資源維持低水平發展,實現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是國家所需、企業必為的事,也是我的夢想。

2004年,集團安排我負責寧夏第一個煤化工項目——25萬噸/年煤制甲醇項目的籌建工作。

在當時的條件下,25萬噸/年煤制甲醇項目已經是國內最大的煤制甲醇項目了,我們面臨著無任何煤化工人才儲備、無煤化工核心技術、無煤化工項目建設與運營管理經驗的“三無”困難與挑戰。

作為寧東基地的拓荒者,我沒有退縮。埋頭惡補煤化工知識的同時,我憑著一雙腳、一個公文包、一張規劃圖,懷揣著“三顧茅廬”招賢納士的誠意,奔赴全國各地招攬人才。就這樣,半年光景,我們的煤化工人才隊伍從幾個人增加到了數百人。

除了人才,煤化工發展的最核心資源就是技術。

當時,甲醇項目最核心的氣化裝置是從首鋼集團買來的“二手貨”,在此之前,它已在庫房裡閒置了十來年,且是當時全球僅存的一套該類型氣化爐。技術上不成熟,沒有先例可循,當時很多專家斷言“一堆廢鐵,不可能開起來”。但我下定決心,一定要把裝置建好、開起來,還要開好。

為了爭時間、搶速度,我和同事們奔波在項目建設現場,經常連續一兩個月回不了家、半個月洗不上一次澡。夏天,我們經常在30多攝氏度的帳篷裡連續研究方案七八個小時,冬天,在零下20多攝氏度的刺骨寒風中吹掃管道調試設備。

2006年5月,我意外摔傷了髖關節。為了不影響項目進度,術後45天我便坐著輪椅回到了建設現場。2007年項目試車過程中,為解決氣化爐輻射廢鍋頻繁結焦的問題,我拄著單拐每天往返幾次爬上爬下相當於14層樓房高的氣化框架,為此同事們給我起了個“拼命三郎”的綽號。

此後十幾年,我又帶領團隊相繼建成了年產60萬噸煤基甲醇、100萬噸煤泥綜合利用、100萬噸煤化工副產品綜合利用、400萬噸煤炭間接液化等大型現代煤制油化工項目。

一個個項目陸續成功了,然而,“沒有核心技術”始終是我的痛點。

在50萬噸/年煤制烯烴項目中有個DME反應器,按德國技術專家的工藝流程操作,每次投料時溫度總是控制不好。加之德國GSP幹煤粉加壓氣化技術首次在全球工業化應用,試車時點火成功率低、掛渣不均勻、合成氣帶灰嚴重,氣化爐運行一週左右就要停下清理。我們討論研究提出了改進方案,德國專利商不僅對我們的意見不屑一顧,還堅決拒絕我們修改他們的技術。

為了突破技術瓶頸,我帶領團隊反覆討論、潛心鑽研,不僅自行解決了DME反應器問題,還成功研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神寧爐”,這項技術獲得了中國專利金獎。在裝置運行中,我們對德國技術進行了大量優化,開發出了MTP催化劑,成功分享了該技術全球15%的轉讓權益,實現了從技術引進到技術輸出的蛻變。

回首十五載,有艱辛,有曲折,但更多的是喜悅,是成就感。能夠親自負責、參與一個世界級現代煤化工基地的建設,是我人生中一大幸事,它將激勵我和我的團隊繼續為煤化工產業的長遠發展貢獻創新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