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

我在基層信訪工作

媽媽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

(寫在前面的話:一個曾經在信訪崗位上默默奉獻10年的優秀黨員、模範公務員、先進工作者,作者在和他交流時,他本人說:我是一名黨員,我不能忘了入黨宣誓時的心情,我在工作崗位上要認真過好每一天,要認真做好每一件事,黨員是不計名利的。)

10年來,他堅守信訪崗位,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真心誠意為民解難、為黨分憂,平均每年接待上訪群眾800多人次,處理人民來信100多封,接聽來訪電話3000多次(其中一夜接同一上訪人電話113次),以求實的工作作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化解了一個又一個矛盾,解決了一個又一個歷史遺留問題,妥善處置了一個又一個應急突發事件,維護了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維護了一方穩定,維護了黨和政府的形象,被廣大幹部群眾稱讚為信訪戰線上“明白人”、信訪群眾的“貼心人”。他多年穿梭於大街小巷、邊遠社區(村),奔波於責任單位和信訪群眾之間,想方設法為群眾排憂解難,千方百計維護群眾利益。他講得最多的就是“有話好好說”、“有話給我說”“有事依法辦”、“我來幫助你”。他因工作突出連續多年獲市優秀黨員、優秀公務員、信訪工作先進個人,區“綜合先進個人”,2010年獲省“世博安保先進個人”。

真情傾注群眾

他作為信訪工作者,情繫百姓,傾聽民聲,關注弱勢群體,為民化憂解難。他深刻認識到,是人民的公務員,心裡就必須裝著群眾;是共產黨人,就必須始終代表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充分體現了共產黨人以人為本、以民為先的高尚品質。10年來,他同志先後義務幫扶過8戶特困家庭和貧困學生;先後從自己的工資中擠出近2萬元捐給困難的群眾、四川災區,真實地體現了一個信訪幹部情繫群眾、潤物無聲的崇高的思想境界。

老李一路走好

“不要再上訪了”

近年來,由於城市功能的提升,大量的道路整修、公共設施更新、棚戶區改造工作展開,湧現出大批因不滿房屋拆遷、土地徵收的上訪群眾。他平均每天要接待20多批來訪群眾,有哭的,有罵的,有來發洩不滿的。身為人民的公僕,他深深知道群眾是基礎,群眾是衣食父母,給每一位來訪人倒水,笑臉相迎,溫言細語,並積極協調相關部門、責任部門,親自到省、市去查找政策法規,為上訪群眾維護合法權益。因拆遷公司判斷失誤,誤拆張XX的房屋,拆遷公司仍按政策標準給予補償,張XX要討個誤拆的公道常年上訪。2012年,病中的張XX又要上訪,他趕過來,親自為他洗腳、修指甲、理髮、餵飯、喂藥,張XX不禁流下了感動的淚水,並囑託妻子不要再上訪了。他用真情平息了張XX心中的憤怒,解開了多年心結。

積極妥善化解社會矛盾

社會矛盾紛繁複雜,作為信訪工作人員,他都會主動去化解矛盾,儘管這樣的工作要吃苦、受罪,還有風險,但他不迴避這樣工作,認為這項工作不但要有人擔當,而且還要敢擔當、會擔當、能擔當、擔當好。他這樣想了,也身先士卒地去做了。在許多矛盾激烈的突發事件面前,他總是挺身而出,不顧安危,極力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一天深夜,他的手機突然響起,調解一個白天的矛盾又再度升級激化,一家化工改制企業負責人與原企業職工因宿舍拆遷發生衝突,雙方對峙多時,企業負責人失去耐心,欲強行拆遷。危急關頭,他一個箭步跨到推土機前,大聲喊到:“誰要過去,就先從我身上開過去。”而面對情緒失控的群眾,即便是受氣捱打,他也是耐心說服,平息事態。為此他身上留下了不少傷痕,右手中指受傷至今不能靈活彎曲,鼻子被誤打失去嗅覺,但他非常理解群眾,無怨無悔。

“媽媽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

信訪部門是“清水衙門”,他也會覺得自己的工作太辛苦,也會覺得自己付出的和得到的不成正比。但是,他的先進性在於他總能正確找準比的位置、比的對象,不與大款比,而是與困難群眾比,想想群眾的困難,看看他們的生活,把享樂和攀比的心理就拋到了九霄雲外,從而做不計名利、以苦為樂的工作。

他把青春年華全部獻給信訪工作,自己兩袖清風,一身正氣,一直保持著艱苦奮鬥的本色。他每天騎自行車或者步行上下班,因公出差都住簡陋旅店,能省一分是一分。他妻子12年前下崗,因身體原因沒法工作,孩子才上小學三年級,父母年高體弱,但他從沒利用權力託人找關係給妻子安排工作。

把信訪工作當事業幹

區裡召開熱電企業整合大會,職工的安置方案及措施沒有落實到位,100多名群眾在整合會期間來區上訪。他心裝大局,為了保證整合會的順利召開,充分發揮駕馭複雜局面的能力,將上訪群眾強制引導到到信訪局,當時部分群眾不理解,有的說他是做秀,為了事業他接受了委屈。同時,他認識到“來上訪的多少有些利益受損”,事後通過調查他了解到職工反映的安置問題、工資欠發問題確實存在,他就和相關領導一起召集相關企業負責人,進行職工安置、工資欠發問題進行專題研究,並督促企業一直到落實了安置方案。在信訪工作中,黨的事業與人民群眾的利益在局部上、現實中可能會出現矛盾,他與他的同志們經常遇到這樣的困境,而他對問題的正確處理,不僅體現了他把信訪工作作為事業來幹,善於撲下身子處理人民根本利益與局部利益、長遠利益與當前利益之間矛盾的高貴品質,還體現了他當黨的事業與人民群眾的利益在局部上、現實中出現可能的矛盾時所具有的服務大局的執政能力。

他刻苦鑽研信訪業務知識,不斷創新不斷總結,制定了關於辦信、辦案、辦訪、複查複核、三級終結、陽光信訪等信訪業務辦理的各種表格、各種樣式,規範了信訪業務秩序,正規了信訪基礎業務。他的這一套規範性的模式,在全市得到推廣。他用對業務的真情真心,對信訪工作的執著追求,對事業的不懈努力,贏得了廣大幹部群眾的一致好評。

他用自己的行動影響上訪人,用自己的真情溫暖上訪人,用自己的真心感化上訪人,把上訪人當家人,把上訪人的事當家事,把上訪的信當家書,把信訪工作當事業幹,他就是這麼一位熱心、貼心、真心、忠心、誠心的普普通通的信訪幹部,一名不忘初心的普通黨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