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在这里就任大元帅,宋氏兄妹在这里居住,百年沧桑话农林

孙中山在这里就任大元帅,宋氏兄妹在这里居住,百年沧桑话农林

农林下路街景。 谭亮 摄

说到农林路,许多人都很熟悉,那里是我们几代广铁人居住和生活的地方。然而,它为什么叫农林路?历史上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故事?很多人也许不得而知。今日作者带你一起走进农林路,掀开那尘封的往事——

百年沧桑话农林

■徐勤

来广州生活快30年了,头两年住在三元里附近的走马岗,后来搬到东山共和村,此后又搬过几次家,我却再没有离开过东山。过去广州有句民谚,“东山少爷,西关小姐”。其实东山没有山,只有几座地势稍高点的岗地,诸如龟岗、烟墩岗、蟾蜍岗、竹丝岗、马棚岗、猫儿岗、松岗等。东山之名,起源于明代的东山寺,地点在今天的越秀图书馆(东山百货大楼对面)这一地块上,清初,因寺名而渐次将寺四邻成片的岗台地区泛称东山。

20年前,我家搬到东山迤北的猫儿岗,楼下这一片是现在的农林小区,它由3条南北走向的经路与9条东西走向的纬路组成。3条经路分别叫农林下路、农林上路、农林东路,农林上路是小区的中轴线,9条纬路由农林上路衍生而成,分别叫农林上路一横路至农林上路九横路。

农林小区是广州的一个普通街区,从外表上看,看不出它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如果你放慢脚步,静下心来慢慢品读,你会发现它老迈的骨子里长满了故事——在中国近代史上,这里上演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大剧。

孙中山在这里就任大元帅,宋氏兄妹在这里居住,百年沧桑话农林

农林街景。 徐勤 摄

农林路的由来

如今,农林下路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车水马龙,已成为广州一条繁华的商业街。农林上路两侧,罕见高层楼宇,但见六七层的住宅楼和两三层的老旧别墅,塞满了纵横交织的农林路方块之中。

每天傍晚,附近的街坊都喜欢到这里来遛弯,我也常常在夜色中来这里散步,放松疲惫的身心。漫步在农林路上,既不见农田,也不见树林,为何这里叫农林路呢?它又是如何跟“农”“林”二字挂上了钩?每当我走在这条路上,脑子里经常会冒出这个问题。

时光追溯到100多年前,农林路一带属于广州东郊的荒丘野冢和农田菜地。1908年9月,清廷设立广东劝业道,掌管全省农工商业及交通事务,负责这事的是广州知府陈望曾。他上任后创办了官立蚕业学堂,并筹集资金在此建立农事试验场。此时,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农学博士的唐有恒以及留学英国、专攻化学的刘寅学成归来,陈望曾聘请二人分别筹办农事试验场和附设农业讲习所之事。唐有恒任试验场筹办处主任兼农艺师,当即派人勘定广州东门外鸥村前面(今区庄)犀牛片右侧为场址,并购地98亩,印尼华侨张振勋捐地80亩,合计178亩。同年10月,唐有恒主持的农业讲习所成立,成为华南农业大学百年名校最早的奠基石,这是广东创办的第一所近代高等农业学校,为广东现代农业科技培养了最早的一批拓荒者。

孙中山在这里就任大元帅,宋氏兄妹在这里居住,百年沧桑话农林

农林讲习所。(资料图片)

1909年10月,清廷批准设立“广东省农事试验场及其附设农业讲习所”。为增加试验项目决定扩大试验范围,在试验场南边相连的马玉水、猫儿岗、竹丝岗购地150亩,场地扩大至320多亩。随后,根据全场土质地势,统一规划农区、林区。他们积极引进外国的农业技术,在场内设农业、圃学、畜牧、蚕桑、化学、气象六科;又建蔬菜、花卉、果树、蚕桑、造林和畜牧等试验区;进行选种、土壤、施肥、防治病虫害等方面的试验和鉴定;对各县的种植、物业、农业经济和教育状况进行普查。林业试验区下分四区一圃,分别营造单纯林、混合林、同龄林、异龄林,以为全省推广人工造林之模范。原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自此改名为广东全省农林试验场,“农林”之名由此而来。

当时的农林路一带,到处都是蔬菜、花卉、果林、蚕桑和畜牧等试验区。在这里,马铃薯从国外被引入广东,广州现在到处可见的细叶桉,也是在农林试验场首先培育出来的。试验场还建立了气象观测所,揭开了广州现代气象观测史的第一页。

孙中山在这里就任大元帅,宋氏兄妹在这里居住,百年沧桑话农林

1909年的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资料图片)

孙中山曾在此就任大元帅

广东农林试验场创办期间,一批归国华侨与留学生在此振兴农务,以实业救国,推动了全省农业、林业、畜牧、气象观测等方面的发展。上世纪初,广州作为中国近代革命的策源地,农林试验场在中国革命史上也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广东作家、近代史研究者叶曙明先生在《广州旧事》中写道:“如果说东山作为广州的权力中心,也许只有1919年前后那段时间。那时南北分裂,南方成立了军政府,岑春煊和孙中山都是七总裁之一。军政府的所在地,在东山口的农林试验场内。‘五四运动’期间,学生游行示威,包围政府请愿的一幕,就在这里上演。”

孙中山在这里就任大元帅,宋氏兄妹在这里居住,百年沧桑话农林

图为大元帅就职典礼。(资料图片)

1923年3月2日,孙中山在广州市东郊农林试验场设立大元帅府。

据史料记载,1923年2月21日,孙中山从上海回到广州,他吸取了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的教训,决心接受共产国际的帮助和中国共产党合作,第三次在广州建立革命政权。3月2日,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即大元帅府)在广州东郊农林试验场正式成立,孙中山担任陆海军大元帅之职,农林试验场变成了打击军阀的革命大本营。大元帅孙中山、财政部长廖仲恺、外交部长伍朝枢、军政部长程潜、大本营参谋长蒋介石等要员都曾在这里办公,农林试验场成了中外瞩目的广东革命政权中枢重地。

1922年,陈炯明任广东省省长时,为了筹款,农林试验场被抵押给广东银行。次年,由于到期无款取赎,政府为清还军用债款,被迫变卖了农林试验场。农林试验场在开办15年后,正式宣告结束。1923年4月3日,大元帅府迁至广东士敏土厂(今海珠区纺织路)。5月15日,孙中山参加黄花岗起义十二周年纪念活动,顺道再至农林实验场参观,在场内种橡胶树一棵纪念。

孙中山在这里就任大元帅,宋氏兄妹在这里居住,百年沧桑话农林

位于农林上路二横路1号的宋子文旧居。(资料图片)

民国时的“模范住宅区”

广州建城始于公元前214年,如同其他历史文化名城一样,其发展也是以传统核心城区为原点,渐次向外延伸。广州城市的原点位于今天的人民公园广场,其后历经沧桑不断拓展,到清朝初期,形成北倚越秀山镇海楼、南临五仙门靖海门、东抵大东门、西达西门口的城垣格局。1918年广州市政公所成立后,实施拆城墙筑马路,自此拉开了广州大规模的市政建设。

民国时期先是由一些广东籍华侨归国置业,在大东门外一带建起了极具模范效应的新式房屋,商贾一时纷纷效仿,尔后军政官僚也跟着到此营建官邸。逐渐,仿效之风扩展到百子路、菜园西、竹丝岗、新河浦、农林上路和梅花村一带。最终,形成了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的广州文物标志——“东山别墅区”。东山的花园别墅多是“独院式”单栋住宅建筑,具有“榕树婆娑,小筑清幽”的独特风貌。此类“独院式”住宅,多为二三层,平面布局灵活多样,建筑造型深受西方风格影响,有古典柱式,也有少量采用中国传统形式,室内装修较好,地面多铺优质水泥花阶砖,门廊用水磨石喷涂等高档材料。

东山一带在这之后,开始了较大规模的开发,其中重点就是“模范住宅区”的建立。1927年6月,时任广州市政委员会委员长的林云陔倡建“模范住宅区”。1928年“广州市模范住宅区委员会”成立,市政府公布了相关章程,集中在东山一带建设供达官贵人和华侨富商居住的“模范住宅区”。

1929年,广州市第一任工务局长程天固在模范住宅区基础上提出建设松岗住宅区,范围在“东山安老院(即今梅花村省委机关幼儿园及省委工程队)之南、广九铁路(即今中山一路)之北、东至自来水塔、西至仲恺公园(即今公交车东山总站)”。按照这个区划范围,松岗住宅区囊括了农林上路所在的猫儿岗,成为广州市政府推出的首个“模范住宅区”。1932年,松岗住宅区大体建成,广东军政要员包括陈济棠、孙科、林直勉、徐景堂、李扬敬、刘纪文等在松岗住宅区建筑官邸私宅。1932年5月,松岗住宅区更名为梅花村。

农林上路一带原来是农业试验场,风景秀丽,自然吸引众多华侨和军政要员在这里跑马圈地,盖起了自己的宅邸。农林上路二横路1号原是宋庆龄的弟弟和宋美龄的哥哥、时任中华民国财政部部长、中央银行行长宋子文的住所,人称“宋公馆”;三横路1号是李宗仁任总统时期迁都南下广州时的中国银行行长的宅院,再早些,是侵华日军在广州的宪兵机关;位于七横路7号的小洋楼,是中国近代第一代著名建筑师黄玉瑜自建的花园别墅;八横路16号的那座日式两层洋楼,是侵华日军驻粤指挥官的别墅;农林上路14号那栋带花园的“模范住宅”,传闻是国民党一个军长的宅院;农林上路路口,今地铁东山口站D出口对面那栋别墅(现在改建成美容院),早年是广九铁路8号楼(其余1至7号楼在马路对面的小东园),日军占领广州后,这栋楼驻扎日伪铁路保安队……这里的每一栋洋楼,就如一间间小博物馆,都有着自己的故事。

孙中山在这里就任大元帅,宋氏兄妹在这里居住,百年沧桑话农林

农林下路街景。 谭亮 摄

解放初期南下干部的栖息地

1949年10月14日,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名城广州迎来了解放。10月21日,叶剑英率华南分局机关迁驻广州市,开始了城市接管和建设工作。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主政华南分局的叶剑英请求中央将分配在北方地区的广东北撤干部调回广东充实各部门,于是大批干部南下来到广州。当时华南分局机关设在梅花村,华南分局党校设在农林下路,国民党军政要员和资本家、华侨解放前夕离开大陆时留在这一带的房产,就成了南下干部及其家属的临时住所。

孙中山在这里就任大元帅,宋氏兄妹在这里居住,百年沧桑话农林

古色古香的红砖房。 谭亮 摄

位于农林上路二横路1号的那栋淡黄色别墅,坐北向南,拥有一个别致的小花园。别墅高三层,二、三层建有半圆形的阳台,护栏花纹精美,左边一条台阶从室外花园直通二楼。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宋子文曾在此居住。如今院子门外悬挂着“宋子文旧居”和“广东省宋庆龄基金会”的牌子。1949年10月,叶剑英南下广州后就居住在这栋楼里。

当时广州刚解放,情况十分复杂,叶剑英成为国民党特务机关明令除掉的中共重要领导人之一。为了保证叶剑英的安全,广州市公安总队选调了一支特别部队负责他的安全。尽管如此,仍然是险象环生。1950年的一天下午,叶剑英到中山五路某剧场参加一个民主人士座谈会,会后驱车返回住地。当汽车行驶到农林下路时,一辆停在路边的卡车后厢上的帆布猛然挑起,一串子弹向叶剑英的座车射来。幸亏警卫人员早有防范,及时反击,敌特慌忙驾车逃去。叶剑英的居所“宋公馆”也遇到过一些情况,叶剑英就把警卫员们叫到一起,布置警卫工作,安排警卫战士分别守备各要道,并经常查岗。后来叶剑英搬到新河浦省委小岛居住,时任华南分局副书记、广东省常务副省长的古大存一家搬进了二横路1号。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林上路成了省厅级高干和南下干部的聚集地。曾在农林上路居住过的还有时任华南分局常委兼广东省副省长林锵云;广东省副省长安平生、郭棣活;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梁威林以及华南分局、广东省委、省政府、华南分局党校等一大批南下干部。我的同事丁沧海就是在农林上路长大的孩子,当年他父亲丁希凌从河南调到广州,在中南局工作,他家就住在农林上路七横路7号。“文革”期间,红卫兵说别墅的老宅子地下藏有金银珠宝,要来抄家,得知消息,丁沧海一家搬到了梅花村。“文革”后,丁苍海家又搬回农林上路14号别墅,后来落实侨务政策,别墅归还给了屋主。丁苍海说,小时候我去过郭棣活家,他是一位民主人士,时任副省长,他家住的小楼是农林上路最显赫的宅院之一,家中陈设漂亮,“文革”中被红卫兵翻得底朝天,后来他家住的那栋小楼好像也拆建了。

上世纪六十年代,农林上路还是一条土路,却是令人羡慕的一处“世外桃源”。南下干部徐云(原名钮昭)的儿子、资深媒体人钮海津先生在《家住农林上路》一文中给我们描绘了当时的情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家居住在农林上路那些年,农林上路给我的感受是宁和温馨,炊烟袅袅;绿树成荫,鸟语蝉鸣;街道洁净,行人恭谦;小楼优雅,院静篱馨。从一横路到九横路没有一座院楼的外观是COPY的。由是,但凡进入农林上路的外人,都会自然而然地放轻脚步做深呼吸,享受着白兰花的清香和满街凤凰花的火红,偶尔还能听到猫咪们在院墙内传出来的荡漾春声。”

孙中山在这里就任大元帅,宋氏兄妹在这里居住,百年沧桑话农林

农林上路一横路。 谭亮 摄

广州市历史风貌区

自上世纪初清政府在此建立农林试验场,到如今沧海桑田已过百年。农林上路的名称依然叫农林上路,然而,此农林上路已非彼农林上路了。

据钮海津先生回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中南局从武汉南迁广州,各部分办公地址和来自中南五省的干部职工家眷的居处均设在梅花村和农林上路以及三育路,这片区一会儿增添了上千人。之后的六七十年代,恬静的农林上路越来越热闹,到了八十年代热闹更甚。

1980年后,历次政治运动中受害的广东几百名厅级和省级干部得以平反,落实政策的最主要的实体体例就是解决住房。然而此时农林上路已无“空屋”,栖身问题压力庞大,于是省府机关在农林上路(省委机关在梅花村)见缝插针、拆低建高,加盖了良多楼房,解决了大量住家的燃眉之急,但也把农林上路都塞满了。

农林上路五横路盖起了一座省长楼,三横路1号前院盖起了一座“厅长楼”,留下的另一半两层别墅之后也被拆除盖了新楼。农林上路八横路16号那座日式两层洋楼也被拆除改建高楼了。现在,整个农林上路民国期间建起的花圃洋楼所剩无几。据广州市第一批历史建筑普查结果,如今农林街道仅存16处老房子被挂牌为“广州历史建筑”。

孙中山在这里就任大元帅,宋氏兄妹在这里居住,百年沧桑话农林

农林春色。 谭亮 摄

昔日“模范住宅区”的一栋栋花园别墅,是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是这座城市记忆的实物保存。令人遗憾的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农林上路一带不少民国时期的“独栋洋楼”已被陆续拆除。如今走在农林上路,如果留意观察,你会发现农林上路九条横路中竟然没有六横路,这条路不知何时已经整体消失。

1994年11月,广州市文化局对东山一带的“独栋洋楼”进行了普查,一些老旧别墅挂上了“近代别墅群”的标牌,确定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内部控制待公布)。2000年8月15日,农林上路被广州市列为内部控制历史文化保护区。就在这之后,笔者还亲眼目睹了农林上路几栋老旧别墅遭到了拆除,那大型机械发出的“吭吭吭”的破拆声,震撼人心,令人痛心疾首。还有一些老旧别墅被重新装修,红砖外墙被贴上了靓丽的现代建筑材料,失去了昔日的建筑风貌。

2014年11月,农林上路升格为广东省人民政府确定的“广州市历史风貌区”,省政府在农林上路旁树牌公示。尽管这个省级历史风貌保护区来得有些晚,但不失为农林上路的一个福音。但愿此举能唤醒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让历经沧桑的农林上路从此受到有效的保护,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份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